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4年来时路 一文读懂陶博会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刘淼

“今年的陶博会什么时候开?为什么没看到发布预告消息呢?”刚刚进入9月,不少热心读者就给报社打来电话。按照惯例,淄博的陶博会开幕时间是每年的9月6日。

“不光办,今年进行了多项改革,陶博会改为陶琉会,特别是举办时间调整到9月底,这样就可以和国庆长假接续起来,能更好地方便群众观展,也有利于市场化运作。”

…………

图片

2024陶琉会在夜色中启幕,加入了无人机表演。

图片

2024陶琉会展馆外景

一、陶博会是一个节日

9月25日晚,随着一千架无人机在淄博会展中心广场上腾空而起,2024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首次在夜色中启幕。走过24年,从“陶博会”到“陶琉会”,展会已经成为淄博这座城市独有的节日,成为淄博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在淄博诸多城市和文化名片中,陶瓷无疑是最脍炙人口的。在淄博举办的各类展会中,陶博会的规格都是最高的。

淄博出圈2年多,真正保持流量长红的反而是陶瓷。以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为例,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不断刷新纪录,2024年前9个月已达到200万人次,较2023年全年180万人次增加20万人次。

图片

2001年,首届陶博会开幕盛况

图片

2005年,陶博会主展馆迁至淄博国际会展中心

淄博的陶博会始于2001年,当年4月22日至27日,第一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成功举办。展会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当时的举办地点设在淄博市展览馆(现淄博市博物馆),展会面积1.6万平方米。开幕式上,一架直升飞机在会场上空轰鸣通场,气氛热烈。其实,早在1990年,淄博就举办过中国(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共举办了6届,后因各种原因停办。资料显示,在全国举办陶博会的城市中,佛山最早,至今已41届,唐山是25届、景德镇是21届。

最新考古发现证实,淄博陶瓷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距今一万年的淄博沂源扁扁洞的先人们已经“抟土制器、掘地筑窑、焚柴而陶”,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生产的序幕。春秋战国,淄博这片土地上崛起了强大的齐国,在春秋时期的车马坑中,出土了七鼎六簋配置的陶礼器。齐国还开办官办制陶作坊,设置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制陶业的官职“陶正”。魏晋南北朝前后,淄博完成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之后相继出现了寨里窑青瓷、磁村窑黑釉瓷、博山窑绞胎、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窑口和瓷种。

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陶瓷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建设了淄博瓷厂、博山陶瓷厂等一大批日用陶瓷企业,开展了雨点釉、茶叶末釉、鱼子蓝釉、蓝钧釉、兔毫釉、金星釉、结晶釉等名贵釉种的恢复,研制出了享誉全国、多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五朵金花”——高石英瓷、滑石瓷、高长石瓷、鲁光瓷、合成骨质瓷等。

依托产业,淄博在陶瓷造型、陶瓷装饰、陶瓷创意等方面博采众长,开发出以刻瓷、瓷画为代表的新技法。其中,刻瓷在1982年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国际博览会上为新中国首获金牌。此外,在陶瓷机械方面,淄博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大缸成型机、日用瓷隧道窑、节能辊道窑等先进装备。1991年,淄博陶瓷工业产值4.81亿元,约占全省陶瓷工业产值的65%,在全国12个重点陶瓷产区中位列第二。

20世纪前后,淄博陶瓷迈向技术和品牌创新时代,1996年“华光陶瓷”股票在深圳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陶瓷行业率先上市的股本。1999年12月,“华光”牌商标被原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这是中国陶瓷企业第一个驰名商标。1999年9月,硅元陶瓷的“中华龙”国宴专用瓷进入了钓鱼台国宾馆,在国庆50周年国宴上一展风采。这一时期,建筑陶瓷和工业陶瓷也得到长足发展。2001年,淄博生产建筑陶瓷3028万平方米,位居全国各大产区第二位。工业陶瓷更是异军突起,“淄博不仅会做餐桌上的瓷,还能做能上太空、上航母的瓷!”

创新是淄博陶瓷进步的不竭动力。1981年,山东省陶瓷公司在淄博成立,其组织的陶瓷创新评比持续了22年,参与新品达16000种。随着陶博会的举办,评比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完成了接力,陶博会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评比,不光有专家同行,还有观众参与,比拼更为直观激烈,数不清的陶琉新品在这里亮相,中华龙、APEC首脑用瓷、鱼子蓝、鸡油黄编钟、春碗……

上万年的发展史,百余年的产业史,30余年的展会史,陶瓷的基因已经深植在这片土地里,铭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灵魂里。

图片

最新一代“中华龙”在2024陶琉会上亮相

二、陶博会是一个平台

有人说淄博办陶博会,目的不仅在陶瓷,而是在打造一个展示的窗口和开放的平台。

的确,陶瓷琉璃行业在全市GDP中的占比仅5%左右,是特色而不是支柱。“展会搭台经济唱戏”“陶瓷为媒、连接世界”“让世界了解淄博,让淄博走向世界”“多元赋能、品质再造”“新起点、新赛道、新期待”,从历年陶博会的主题和口号中看得出,平台思维一直是陶博会的底层逻辑。一位陶博会嘉宾说得透彻,“陶瓷,只是城市‘请客’的理由,淄博急需前沿思想、外来资本、先进技术冲击本地产业,激发转调活力!”

从第二届开始,陶博会就与中国(淄博)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联动举办。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03年论坛举办期间,2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00多名专家应邀参加,我市近800家企业共同参与,签订合作项目260项,总投资达31.55亿元。论坛系列活动的举办,对于促进淄博乃至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必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有媒体以《陶瓷“请来”54个院士工作站》形容陶博会与新材料论坛的关系。从第五届开始,陶博会采用了建筑陶瓷与日用陶瓷主展区分开的模式,实现了两翼齐飞,2015年又加入了琉璃展厅,今年则将“陶博会”改为“陶琉会”……

回眸历届陶博会,主题脉络始终围绕着陶瓷,从“中国陶瓷名城”(2004年)到“淄博陶瓷•当代国窑”(2009年)到“中国新材料名都”(2010年),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同时,陶博会也在不断扩大外延,将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银企洽谈会、工业设计展、创新创业大赛、产学研展洽会、跨界融合展,有两年甚至“链接”了金鱼大赛。其实,只要有利于淄博的经济社会发展,万物皆可链。今年的陶博会则锚定主题,重点在市场化上推陈出新,特别是举办时间与国庆黄金周无缝衔接,让人叫好。

每年的陶博会都是淄博这座城市的高光时刻,淄博日报2005年关于陶博会的一则报道这样描述,“本次交易会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3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3个陶瓷产区的参展企业400多家,著名品牌企业德国莱斯陶瓷机械设备总公司、日本DAO陶瓷株式会社,国内的亚细亚、东鹏、冠军等知名企业在内的128家大型陶瓷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陶博会之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3家采购商与会,与20多个国家达成出口代理协议,现场签订的合同协议额3亿多元人民币。”

有了陶博会这个平台,让很多当年只顾埋头生产的淄博陶瓷企业在家门口就读上了“MBA”,读懂了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创意、什么是营销,并逐渐走向自觉和自信。“2005年,陶博会举办地从淄博市展览馆迁到淄博国际会展中心。当我们提出所有展位必须装修时,一些建陶企业不理解,摆在地上不照样卖?当展会开始,看到南方企业的展位人头攒动,慢慢地他们就明白了。”一位老办会人回忆说。

有了陶博会这个平台,淄博陶琉企业不断迭代焕新、发展壮大。一位陶瓷企业的负责人甚至说,“我们的参展史就是发展史”。走进2024陶琉会,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参展商,从第一届就上会、24年痴心不改者的“守艺人”不在少数,华光、硅元、泰山……当然,每年也都有亮眼的新星入场,康乾、西冶工坊、汉青、瓯澜……

2023年,淄博市陶瓷琉璃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4.12亿元,同年,淄博建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9.4亿元。

图片

图片

2024,陶琉会展馆人头攒动

三、陶博会是一种精神

淄博能坚持下来,我很佩服!一位专家曾如此评价陶博会。如果说坚持是一种精神,创新则是坚持的方向。

回眸24年来时路,不难发现陶博会一直在变,齐文化“变革开放、包容务实”的精神特质在她身上体现的十分充分。

举办地从市展览馆到淄博国际会展中心再到市会展中心“大珍珠”,不断迭代升级,2014年就提出从“办展招商”变为“招商办展”,2016年搭建陶瓷产品线上交易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展览”,今年又推出市场化办展的升级版。一是展会模式迈出市场化转型第一步,给参展企业更大的展销空间;二是筹备方式由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和淄博文旅集团共同牵头筹备;三是名称调整为陶瓷琉璃博览会,定位更加精准、特色更加鲜明;四是举办时间从以往9月初调整为9月26日至10月4日,与国庆假期衔接,展会市场活力更足。

卖货不报价、生意做不大。记者发现,今年陶琉会的主展厅里,无论是庙堂重器还是日常用具都有了明码标价。官方设立的上百平方米的直播间里,上链接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还有的参展商直接把摊位当做直播位。观众没有觉得这样的场景不妥,反而更放松更惬意,想必两千多年前的齐国市肆里也是这样的氛围。时代在变,但消费者需要的情绪价值不变。

一位媒体人曾经这样剖析陶博会,每年九月就是淄博的“成果交流期”,陶博会、新材料技术论坛、齐文化节轮番登场,形成了磁场效应、聚集效应,思想交流、文化互融,各种机会在此碰撞、聚变。以时间换空间,城市区位上的先天不足用后天努力来补,这或许就是淄博办会的终极意义。

这些观点在几年后的2023年,随着淄博的火爆出圈得到了印证。人们惊呼,上一次淄博这么热闹还是齐国时期,举袂成云、摩肩接踵这些在齐国产生的成语原地重现,上次是在齐都城,这次是在八大局……

透过繁荣、审视未来。淄博对于陶瓷产业的发展有清晰的定位和高远的谋划。2024年3月17日至18日,淄博市委主要领导率领调研组到景德镇市考察学习。一周后,全市陶瓷琉璃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研究如何提升淄博陶琉的融合发展水平。提出要努力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攀登;更加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把陶琉文化与齐文化、商埠文化一体打造;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做大做强研发平台、创新平台、贸易平台、展会平台、共享平台,高水平有效益地办大展、办大赛、办大会……

陶瓷,因淄博而兴;淄博,因陶瓷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