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孩自残现象研究:在打骂中成长,在早恋中受挫,情感世界出现问题

(本篇文章是基于笔者在十月初对一位农村女孩的深度访谈所得整理成稿。文中重要信息已按当事人的意愿做了模糊处理。)

一个充斥着暴力的童年

“从我出生起,他就把我当成仇人了”。

小圆在回溯她和爸爸的关系时,语气里蓄满了漫长的忧伤。“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打我都是下死手。”小圆说自己能长这么大,完全是“死里逃生”的结果。

在小圆冗长悲凉的回忆中,四年级的一个午后,爸爸正在午睡,小圆在客厅看电视,声音大了些,爸爸叫嚷着从卧室里冲出来,抬手就给了小圆两巴掌。劈头盖脸的疼痛霎时从头蔓延到全身,小圆尖叫着哭了出来,“那巴掌也打在我的心里,从那以后就很讨厌他”。

从讨厌升级到恨,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就因为没帮他倒水,他就拿一根绳子勒住我的脖子,一只手用力勒,一只手扇我的脸。嘴里还不停地大骂‘翅膀硬了,连老子的话都不听了’。”小圆说,要不是爷爷赶来护着自己,她可能就永远地留在了那个下午。“从此以后。我对他只有恨”。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到爷爷,小圆的阴郁的语气多了丝明媚。她说爷爷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每次挨完爸爸打之后,她都会兜满难过和悲愤哭着去找爷爷,在那间小小的屋子里,爷孙俩抱头痛哭,哭完,爷爷坚定地告诉小圆:“没事,爷爷永远疼你”。那间小屋,成了小圆细密生存压力下的情感出口。

“可是,那个男人发起狠来连爷爷都打。”有一次,小圆爸爸不顺心又要拿她撒气,爷爷看到后拼命护着小圆,但巴掌还是无情地落了下来,躲在爷爷怀里的小圆能够很清楚地听到爷爷深邃眼眸下沉重的叹息。小圆说她现在经常会想到爷爷那几声叹息,她很想知道,那个时候爷爷的几声叹息里究竟深埋了多少复杂的情感。

小圆的爸爸在外面跑长途货运,见到他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每一次都足够惊心动魄。在邻里的只言片语里,小圆拼凑出了爸爸不堪的另一面。“他在外面吃喝嫖赌,坏事做尽。他还包养小三,一直持续到现在。那个小三特别坏,一直说我和我妈坏话。”

所以爸爸每次回来,担惊受怕的除了小圆,还有自己的妈妈。每一次家暴,都伴随着锅碗瓢盆碎裂的声音,家里的风扇、电视机都被砸的七零八落,仿佛一场废墟。长期的家暴使得小圆妈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为了我和妹妹,妈妈把所有苦都忍了下来。”以至于时至今日,小圆对自己的妈妈仍然心怀愧疚。

从她记事起,小圆的爸爸就禁止妈妈出去工作,也不允许妈妈给小圆零花钱。“那个时候看别的小朋友都有钱买糖吃,我就只能看着别人吃,无比难过”。小时候那一段荒凉的心酸时至今日还是会爬上小圆小小的心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但我妈还是疼我的。”小圆的妈妈会趁着丈夫不在家悄悄接一些帮别人缝衣服的私活,赚来的钱偷偷塞给小圆当零花钱。在这种惴惴不安中,小圆终于送走了自己的童年。

“是时候逃离这个家了”。刚上初中的小圆在心里对自己说。

一场未经策划的逃跑

其实做出逃离家庭的这个决定,小圆并没有考虑太多。或许从爸爸把那根绳子缠上小圆脖子的那一刻时,这个想法就开始在她的脑海里生根、疯长。

一个朋友听说了小圆的决定后,当即表示要和小圆一起逃离自己的家庭。小圆说那个朋友的原生家庭也很悲惨,她的爸爸也绝非善类。两个女生一拍即合,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后就坐上了从乡镇开往县城的公交。

逃离是需要成本的。两个女孩到了县城,才发现口袋里的几枚硬币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们走出噩梦。她们只能步行着一路向西,虽然不知道能走到哪里,但每多走一步,就意味着离家越远了一点。小圆说当时正值傍晚,县城路两旁的灯光渐次亮起,她和朋友沐浴在路灯掷下的光影中,那是解脱和自由的味道。

因为年龄太小,又带着一些行李,两个女孩自然引起了交警的注意。询问一番后,交警还是把她们送回了家。小圆形容自己当时坐在警车的后座,整个人都是失神的状态。看着曾经远去的村庄再一次回转到眼中,她知道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路

朋友的父亲上来就踢了小圆一脚,破口大骂是小圆带坏了自己的女儿,撺掇着生平老实的女儿离家出走。小圆的父亲当时也在场,“他就站在那冷眼旁观,过了一会儿,他提了一个板凳,然后砸在我的身上。”

小圆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但她说自己当时内心毫无波澜,更确切一点说,是心如死灰。她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也没有伸手挡住落下来的拳头和板凳,就这么安静地蜷缩在那儿,像一只“濒死的鸟”。

小圆又去了爷爷家里,看到孙女浑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老人心都要碎掉了,直嚷着要报警。小圆拦住了,“我当时想的就是报不报警已经不重要了,那两个人打我的时候就已经想通了,活着是没什么意义的。”

小圆又一次想到了死。她十分平静地看着河面,“当时天气很好,太阳照在水面上一闪一闪的。”小圆决绝地跳了下去,搅碎了好似铺满繁星的河面,漾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一双手突然拉住了小圆,然后猛地一拽,小圆被拉到了岸上。眼眸中倒映出来的是自己的表姐。小圆说每一次想寻死,都是表姐在不停地开导和鼓励自己。像往常一样,表姐再一次安慰小圆——“未来还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现在越困难你越要勇敢地活下去,到时候再来找这些人算账”。

两个人就这么静静地坐在河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小圆想到了爷爷,“如果我真的死了,那爷爷就真的没有人疼了。”

一次撕心裂肺的分手

初三毕业,小圆就去了无锡学习美容美发。一是可以远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二是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再也不用受制于家庭。在小圆看来,经济独立才是自己脱离家庭的底气。

来到无锡的第一天,小圆就决然地删掉了爸爸的微信,并且拉黑了他的电话。她不想再让这个男人支配自己的生活,在异乡还要活在他的阴影之下。但第二天,警察就打来了电话,“你是小圆吗?你爸报警说你失踪了。”

小圆只得重新加上了爸爸的联系方式。“如果我不加,他就会闹到派出所。因为我未成年,到时候警察又把我送回去,那就真的绝望了。”

刚加上微信,小圆爸爸就甩过来一连串的语音,“骂得十分恶毒,说我不要脸,又说我做的不是什么正经工作啥的。还在他的朋友面前造我的谣,说我在外面肯定不三不四。对了,他还说我根本不管他的死活,是个白眼狼。”

小圆倒显得很坦然,她说自己平时都不会回去,除非回去看望爷爷,但也只待一天就走。所以她根本不在乎“那个男人”和村里人怎么看待自己。小圆是众多悬浮于村庄生活的青少年中的一员,他们根本不会参与到村庄的集体生活,也不会认同村庄社会的行为规范,更不会将之内化为文化惯习。他们急于的,是不断离村庄生活越来越远。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远走他乡虽然换来的是物理空间意义上躲避原生家庭的控制和阴翳,但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刚到无锡不到一周,留在家乡的男友就要和小圆分手。“我俩是朋友介绍的。当时我被我爸打了之后,他就会来安慰我,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外人关心的温暖。但是他受不了异地恋,就和我说要分手。”

小圆直言她对男朋友的情感依赖很重。她提到了自己小学学过的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在每次饥寒交迫的时候都会擦燃一根火柴,在短暂的微光中去感受爱与温暖。每当自己身陷囹圄的时候,男朋友就像是那根火柴,点亮他温暖了自己。

“可我又不能经常去找他。去找他我还得住宾馆,我总不可能回家去住吧。可是我又没那么多钱……”小圆说着说着,就陷入了沉默。在一片苦涩的沉默中,一缕静谧不绝的悲伤涌了上来。

被分手后,小圆说她哭了一夜,第二天上班浑身上下就跟抽干了生气一般,在服务顾客的时候漏了神,招来顾客的不满。店长见状,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和警告。之前那种跳河前的无意义感又卷土重来,小圆再一次想到了自杀。

晚上回到出租屋,小圆用小刀划开了自己的手腕。鲜血一点点渗出来,尖锐的疼痛也开始在全身蔓延游走。血顺着手臂滴落到地面,小圆又想到了自己七十多岁的爷爷,“如果我走了,爷爷真就没人疼了”,她起身从柜子里翻出一块布把手腕包扎起来,终止了自杀。

乡镇青少年情感性自残现象值得关注

小圆说,现在的她经常会用小刀划伤自己的手臂,“那种情绪上来了,只有让自己感觉到痛,才能真的把情绪发泄掉。”

也就是说,自残,成了小圆摆脱生活无力感和无序感的一种方式和工具。在那种锐利的疼痛中让自己清醒,也让自己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真实可感的。

在我的调研中,乡镇女生自残现象不胜枚举。每问一个访谈对象周围有没有认识的人有自残的念头或者是举动,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甚至有一个女生直言:“那太多了。”

追问她们自残的原因,汇总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原生家庭,二是被分手。

原生家庭一直是社会非常关注的议题,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导致的悲剧在各大新闻报道以及影视剧中已经见诸太多了,所谓“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农村家庭的孩子自残甚至是自杀的悲剧更多来源于父母的管教方式。会有一些人认为农村孩子自残是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庭给予的关心太少,在家庭内部获得的情感支持较弱导致的。但实际却并非如此。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访谈了解过的很多乡镇学生中,父母的关注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如果在家庭内部感受不到关心和关注,他们会主动向外界寻求一种情感上面的支持,比如把自己“锁”在手机里或者是在学校和社会上建立社会关系,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系统上面的支持。也就是说,家庭内部情感支持弱其实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并不会大到能够驱动他们自杀,因为他们会寻求其他社会关系的情感支持。

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带有侮辱性或者是损坏人格的色彩,比如殴打、辱骂,甚至是像小圆的爸爸一样在外人面前诋毁自己的女儿时,那么孩子在家庭内部不仅感受不到温暖,还会生发出一种负向的剥夺感,这种剥夺感会逐渐渗透进孩子的生活世界,侵蚀掉他们生活的意义感,从而使得孩子做出自残甚至是自杀的举动。

除了原生家庭的问题,现在乡镇孩子早恋现象也十分严重。当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监管的失职等。但还有一个原因,正如我们前文述及当孩子在家庭内部获取不到情感支持时,早恋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情感赞助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乡镇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

对于小圆来说,当象征外界温暖和关怀的男朋友选择切断和自己的联系,这种情感上面的突然断联使得小圆陷入一种生活的无意义感中,进而感觉世上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事物,遂动了自杀的念头。

其实我们跳脱出来看,不论是原生家庭还是早恋分手所促成的自残或自杀,都绕不过一个事物——情感。对于还未完全社会化的乡镇的青少年们来说,他们无需考虑工作或者成家立业等现实性的问题,情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非常看重的事物。同样,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网上流动的一定是情感。人不可能脱离情感而生存。

对于像小圆这样的乡镇青少年来说,当嵌入过深的社会关系被强行打断,情感流动突然断裂就会在瞬间击垮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活世界以及意义感,再加上原生家庭的不幸,做出出格的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如果外界想要介入乡镇青少年自残或者自杀的现象,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这些孩子的情感世界是否完整。

和小圆的访谈是在晚上的十一点,全程都是在微信电话里进行的。电话那头的小圆时而平静,时而又声音颤抖,而电话这头的我自始至终都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令人愤恨、窒息的情节就这么真实地在我的面前上演。我好多次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能够抚慰小圆的内心,只能不断地重复:“一切都会好的,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你周围还是有很多关心你、爱你的人。”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就传来催人上工的声音,小圆“嗯”了一声,匆匆扔下一句“我这边来人了,先干活了”后便挂掉了电话。只剩我,面对着眼前散射着亮黄色灯光的台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悄然爬上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图片小圆最新的一条朋友圈

(文中小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