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绘科普】为什么感冒了,发炎的却是耳朵?

图片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为何炎症总跑到中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四炎一聋”,其中“一炎”就是中耳炎。中耳是一个含气腔,上承颅脑,下与大血管相邻,其重要功能是传导听觉。

一旦中耳有炎症,患者会出现耳聋、耳鸣、耳痛、耳堵、耳道溢液、自听过响(听到自己的声音过响)、眩晕等表现。


图片

审核专家

 
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袁琨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记者 张冕
绘图丨马宏亮

90%儿童都经历过中耳炎

儿童是中耳炎的高发群体,约90%的儿童都经历过中耳炎的困扰。

儿童的中耳更容易发炎,与其耳部结构有很大关系。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

耳廓是外耳位于体外可见的部分,其凹凸蜿蜒的形状,能更好地帮我们收集外部世界的声波。

图片

继续向里走,就会来到外耳和中耳的交界处结构——鼓膜,声音会不断敲击鼓膜这扇“大门”。

再往里边走,就到了中耳,它由鼓膜、鼓膜后方的鼓室和三块听小骨构成。

中耳就像一个房间,前门的鼓膜是完整封闭的,中耳腔“屋内”想要透气,就需要通过特殊的通风管道——咽鼓管,它同时也是中耳腔排水、排污的管道。

图片


管道的外口,就开放在人的鼻咽部。

平常我们做张嘴、吞咽、打哈欠等动作时,这根管道会有空气进出。每天中耳腔产生的分泌物等,也会从咽鼓管排出到鼻咽腔。

炎症怎样一步步入侵中耳

游泳、洗澡时,如果有水进入耳朵,由于鼓膜能起到隔绝作用,所以会被挡在外耳道,进不了中耳腔。


图片


但当孩子发烧感冒时,口鼻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会导致咽鼓管也跟着肿起来。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咽鼓管具有短、平、宽的特点,一旦肿胀起来,会挤压管道腔隙,影响中耳腔的通风排污。


图片


如果鼻腔内的鼻涕很多,用力擤时可能将鼻涕、病毒、细菌等一起冲进咽鼓管和中耳腔内。


一边是排污管堵塞,一边是鼓膜大门封闭,这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提供了良好的密闭滋生空间,它们肆意捣乱,时间久了就会引发中耳炎,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脓液外溢。


图片


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和病毒,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除了发烧感冒容易引发中耳炎外,婴儿呛奶也是主要诱因。


感冒时尤其要当心

要想预防中耳炎的发生,要试着避免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鼻腔有分泌物,不要同时捏住两个鼻孔使劲擤,以免细菌、分泌物等被挤压进咽鼓管,感染中耳。


哺乳期的新生儿或婴儿,应避免平躺哺乳或喂奶,以免奶液倒溢,将鼻咽部病原菌带入中耳,引发感染。


当发现孩子听力下降,看电视喜欢把声音调大,喊半天没反应,或经常揪耳朵,哭闹着说“耳朵疼”时,要及时就医治疗。


图片


儿童急性中耳炎诊断并不难,医生会用耳镜观察鼓膜,看看有没有积水,或用专业仪器检测一下中耳鼓膜的压力,以探测中耳腔内的积液情况。

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急性中耳炎可治愈。

本期编辑:徐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