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杜竹敏:江南声音在纯粹中求变——听上海评弹团《璀璨芳华》专场

长江剧场红匣子,上海评弹团《璀璨芳华》专场演出近日如约而至。琵琶三弦叮咚,吴侬软语轻柔。被誉为“江南的声音”的评弹艺术,一直以来是沪上百姓首选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午后相约书场,听一回书,饮一盏茶,相会三五知己,是许多老听客几十年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而《璀璨芳华》的专场演出,也正是以这种亲切、温暖的方式与老听客、新观众见面。整台演出由上海评弹团演员周慧主持,一口纯正的苏州方言瞬间拉近了观众与台上的距离。通过周慧的讲述,评弹艺术细微之处的魅力、老艺术家台前幕后的趣事娓娓道来,时不时令台下观众忍俊不禁。

图片

专场曲目和演员选择看似平平无奇,细品却知经过悉心编排,松紧得宜,雅俗共赏。不久前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的《千里江山图》,以及丽调名篇《饮马乌江河》《六十年代第一春》慷慨激昂,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上海评弹团不同时期的经典、新创作品体现了评弹与时俱进、突破自我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激情,也是国庆节的“点题”之作。蒋调开篇《莺莺操琴》《宝玉夜探》凸显流派特色和辞雅曲美的意蕴。微阖双目,听耳畔琵琶三两声,一句“香莲碧水动风凉”,仿佛瞬间穿越时空,远离都市喧嚣,置身亭台水榭,斗拱飞檐的中式美学之中。凉风拂动荷香,莺莺小姐袅袅走来。现实生活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烦恼随风而散,焦躁的心情仿佛做了一次“SPA”。而《钱秀才·颜大照镜》《珍珠塔·婆媳相会》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演尽世间百态,将评弹“噱”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根据《水浒传》中的故事改编的评话选段《坐楼杀惜》中,吴新伯、陶莺芸首次搭档,在评话一书中融入了京剧麒派的表演特色,其角色惟妙惟肖,故事跌宕起伏,令听者大呼过瘾。

短短两个半小时的专场演出中,上海评弹团亮出了最强阵容——一级演员高博文、吴新伯、黄海华、陆锦花、周慧、陆嘉玮、王承、陶莺芸全员出动;蒋调、张调、丽调、薛调轮番登场……在剧目选择上,更是精心设计了好几个“第一”和“难得”:吴新伯与陶莺芸首度合演《坐楼杀惜》外,还有蒋调与张调携手同唱《千里江山图·洒尽热血心也甘》,也是舞台上难得一见的组合,蒋调弟子俞圣琦唱张调,让人耳目一新;王承与陆嘉玮同说《颜大照镜》,更属两位同团“好兄弟”的首度同台携手。

图片

虽然演出地点从南京西路上的传统书场“乡音书苑”换到了以演出小剧场剧目闻名的长江剧场。但“璀璨芳华”依旧保留了浓浓的 “乡音味道”,主打一个松弛感。曲艺宜古宜今,“跳进跳出”的特色在演出过程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除节目单上的曲目演出外,演员兴之所至,与听客聊聊国庆出游的种种趣事窘事,说说老艺术家们鲜为人知的秘辛癖好,或者拿身边的搭档“扦讲”(打趣)、与台下的朋友开开善意的玩笑。在听客的掌声中,暖场、返场曲目《莺莺操琴》《六十年代第一春》《战长沙》《诉恩人》等同样精彩,信手拈来,诚意满满。

而离开书坛多年,旅居海外,此次国庆回国的王建新,也作为神秘嘉宾被请上了舞台,成为节目单上未曾出现的“彩蛋”。一声蒋调韵味十足的“隆冬——”软糯醉人,引得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剧场,此刻更像是一场知音重逢、亲密无间的“老友会”。近年来,上海评弹始终在守正创新的路上不断探索。“评弹剧”“沉浸式演出”“评弹文艺党课”等形式全面开花,让“江南的声音”充满青春活力与时尚魅力。更为难得的是,在创新的同时,上海评弹团始终不曾忽视“梦开始的地方”——传统书场,并将其视作评弹艺术最肥沃的土壤及发展根基所在。

一杯清茶,几声吴侬,以一种最质朴、最简约的方式,欣赏评弹艺术纯粹之美,感受江南文化轻柔之魅。(杜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