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传福丨瓷为媒,海为路,福建瓷何以全球圈粉?

图片


陶瓷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

在东西方商贸往来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


福建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港口众多、高岭土资源充裕

许多瓷窑在这里应运而生

各具特色的福建瓷

也通过这条“陶瓷之路”

走出国门、畅销海外

对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作出了巨大贡献


德化窑


图片


德化窑位于泉州市德化县,是世界著名的瓷窑,以白瓷佛像著称。德化窑的兴起,与泉州海洋商贸的繁荣息息相关,宋元时期德化境内窑厂林立,出产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哥德马尔森”号古沉船、“华光礁1号”古沉船均打捞出了大量的德化窑瓷器,而在大英博物馆、法兰克福博物馆、卢浮宫等40多个国家的著名博物馆也都收藏有德化白瓷,这些考古成果与国际馆藏见证了德化瓷器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影响。


2021年7月,随着泉州申遗成功,德化窑址作为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瓷窑类的世界遗产


近年来,德化以平台创建、举办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抓手,推动德化白瓷实现“扩圈扩容”。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的举办,吸引了海内外众多陶瓷品牌、采购商的参与,为陶瓷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助力德化陶瓷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平和窑


图片


平和窑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是漳州窑代表窑址。漳州是中国外销瓷的重镇,明清时期,随着漳州月港海上贸易的兴起,漳州窑应运而生。漳州窑是对明清时期漳州地区窑业的总称,其主要窑址集中在平和、漳浦等地,尤其是平和的南胜和五寨窑址最为典型。


漳州窑出产的瓷器主要由三大类构成:青花瓷、彩绘瓷和单色釉料瓷,而其中青花瓷最为知名,其器底粘砂粒的“砂足器”特征独树一帜。这些瓷器不仅远传海外,设计上还融合了西方元素,如瓷器上的向日葵、郁金香等西方纹样与中国传统图案的结合,映射了大航海时代贸易在月港实现了“订单化”


如今,漳州窑瓷器依旧具有收藏价值,在东南亚特别是印尼的北苏拉威西省,它们不仅出现在婚宴的餐桌上,更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输出产品,漳州窑瓷器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明证。


浦口窑


图片


浦口窑位于福州市连江县。连江县是海上丝绸之路要冲,得益于其众多的天然港口和充裕的高岭土资源,为当地瓷器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以及海上贸易的兴盛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连江的制瓷业在宋代达到鼎盛,其中以浦口镇的“三十六龙窑”最为盛名。连江浦口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有青白瓷和黑釉瓷,质地细腻,釉面光滑,远销海外。日本博多遗址也发现了浦口窑的器物,不仅如此,一些东南亚国家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连江浦口窑出产的青瓷等精品,这些都充分印证了连江浦口窑在历史上的广泛影响力。


作为珍贵的“海丝遗产”,连江浦口窑是连江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实证,为后人研究古代海上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东张窑


图片


东张窑位于福清市东张镇石坑村厝后山,是古代福建东南沿海最大的一处黑釉瓷烧造窑厂,以烧制乌金黑釉和青釉为主,制盏工艺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出产的黑釉茶盏釉色深邃富有光泽,兔毫纹向外放射,极具艺术美感。


东张窑所产瓷器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在日本幕府时代,包含东张窑在内烧制的黑釉茶盏备受贵族喜爱,当地则称其为“天目茶碗”。此外,东张窑的瓷器在连江“白礁1号”沉船等遗址中被发掘,同时在日本列岛、印尼爪哇岛多地也有出土记录,充分证实了东张窑瓷器的广泛影响力。


作为宋元时期中国外销瓷的杰出代表,东张窑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成为海丝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张靓丽名片,深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喜爱和珍藏。这些瓷器传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在历史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怀安窑


图片


怀安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洪塘乡淮安村,自南朝延续至五代。怀安窑出产的瓷器涵盖青釉双系盘口壶、罐、盒等品类,还有一部分饰釉下褐彩以及酱釉器。怀安窑瓷器的瓷胎以其灰白色调和坚硬质地著称,其采用当地高度风化且石英含量丰富的瓷石作为原料,使得瓷器具备胎质紧密和耐高温的特性。


怀安窑的兴盛与福州港的海上贸易密切相关,其瓷器通过闽江远销海外。在日本博多遗址当中,被日本学界称为“越窑系粗制品”的一批青瓷器经专家考证,被认定为唐、五代时期怀安窑所产。此外,泰国、文莱、越南等国及海域沉船中也相继发现了怀安窑烧制的瓷器。


怀安窑见证了唐五代时期福州与亚洲邻国之间活跃的海上贸易,也为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担当重要角色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


来源:海博TV
编辑:陈乐遥、王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