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效仿”印度饮食消费模式?印媒有点自嗨了吧

全文1036字,阅读约需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4》显示,印度饮食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榜首。

02报告指出,印度饮食消费模式以素食为主,肉类消费频率较低,需要0.84个地球来维持。

03然而,印度约有80%的人口是素食者或偏素食者,粮食消费量相对较低且结构单一。

04报告提到印度的“全国粟米行动”有助于提升传统作物的消费量,但并未直接建议其他国家学习印度的饮食消费模式。

05除此之外,报告关注全球食品过度消费问题,特别是脂肪和糖的过度消费,推动全球肥胖流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0月9日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4》显示,印度饮食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榜首,其次是印尼和中国,美国则排在倒数第三。
图片
不同国家饮食消费模式至2050年需要地球维持系数 2024版《地球生命力报告》
仅有两例“小于一个地球”的情况,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需要0.84个和0.90个地球来维持。
《印度商业旗帜报》抓住印度“排名第一”这个点,宣称印度的饮食消费模式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最可持续的,WWF“建议”其他国家学习。
由于印度饮食消费的“独特性”,学习起来恐怕并不容易,这一报道于是引发了不少关注。
经观察者网查证,WWF报告并没有直接给出这样的建议,而是追求平衡的改进方案:对于发达国家,饮食需要向更多素食类和更少肉类产品转变。同时,对于面临营养不良、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等问题的国家,实现营养饮食需要增加消费肉类食品。
据了解,‌印度的饮食消费模式以素食为主,肉类消费频率较低。印度料理中以米饭和蔬菜为主,蛋白质和菜叶类成分较少,主要以根茎类和麦面粉类等含有大量淀粉的食物为主,烹饪方式多为油脂和香料炖煮‌。印度人的早餐通常包括烙饼、咖喱米饭、炒米等,午餐和晚餐则以咖喱鸡块、汤类等为主‌。此外,印度大约有80%的人口是素食者或偏素食者,粮食消费量相对较低且结构单一。
根据欧洲非政府组织“救济世界饥饿组织”和“关注世界”联合此前发布的报告,在2023年“全球饥饿指数”排名中,印度得分28.7,属于“重度饥饿”范畴,在报告列举的12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111名。报告数据显示,印度有16.6%的人口营养不良,35.5%的儿童发育迟缓,儿童消瘦率达18.7%。
这样的印度,显然不是WWF的“理想型”。
报告确实提及了印度的“全国粟米行动”,认为有助于提升这一传统作物的消费量。但这只是“用本地方案解决本地问题”的一个例子,就消费模式本身来说,并没有推广的基础。
印度粮食生产方式的一个案例——印度南部安得拉邦社区管理的自然耕作(APCNF)计划,也被报告作为正面案例。WWF认为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向生态农业转型的项目,涉及63万农民,是自然友好型粮食生产,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但这一供应端的案例,并不能为消费端的所谓“建议”背书。
纵观报告的食品相关部分,从可持续的发展角度,谈到了很多方面。例如,需要注意基础建设不足,导致的供应链上的浪费;又例如,如何通过获取更多海产品,来实现更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列出印度的正面案例。
WWF报告倒是指出了全球食品过度消费的问题,特别是脂肪和糖的过度消费,正在推动全球肥胖流行。全球有超过25亿成年人超重,包括8.9亿肥胖症患者。但如前所述的“印度式饥饿”,恐怕除了印媒,没有谁会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