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土】记忆中的阳江风筝

图片


乡土文化是地方族群繁衍发展的

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

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短平快阅读

已经成为趋势


为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

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

阳江日报利用新媒体

开设“吾乡吾土”栏目

旨在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

为阳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

去放飞“记忆中的阳江风筝”

图片


记忆中的阳江风筝

文/图 祥悠

清代高鼎诗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可见,江南一带,人们喜欢在春天放风筝。但阳江人放风筝不在春日,而在秋季。清《阳江县志》载:九月九日重阳节,儿童放纸鸢,或悬藤弓其上,风激之鸣,响彻云衢,北山尤盛。而我小时候的放风筝,却是从暑假就开始的。

图片


记得那时,暑假一临近,村里的孩子就开始制作风筝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制作的风筝大都很简单,如圆圈、蛇、白鲳、蒲鱼等。圆圈和白鲳最容易,只要把骨架扎好,糊上砂纸,系上丝线,即使竹子削得不怎么均匀,也能迎着风一下子飞到天空中。蛇和蒲鱼就稍为难点,尤其是蛇尾和蒲鱼的眼睛。蛇尾全为砂纸所糊,糊多糊少,很是讲究。糊多了,飞不起来,糊少了,在半空里稍微遇着点风就会乱翻筋斗,很煞风景。至于蒲鱼的眼睛,若要制作得精美,且一遇着风就能滴溜溜地转,非积累到一定经验者不能为之。当我念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制作老鹰、双桃、蝴蝶等风筝了。一些稍为年长点的孩子,甚至尝试制作起灵芝风筝来。可是制作灵芝很考究手艺,特别是它顶端的那一张弓与那一根弦,稍有差池,即使架子扎得像模像样了,能飞起来了,藤弓也不会在天空中发出“呜呜呜”的声响。

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制作灵芝,但我制作的老鹰还可以。当时,村里的孩子所制作的老鹰都要在屁股后面系着一根长长的尾巴,而我所制作的老鹰,就是不系上尾巴,飞在天空中也不会翻筋斗。我念小学的时候,每年重阳节,学校都会组织全校学生到山里进行一场风筝比赛,老师就地评定名次,当场发奖,当众表扬。凡是自制的风筝,得分都很高;凡是购买的风筝,即使再漂亮,飞得再高,也只能名落孙山。而我自制的老鹰,一直到了我念五年级时的那年重阳节,才终于在满天的风筝里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

民国版《阳江县志》云:浮图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可见当年阳江在重九日放风筝的盛况。加之数代人的大力弘扬,如今的阳江不但获得了“中国风筝之乡”的美誉,而且逐渐形成了“南有阳江,北有潍坊”的全新局面。

图片


在阳江的鸳鸯湖畔,建了“阳江风筝馆”,还有“南国风筝竞赛场”。每年重阳节,人们都会自发前往鸳鸯湖放风筝,曾经的“北山尤盛”,也变成了如今的“鸳鸯湖尤盛”。去年重阳节,在鸳鸯湖公园里,我看到很多卖风筝、放风筝的人,还在一处草地上看到了一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有板有眼地放着风筝。

图片


记得我念一年级时的那年重阳节。那天早上,去学校集中前,我妈就在地堂上帮我试飞风筝,风筝飞起来后,我妈就猛放线,结果,线断了,风筝飞走了。我“哇”一声滚到地堂上哭,随我妈怎么哄,我也不起来。后来不知怎样,我就提着一饭篮瘦肉粥,拿着一只去年的风筝去了学校。可是到学校一看,大家都已经出发了。我只好独自提着饭篮拿着风筝抹着眼泪往山里走去。后来才知道,我妈也是一路尾随着我到了风筝比赛地点才拿着镰刀走过对面的山里割草。难怪放风筝时,我常看到一个人常往我这边的山里望去,原来那是我妈。母爱多细腻、温暖!

图片


“吾乡吾土”专栏征稿启事


本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吾乡吾土”专栏,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现诚邀社会各界乡土文化专家、学者和网络作者赐稿。
       稿件要立足阳江乡土文化,内容可涵盖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诗词楹联、历史文化、名人掌故等方面,以散文、随笔为主,一般不超过1200字,并适当配以图片、短视频。
       稿件内容要求原创,主题健康,积极向上,不得抄袭、套改,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请以电子版本形式发送至邮箱yjrbwxwt@126.com,并注明“吾乡吾土稿件”。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请作者在文末附上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开户银行支行名称及账号等信息。




文审 | 董洪国

编辑 | 何朋键
校对|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   庆

日报精选 

一周荐读Ai说 | 阳江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