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家司卫平:“《衣冠南渡》是献礼第33届世客会的作品”

图片

       为迎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简称第33届世客会)在洛阳举行,洛阳作家司卫平创作的长篇小说《衣冠南渡》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司卫平说:“《衣冠南渡》是献礼第33届世客会的作品,希望能让更多人记住客家先民首次南迁这段历史。”

  讲述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历史

  司卫平说,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先民在历史上先后多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其中第一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影响最深远的出发地便是西晋末期的洛阳城。

  司卫平介绍,据考证,“衣冠南渡”最早出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著作《史通·邑里》,指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司马睿渡江,建立东晋,中原士族相随南迁,中原文明南移。后来也指唐代安史之乱后以及北宋末年等时期,中原士庶避乱南迁。

  “这是一部尊重史实的长篇小说,我在开始创作之前多方查找资料,向相关专家求教。”司卫平说,我市著名文史学者徐金星生前对本书的创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司卫平说,长篇小说《衣冠南渡》围绕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开国元勋王导等展开故事,讲述了西晋时发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给洛阳城、河洛地区乃至中原地区造成了巨大灾难,中原士族、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的过程。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王敦、王旷、王衍、王羲之、祖逖、温峤等。

  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的人数达百万之众,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南迁。后来,客家先民又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

  经过多次辗转迁移,客家人遂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割舍不断又相对独立的客家民系,分布在世界各地。

  描写河洛大地上精彩的历史画卷

  今年61岁的司卫平是洛阳市宜阳县人,他深谙洛阳历史,对河洛文化也一往情深。

  为了克服历史资料不足带来的写作困难,司卫平自驾车前往山东,寻访琅琊遗址,实地查看当地的地貌和风情。他还自驾前往徐州、南阳、襄阳等地,了解西晋末年“永嘉之乱”,部分百姓出走洛阳之后,侨居汉水之侧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1700多年前,客家先民第一次离开家乡,避乱南渡,领头人便是司马睿。西晋“八王之乱”闹了16年,东海王司马越抢到手的西晋政权已不堪一击。他批准琅琊王司马睿镇守建邺,意外为司马氏政权留了一条生路。

  司卫平对历史事件有着深刻领悟,把握各条线索高屋建瓴,叙事语言诙谐生动,河洛俗语和雅俗共赏的比拟,亲切且富有表现力,描写了河洛大地上精彩的历史画卷。

  司卫平在小说中写出了王导考虑到战乱,打算带领族人离开洛阳的想法:“琅琊王如果带走封地的属民赴任,我想也带上族人,到江东再辟出一个家园来。”

  当琅琊王司马睿听到王导劝他南迁时,司马睿是这样想的:“他也有投机之心,反正是在乱中求胜……说不定就弄出了一番新天地来。他知道,王导所做的一切,对当下的自己来讲,已经没有亏不亏之说。乞得一块馍,哪还能计较好吃不好吃,顶饥就行。”

  想着多人觊觎江东,王导安慰司马睿:“他们都带着煮肉的一口锅,我们却带着舀肉的勺子,谁先吃到口里还未可知。”这样的书写,也为司马睿“一马化龙”,登基称帝埋下了伏笔。

  期盼对长篇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

  “(王导、王旷)出大谷关,沿着前往汝州、许昌的官道一路南下……”

  “这是他们数代人摸爬滚打的热土,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息、寒暑、水土和人情世故。这里埋葬着自家的先人,这里孕育着他们的希望,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无奈、不忍和不舍。故土难离呀,流离失所是他们内心的担忧,背井离乡是眼下的惆怅,谁不为黑黢黢的前路黯然神伤?”

  “(司马睿一行)过了江,丹徒县令迎在江岸上。见乌泱泱这么多的随众如流民一般,丹徒县令惊得目瞪口呆,拜见安东将军(即司马睿)时,嘴哆嗦着说不成话。丹徒县令按裴长史的指派要备足饭食以接待,所备食物尚不够万人之众塞牙缝。王导看出县令已经十分尽力,吩咐将饭食给老幼分食,不再停留惊扰地方。由几个县吏在前引导引,天黑前进了建邺城。”

  洛报融媒记者注意到,司卫平在小说中对细节进行浓墨重彩地书写,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衣冠南渡的历史细节。

  “小说出版后,我有一个心愿,期盼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将一些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从概念化变为具象化,更好地进行戏剧展现,让更多观众观看,提升洛阳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司卫平说,他打算先完成《衣冠南渡》的剧本创作,为影视剧的拍摄做准备。(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