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已经研究了如何占领入口,基本的破拆手段和小组内的破拆协同,以及具体的进入、搜索和控制的技术。 最后我们还要解决两个问题,以确保协同时的顺畅。 一是解决谁先进屋以及何时进入的协同问题; 二是解决搜索和推进的协同问题。 
1.进屋的协同 在讨论具体方法之前,我们要先研究这个问题的重点。 首先谁先进入,关键在于,进入之后要做什么。 搞明白进入的目的,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哪里。 在这个基础的CQB体系里,我们已经在外围清理了大部分区域,最后还剩下两个角落需要处理。 因此进入的目标,就是为了清理这两个死角。 
然后就要考虑,谁先进,谁后进,会有什么影响。 这一点应该非常清晰:在第一名队员清理其中一个死角的瞬间,他的后背就暴露给了另一个死角。 尽管在前一节内容我们讲过要尽可能快的同时突入,以相互掩护后背。 但是再快,都有个先后顺序,先进的尖兵总是最危险的。 基于上面这个道理。 为了降低一号尖兵的风险,我们就应该让这名尖兵做到:正面处理的,是更大的威胁,而后背暴露给相对较小的威胁。 
优先处理最大威胁 具体来说,就是优先处理威胁更大的方向。 对于房间清理来说,就是优先清理威胁更大的角落。 以偏门房间为例。房门位于房间的中间偏右侧的位置。 两个尖兵已经在门口两侧完成了控制,也观察了内部情况。 但是一号尖兵位于房门左侧,他此时已经看到,房间内右侧的墙壁距离门口很近,可以判断那个角落可以藏人的空间很小,因此概率也很小; 与此同时,二号尖兵位于房门右侧,所看到的房间左侧区域很深,判断藏有威胁的概率更大。 
此时如果没有一个优先级的判断,让左侧的一号先去清理对侧的角落,那他所处理的威胁就不是最大的威胁,而后背则暴露给了更危险的方向。 相反,如果二号优先清理了威胁,尽管仍然存在风险,但是相对来说,处理效率和安全性都要高很多。 因此要做的就是,哪里威胁更大,优先处理哪里。 至于如何判断威胁,此前也已经讲过,这里简单重复常见的判断依据。 未知空间越复杂、威胁程度越大;距离越近、威胁程度越大。 
最小阻力运动 在上一节内容里讲过,对角进入是阻力最小的清理方式。 使用这种方法,突击队员的射击姿态更稳定,接敌反应的速度更快,因此应该尽可能使用交叉进入的技术。 基于这两条原则:一是优先清理最大威胁;二是最小阻力运动。 谁先进入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哪个方向威胁更大,对角的那名队员优先进入清理。 一号发现房间右侧威胁小,二号发现左侧区域威胁大,一号释放信号,二号先进入清理。 
信号 下面要解决的,是什么时候进入的问题,也就是关于信号传递的问题。 有一个简单且清晰的协同方法:谁抬枪或沉枪,则对面先进入。 
为了应对更多情况,再加一条补充:视野更好的有优先决定权。 例如一号能判断右侧威胁较小,但是他实际上看不到房间左侧的情况; 二号对于房间左侧的判断则视野更好,他发现左侧的入口边有一个大衣柜挡在那里,自己先进的话实际上并没有效率,那他就可以释放让对方先进入的信号。 一号和二号都释放了对方先进的信号,然后由于二号的视野更好(能看到更多房间内的信息),所以按照二号的信号执行。 2.搜索和推进的协同 喊话然后运动 三名队员占领三个支配点后,发现还有一个角落需要清理,这时候谁去清理,谁去掩护就是需要协同的地方。 一个简单易行的操作就是喊话。 谁去搜索,谁就喊一声“(我)搜索”,谁掩护,谁就喊一声“(我)掩护”。 两人形成L型搜索队形前出搜索,另一人寻找位置警戒或准备离开。 要注意的是,先喊再运动,必须确认后再运动。 否则很容易混乱。 一方面喊话表明自己计划的动作,另一方面也在表达自己已经做好准备。 搜索完毕后,大喊“安全”,这是信息共享,让队友掌握情况。 
推进 这个环节就是著名的“move,moving”小故事了。 马克·欧文在《艰难一日》里层因为没有回应队友而被绿队教官叼半天。 准备向外推进或向下一个房间推进,队友喊一声“推进”,表示我已经做好推进准备了,可以走了。 其他人也要喊一声“推进”,表示我也准备好了,走就行了,然后大家再运动。 如果其中一人没有喊,他可能在换弹,甚至受伤,此时就不能推进,而是要等处理完毕后再推进。 
3.一次完整的小组清房协同 四人小组从左侧向右接近一个房间。 尖兵看到门锁在左侧,内推式。 
二号和三号过门,二号警戒门内,三号警戒对面。 四号在一号后警戒。 一号尝试开门,发现没有锁,于是他看向二号,点头,表示门可以打开。 二号点头,表示自己做好准备。 
门打开后,首先在外清理尽可能多的区域,留下两边的角落。 
二号看到左侧墙壁距离比较近,威胁比较小,于是抬枪让一号先进入。
一号进入清理右侧角落,二号紧随其后,清理左侧角落,后面两名队员跟上。 三名队员L型控制房间,一名队员在门口警戒。 
一号和二号为一个双人小组,依次对倒地目标进行威胁解除,三号则抵达门口,向与四号一起向外警戒。 确认安全后,一号喊一声“安全”,表明目标威胁解除。 然后一号喊一声“推进”,二号喊一声“推进”,表明可以继续向外运动。 四名队员在门口集结,一号在三号后,二号在四号后。 
一号和二号分别捏前方队员的肩膀,表示后面做好了准备。 三号和四号则按照进入房间的程序,交叉抵达走廊,形成前后警戒。 小组离开房间,结束这一轮清理。 
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基础的SOP,但肯定不是一个完美的标准作业程序。 遇到实际情况时,不同房门类型,不同房间结构,不同人数,不同武器配置等等,都应该按照需要,形成最有优势的协同模式。
tips:
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层层递进的,会在后续的文章中不断重复和验证此前讲过的内容,在滚动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果有笔者没讲清楚的地方,也希望各位能积极留言,我们会根据留言情况,在问答环节进行补充和解释。
最后希望各位能多点一下“赞”和“在看”,谢谢!
更多阅读
CQB基础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