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注资路径明确,将获特别国债支持,谁会受益

时隔26年,特别国债将再度注资国有银行。10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这意味着,继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后,这项工具将再次启用。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26年前,此次特别国债注资银行范围更广,金额或将更大,预计注资后基建、普惠小微、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将获得国有银行信贷重点支持。

图片

六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

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路径明确。10月12日,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据介绍,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机制,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上市银行,各家银行具体的资本补充计划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依法地进行信息披露。

这意味着时隔26年后,国有大型银行将再度获得来自财政部特别国债的注资。据了解,早在1998年,为化解金融风险,财政部曾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注资。相较于26年前,此次特别国债注资银行范围更广,涉及六家大型商业银行,金额或将更大。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若注资提升六大行核心一级充足率0.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隐含缓解银行资本压力2年、5年、10年的假设,分别需要注资规模在0.5万亿元、1.1万亿元、2.1万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本次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与1998年存在一些差异:本次发行规模相对大,期限更加丰富。同时,本次特别国债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助力稳增长、聚焦战略重点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1998年特别国债补充资本是推动银行更多支持基础设施方面。

据了解,历史上,国有大行经历过3轮主要注资,即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2003—2007年财政部通过汇金公司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分别注资并实现A、H两地上市,2010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通过配股补充资本,此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陆续通过IPO和定增等方式募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在外源融资方面,银行可以通过IPO以及后续的增发、配股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来进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但就当下的情形,这种路径受制于两方面的障碍,一方面是资本市场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有大行进行大规模再融资,不利于市场稳定;另一方面,银行业整体估值偏低,多数银行的市净率(PB)都大幅低于1,按照二级市场价格来增发或配股,均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这种背景下,财政部通过发行特种国债进行注资,不但不会给资本市场造成再融资压力,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有大行的估值水平,对银行业整体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将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提升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事实上,早在9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就已透露对六家大型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的计划,但彼时尚未透露具体实施路径。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的方式增加资本,但随着银行减费让利力度不断加大,净息差有所收窄,利润增速逐步放缓,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李云泽表示,经研究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目前来看,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为稳健。截至2024年6月末,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01%、13.84%、12.03%、11.13%、10.3%和9.28%,均较上年末有所增长,根据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GSIB)要求,分别高出5.01个百分点、4.84个百分点、3.03个百分点、2.13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在不依赖于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国有大行通过利润留存,基本能满足自身发展所带来的资本要求,整体经营状况良好。”曾刚指出,但就长远发展的需要,通过注资来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也有其必要性。在经济结构转型、利差收窄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盈利情况普遍不容乐观,对内源资本补充能力造成了持续的侵蚀。

“资本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本钱’,也是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这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理论上1万亿元的注资能够长期撬动14万亿元的长期总资产投放,但在当前信贷需求仍然偏弱的环境下,银行信贷额度较为充裕,资产投放受到需求制约。预计银行注资后主要发力的资产投向为支持财政发力稳增长和其他国家战略,包括基建贷款、普惠小微贷款、高技术制造业、绿色贷款、涉农贷款等。

“此次特别国债注资对国有大行更好配合当下一揽子宏观政策、更大力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曾刚预计,银行注资后的重点发力方向为支持基建贷款、高技术制造业、房地产等稳增长政策落地的相关领域,以及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相关方向。当然,从长期来看,在接受注资的同时,国有大行也需要进一步转换经营理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资本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实现风险、资本和收益的动态平衡。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