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新材料产业向“新”而行 纤纤之手奏响时代强音

“的确良”是老一辈的经典,智能T恤成为新时代的宠儿,这两次“穿衣革命”都出自仪征化纤;高性能纤维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中化高纤敢啃硬骨头,成功实现了国产高性能纤维“补短板”。仪征化纤、中化高纤,纤纤之手引领仪征新材料产业一路高歌。

日前,现代快报长江策工作室、仪征融媒陆先友工作室联合采访组,走进仪征化纤和中化高纤,探访企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到强的发展历程。

“衣被天下”梦想成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多耕地少,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不容易,同样解决穿衣问题也不容易。全国解放后,党和国家为解决人民穿衣难题作出了不懈努力。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仪征化纤应运而生。数万名建设大军在仪征这片热土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会战。早期建设者唐新福对当年招工进厂的情景记忆犹新:“1984年12月18日,我从兴化到仪征,开车开了5个多小时。当时这里很荒凉,地上有厚厚的积雪。单身宿舍6个人住一个房间,条件确实是很艰苦。”

图片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仪征化纤走出敢为人先、借债建厂的昂扬与豪迈。在国家只拨款3亿元的情况下,大胆运用新中国第一笔“外债”筹集建设资金,成功建起了总投资10亿元的仪化一期工程,开创了国有企业“借贷建厂、负债经营”的先河。1990年,仪征化纤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50万吨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能力,相当于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8,每年能给全国人民每人提供两件“的确良”新衣。仪征化纤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毛绪国介绍:“一代代仪化人,自觉肩负起壮大国有经济、解决国人穿衣难问题的历史使命,创造了‘十年改革路、一座化纤城’的奇迹。”



图片

伴随着新时代的铿锵步伐,仪征化纤接续奋斗,敢于突破、勇于攻坚,打赢了抢建熔喷布项目的关键战役,建成了300万吨PTA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一系列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改革举措,打开了发展新天地。如今,仪征化纤再次引领潮流,根据生态模拟、分析热湿驱动器的结构原理,将高聚物分子设计与纤维结构性能组合,并与多种纺丝技术结合,成功开发出具有智能调节热湿舒适性功能的聚酯纤维,生产出具有智能调节热湿舒适性的T恤衫。智能温控T恤、阻燃防静电工装、防寒系列服装……美仑美奂的化纤产品,从棉花替代品向衣、食、住、行各领域新材料的蝶变,形象展现了“化生万物”的神奇魅力和美好前景。

“一根丝”牵全球

芳纶是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特种防护、汽车制造等领域。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长、跨度大,上千个关键工艺控制点要求苛刻,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提升难度大,核心生产技术过去一直掌握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

图片

中化高纤主动为国分忧,专注于发展高性能纤维新材料产业。2018年投资启动了“年产5000吨对位芳纶”项目建设,2020年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中化高纤的项目研发人员为了能够尽快实现开工生产,日以继夜进行技术攻关,最终成功攻克了所有技术难点,并在2020年11月成功建成投产并满产达标,实现了国产对位芳纶“补短板”。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开荣介绍:“我们过程控制点上万个,这个点如果靠人为来控制,产生一点失误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们通过大数据进行智能化控制管理,使失误率达到最低。”



2021年底,“年产5000吨高强、高韧芳纶纤维及下游产品制备技术”顺利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标志着中化高纤对位芳纶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中化高纤已经与下游不同行业领域的多家头部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全面盈利。

图片



围绕打造数字化工厂目标,中化高纤近年来持续投入近2亿元用于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数智高纤”,并成功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中化高纤“年产2500吨对位芳纶”扩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预计今年底投产。届时,中化高纤对位芳纶总产能将达到8000吨,全面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潜在的芳纶用量大国,近年来,我国需求量保持在14%高速增长,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几年,中化高纤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扩充企业产能,切实满足国内市场对高性能纤维的需求,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纤维材料供应商。


在高性能纤维和绿色转型的双重推动下,仪征新材料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向着“千亿级”产业集群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