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拉萨和山南,打开对西藏的另一面认识

今年和西藏有着莫名的缘分,在一年内第三次西藏之旅,这次深度走进拉萨和山南,不仅仅是旅游,更看到了科技、农业、教育等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对西藏的另一面认识。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今年全新开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感觉要成为拉萨新地标!博物馆位于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动线和布达拉宫一样,都是之字形往上走,一边俯瞰拉萨城区,一边远眺布达拉宫。

图片

✅整个博物馆由六大主题贯穿十个非遗大项,覆盖多项重点非遗类目,大家还可以在前台预约讲解,可以对展出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

图片

🔅“和而共美”:彩砂坛城绘制技艺项目展区

🔅“慈而共享”:藏族天文历算和藏医药项目为主,藏香制作、藏纸制作、雕版印刷技艺等为辅的展区

🔅“华而共妙”:以传统美术之藏文书法和藏族唐卡项目为主,文房四宝、画笔、矿植物颜料、壁画制作技艺项目为辅的展区

🔅“匠而共艺”:以藏族编织技艺、藏族服饰、泥塑技艺、金属技艺等项目为主,木雕、石雕、皮具制作技艺项目为辅的综合展区

🔅“乐而共悦”:藏戏文化展区

🔅“健而共强”:格萨尔文化展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楼的开放平台是最佳的观景位,这里就像一幅拉萨画卷,布达拉宫、拉萨河、迎亲桥、远处雪山白云都被框在一个画面里。

图片

建议参观时间:2-3小时

入场方式: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10:00-17:30(16:30停止入馆)

西藏文明的起点,山南琼结这个宝藏地方值得一探!

山南,是西藏文明的起点。此前趁着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花花走进山南琼结强吉村,感受到的都是纯粹藏地风情。

图片

恰巧当时是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花花有了第一次欣赏藏戏的机会。宾顿白面具藏戏是西藏第一部藏戏,历史十分悠久,其唱腔保持着传统的唱法。

图片

还有一项声名远扬的非遗级别手工技艺——琼结强钦青稞酒酿制法,这里的青稞酒历史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在“非遗就业工坊”里,从存储容器、灶台到各种材质的酒壶酒具都一一展示着。花花也浅喝了一口,那股淡淡的青稞香气和温润的口感确实很特别,同行来自拉萨的小伙伴都纷纷决定买上几斤打包回家。

图片
图片

强钦庄园是来到强吉村不能错过的地方。庄园拥有近200年历史,现在经过保护性改造强钦庄园公共文化中心,通过崭新的面貌展示着过去封建农奴社会的缩影,“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图片
图片

如果你想在强吉村住上一晚,充满本地气息的家庭民宿会是很不错的选择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

每次来西藏都会走过不少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但这次去到的山南措美哲古风电场,还是被震撼得难以言喻。

图片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海拔超过5000米,是我国首个超高海拔风电场,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电场。

图片

过去,西藏电网以水电和光伏为主,有着“夏盈冬缺”“昼盈夜缺”的特点。而哲古风电场,作为西藏电网的一个补充,给当地居民提供更稳定的用电能源。现在已完工的一二期预计可以满足周边10万多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

图片
图片

在设计上,整个项目也在力求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风机基本选在山脊上,减少对当地居民放牧的影响;工程完工后把表土恢复到原样,撒上草籽,恢复高原生机勃勃的本貌。

图片

白色的塔筒矗立在喜马拉雅山脊上,缓缓转动,为这片高原上的宁静增添了几分灵动,这不就是科技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吗。

图片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花花走进在拉萨的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和大家一起看看西藏在这些年发生的变化!

图片

展览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主展厅分为序厅、中央关心、聚焦稳定、聚焦发展、聚焦生态、聚焦强边、“组团式”援藏的创新与实践7个部分,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实物、模型等展示了多年来全国多地对西藏的支援。

图片
图片

在参观过程中,内心不由得会被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援藏干部的事迹所感动。我们来西藏短暂停留都已经感到在高原环境生活的不适,但他们克服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等诸多困难,在西藏努力建设奋斗和奉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作表率。

图片

此外,17个援藏省市将援藏商品打造成“西藏优品”,通过线上平台向全国展示。本次展览还开通线上展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马上去云参观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荒漠变“绿洲”新方式!

在西藏遇见“沙里淘金”!

很难想象,眼前一个个蔬果飘香、充满现代科技气息的温室大棚,曾经是遍地黄沙、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

图片

西藏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是风沙重灾区,这不仅影响着当地环境,还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经过多方共同的努力下,走出了一条节地、节水、高效循环的戈壁生态农业发展路,在这3700亩沙荒地上开疆拓土,俨然上演高原荒漠的“绿色奇迹”🥬

图片

利用开阔且未经工业污染的戈壁荒滩;配套的膜下滴灌技术,把本来就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极致;“套种”种植模式,连作多种作物,有效提高温室利用率,在提升土壤地力的同时,也提高蔬菜品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生态链有机生产的芦笋是这里的“王牌产品”,地里拔出马上就能吃。脆嫩清甜的第一口新鲜,花花已经帮大家在田边品尝到了😋!现在这些来自高原的生鲜蔬果也会经过采摘分拣、冷鲜装车,直达贡嘎机场,经飞机运往成都、上海、湖南等地。

图片

过去,总以为面对茫茫戈壁只有植树造林,但现在我们探索出更多的环保方式,还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价值,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片

来自高原的神奇谷物,原来已经有了新发展!

相信每一个去过西藏的朋友对青稞都不陌生,原来青稞在西藏已有3500多年的悠久种植历史,也是很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特色农作物。如何使得青稞种植更适合现代生产需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图片

位于西藏拉萨的青稞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重点实验室,是全区首家唯一一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片
图片

更重要的是,从实验室建成以来,在青稞选育种、牦牛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系列代表性科研成果,培育出藏青16、冬青18等青稞新品种6个,有力支撑实现西藏粮食100万吨目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产量的提升不仅为青稞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提升了青稞的价值。当地村民从过去自给自足种植青稞,到现在可以把青稞当作增收来源,各种青稞产品正在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

图片

走进拉萨课堂,遇见青春美好灿烂的样子!

这次的西藏之行,花花走进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学校在2014年由江苏省投资建成,现在共有初高中班级60个,学生2990人。

图片

📚江苏“组团式”教育援藏,援藏老师把先进教学理念和本地教学经验的相互融合。中考高考成绩都位于拉萨市前列,被称作“拉萨家门口的内地藏班”。参观学校的时候,看着这样的建设规模和现代化、多功能的硬件水平,感觉和内地中学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图片
图片

🎨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被忽视,学校的学生社团多达20多个!

图片
图片

✍🏻书法社的同学在临摹藏文书法,在一笔一划间感受藏文书法艺术的历史和传统;🎵民乐社团在老师的带领下演奏扎念,清澈的弹唱传达着民族乐器的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持与行为艺术社团,更是学校的金色名片,参与过多个大赛并获得奖项。以民族舞与街舞的创新融合演绎方式,充满活力和热情,作为观众都已经被他们的微笑感染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