起源于元朝初年!毕节这朵画中奇葩

图片

残画有多种称法,古人习惯称为“锦灰堆”“八破”“打翻字纸箩”等。它是一种废纸残卷的美学,任何元素(如古旧字画、青铜拓片、碑文拓片、虫蛀古书、扇面信札等),通过叠加、套嵌、烟熏、做旧等手法都能成为画中主角,展现出抑扬顿挫的凌乱美。

图片

残画起源于元朝初年,始祖为浙江湖州著名画家钱选。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画家高翔(“扬州八怪”之一)对残画进行创新,使残画由“画家十三科”以外的杂画以“锦灰堆”之名登上大雅之堂,在清代流行甚广。后来几经创新,残画成为了画种中的一朵奇葩。

图片

残画具有三维视觉艺术特点,字画、拓片等杂物呈现破碎、撕裂、火烧、破旧不堪等形状,组合在一起却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大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倍受文人雅士青睐。

图片

创作残画,首先要用铅笔在宣纸上把作品的整体轮廓勾勒出来,然后用矿物颜料进行调色,产生赭石、藤黄、淑红等数以千计的颜色变化,调好的颜料根据画作,往往要先用锦灰堆绘画技法(霉烂、残破、缺角其是常用的表现形式)进行边角处理。具有内容选材丰富(除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佳作和古迹外,还可兼容创作者自己的诗书画印作品)、残缺美的表现(通过残缺美表现手法把水渍、火熏、虫蛀等痕迹表现出来,再在上面撰文作画,创造出的作品往往画中有书、书中有画、画中有画)、胜任创作者少(要求创作者多才多艺,不能任意编造)、绘制过程耗时(纯手工绘制,一幅作品需两到三个月方能完成,慢者则需半年之久)等特点。

图片

2016年1月入选毕节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金沙残画,发源于贵州省黔西州石场街上(今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石场乡)。

清朝年间,金沙石场的莫姓商家接济考中了皇榜而无钱到京城就读的毕节籍状元周而太,使其得以顺利在京城读书做官。后周而太不忘旧情,提携莫昌锦、莫如奎叔侄到京城做事读书;若干年后,莫昌锦与莫如奎衣锦还乡,快到家时,所驮财物被土匪洗劫一空,不识货的窃贼把四幅残画扔弃路旁,于是这四幅残画便成了莫姓的传家之宝。

当时的石场地理位置偏僻,但莫姓是乡场上的书香之家,临街开有装裱铺。1949年,11岁的莫万隆在给叔父家看铺子时对所藏四幅残画产生浓厚兴趣,在长辈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学习残画创作并大胆创新,其创作的残画诗书画印水乳交融,风格自成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金沙残画从此产生。

图片图片

残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和社会价值,特别是残画艺术在处理陈旧残损品或“垃圾”问题上,一些残画甚至把厨余垃圾变成了艺术品,这对于如今我们正在推广实行的垃圾分类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图片图片

金沙残画至今已传六代,在金沙残画传人之中,第五代传人莫万隆是残画创作的集大成者。他从小就钟情于残画创作,前期,他只是在古人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后来,他不断进行创新,摸索出了残画的全部技法,创作得心应手、佳作频出。其所作残画内容丰富,除有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佳作和古迹外,还兼容了自己的诗、书、画、印作品,形成了诗书画印水乳交融的独特风格。

1991年,莫万隆退休后搬到贵州贵阳居住,不断将作品送给亲朋好友,残画得以在一定范围内流传。如今,莫万隆先生的后代莫代毅,掌握了一定的残画创作技法,在工作之余从事残画创作;同为残画传承人的金沙人王海曦既有深厚的书法基础,又痴迷于残画,残画创作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

图片

如今,为了保护残画,金沙县文化馆现已对现存的所有残画作品统一登记在案,投入财力物力对残画兴趣爱好者进行培训,并组织力量对残画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专门研究。相信有一天,金沙残画会焕发光彩,助力毕节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黄忠贵

金沙县文化馆 张荣冠

图片提供/王海曦 张荣冠



温馨提示
毕节试验区的粉丝朋友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毕节试验区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如图所示)

图片

编       辑:侯宏宏  穆菲琳

编       审:孙良贵  李金贵

监       制:杨   超

总  监  制:李   霓

来       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