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类人天生容易长血栓,小心4个“报警信号”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更容易出现血栓,甚至某一个地区的人发生血栓的情况更高。


图片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这6类人天生容易长血栓


2023年12月,美国血液学会发布的《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管理指南》提醒,有6类人血栓形成的风险就是比其他人大,尤其要注意排查血栓:


图片


这6类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所以日常更应当重视,做好预防和预警。


4个血栓的“报警信号”
即使轻微也要重视


发生血栓时身体会报警,即使症状非常轻微也要重视。当血栓形成初期,身体是没有感觉的,当形成90%时,便会发生血管栓塞。也就是说,一旦血管堵塞有所表征,便是已经到了严重时期。所以要注意身体所传递的这些报警信号。


信号一:突然一阵眩晕

在平时休息时,突然一阵眩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发生昏厥现象。要注意,这是脑血栓最为常见的先兆。如果经常发生,则尽早到医院就诊为好。

信号二:四肢出现麻木

当人体血液中有血栓,四肢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所以,如果在生活中,突然感到腿疼、有压迫感或者是下肢麻木等,一定要警惕。

信号三:走路一瘸一拐

如果血管堵塞加重,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走路一瘸一拐。走几百米,便会感觉腿酸,需要休息一会才可以缓解。血栓会引起供血不足,导致肌肉酸痛。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病情进一步进展,就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皮肤温度下降,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破溃,伤口不能愈合,甚至组织坏死。

信号四:突然小腿肿胀

血栓在静脉中形成,血液无法回流到心脏,压力会导致液体扩散到腿部组织,最容易辨识的就是突然单侧腿肿了,常见于膝盖以下部位。如果感觉小腿肿胀但目测无法确定,可以用卷尺测量比对。


怎么防住血栓威胁?


血栓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从生活细节入手,尽量避免血栓找你麻烦。


1

合理饮食

热量摄入过多、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对心血管风险有显著影响。


• 每天吃够蔬菜水果,每周摄入 8~10 种蔬菜,西兰花、菠菜、胡萝卜、豌豆都是优选。

• 多吃粗粮,比如,全谷物、燕麦、豆类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

• 多吃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鱼,每周食用两三次为宜,最好清蒸。

图片


2

及时补水

喝水有利于稀释血液,成年人每天应摄入量为 1500毫升~1700 毫升,喝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喝太多,会加重肾脏负担。


3

规律运动

选适合自己的运动,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次约 30~50 分钟,每周 3~5 次。


工作、学习间隙要“动起来”,每隔 1 小时就走一走,伸个懒腰,经常动动踝关节,如绷脚尖、翘脚趾等,促进血液回流。


图片


4

戒烟、远离二手烟

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脂质、炎症细胞等在血管内堆积,形成附壁血栓。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不吸烟者远离二手烟。


5

穿宽松鞋袜

平时别穿太紧绷的衣服、鞋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合理用药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

图片


7

定期体检

亲人中有血栓患者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血管超声检查。




综合: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编辑:易慧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