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鹏浩:走进央视的 燕郊非遗文化传承人

图片

图片

本报讯(记者 李博楠 通讯员 苏新颖)三河市燕郊人马鹏浩,三十余年来呕心沥血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出版多部专业著作,参与多个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制作。近期,他应邀走进央视《中国影响力》栏目。

走进马鹏浩工作室,恍如时光倒转,这里摆放的瓷片、木牍、书简、印章、拓片、书稿,显得屋内沧桑而古朴。桌上的花盆是破了一大半的青花古瓷罐,几束花草正艳,形成的反差,给人一种破旧立新的独特意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马鹏浩这三十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发掘的真实心境写照。

汉字的出处、笔画形态和章法结构十分严谨,马鹏浩对汉字的形成、衍变、流传、发展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每一个汉字的形态差异,他都能引经据典、找到出处、说出来由。在此基础上,他还设计了几种字体,正在洽谈编辑收入计算机字库。“字体是手写明体,舒适的宽高比,四六分的空间划分,更符合现代审美要求。”马鹏浩介绍。

将刻有汉字的石碑和石头,用宣纸覆其面,用布团轻压轻捶,再用丝绸制作的小包蘸墨拍打纸面,就得到一张和原文原字一模一样的拓片。多年以来,马鹏浩醉心于汉字流传工艺。从最初简单的拓片,到十分耗神耗工的木版水印,再到工艺复杂的活字印刷,他都一一复原。在他的工作室,感受到的是古老原始的文化复刻。他耗时十几年完成的《线,印象-中国画的造型方法及构成要素》,曾获评“大学生美术教辅书籍”,收入“中国画技巧书籍推荐排行榜”,证明了他对中国画的研究功底造诣。

近日,他受邀走进央视《中国影响力》栏目。在访谈中,阐述了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保护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心声。

来源:廊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