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手上记忆博物馆:6000余件非遗瑰宝在这里活化“生长”

金华镇翁贡村,隐匿于贵阳市观山湖区偏远群山之间,一条新建的柏油路,让这个古老村落与现代都市实现快速连接。
图片
名不见经传的翁贡村,近年来声名鹊起,与落户于此的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关联密切。正在规划建设的贵州民族文化园项目里,依托手上记忆博物馆这个文化高地,翁贡村将被计划打造成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利用于一体的的文博中心。
作为本市第七家民间博物馆,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于2018年落地建设,2021年1月备案,经过6年发展,已成为场馆面积约2500平方米,馆藏蜡染、刺绣、民俗物件等民族传统非遗技艺物件近6300件(套),集基础性研究、文化遗存展示、专业书籍出版、传承人口述史、文化交流、非遗研培研学、文创产品孵化、文宿为一体的生态博物馆,并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贵州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被认定为贵阳市市级专家工作站,贵州省妇联锦绣计划传承创新基地。
图片
尽管前来探馆的游客络绎不绝,手上记忆博物馆大有“火出圈”的趋势,博物馆创建人、馆长、非遗学者王小梅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与其“速生”为“网红”,不如让博物馆慢慢生长,因为手上记忆博物馆的使命不只是收藏、展示、文化交流与教育,“以人类学理论为指导,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记忆”才是建馆的核心任务。
以人类学为指导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今年9月中下旬,王小梅馆长应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美国伯克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前往美国参加文化交流。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手上记忆博物馆应邀在华盛顿大学和伯克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微型贵州蜡染展览、采摘蓝靛草、古法蜡染和印染手工体验等多场文化课和体验课程,获得广泛关注。
“贵州传统民族文化,不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与世界文化相通。”王小梅告诉记者,赴美考察期间,她见到了来自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尼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蜡染藏品,确定了贵州蜡染古老纹样系统保存最丰富,是其他地区蜡染无可比拟的。她期待今后有机会系统整理全世界博物馆收藏的蜡染藏品,在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建立起相对完整的世界蜡染数据库。
图片
翁贡村,是王小梅出生和成长的故乡。这个静谧的山间村寨,让她习惯安静地生长,从翁贡小学到金华中学、乌当中学,她从小离家求学的路越来越远,直到成为上个世纪末从骟牛坡村民小组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上大学时,一直喜欢古老物件的王小梅就爱上了贵州蜡染。毕业后,她成为文化报道记者,将采访报道的视角对准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踏遍贵州80多个县市,她采写了300余万字关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度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5年,王小梅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国际发展和社会变革专业,该专业属于应用人类学范畴。这段学习经历让她深刻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物一体、万物共生”。“这种理念在贵州蜡染文化里有很直观的体现。”她说,自己意识到,贵州是非常有灵性的地方,应用人类学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2012年,已获硕士学位的王小梅发起成立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并任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在从事贵州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传播、利用工作中,她主持了贵州三线建设的历史口述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等多个重要文化项目,并陆续出版《寨生再生:手上的记忆》《蓝花叙事(上下册)》《他者叙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寻城迹:贵阳市文化名人口述史》(第一、二、三册)等书籍。
2018年,王小梅荣获中国“文化遗产筑梦者”十大杰出个人称号。此后,她先后荣获2021年度文旅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2022年贵阳贵安“筑城工匠”等称号,并担任贵州省慈善总会爱心大使、观山湖区文联副主席、观山湖区政协委员。
图片
从“蓝花叙事”生活馆 到“手上记忆”博物馆
2018年11月,王小梅回到翁贡村,利用自家祖宅修建了“蓝花叙事”生活馆,挂牌成立贵州省人类学学会田野工作站、蓝花叙事文化传习坊。
图片
王小梅告诉记者:“蓝花”是对蜡染、印染和扎染这三种工艺的统称,同时也是指从事采蓝手艺的妇女。由王小梅主导的“蓝花叙事”文化传承项目,自2009年起赴丹寨、榕江、织金、贵定、纳雍等地寻找贵州村寨族群传统蜡染原型,采集手艺人口述史,注重基础性研究和地方文化系统整理,形成一系列项目成果并出版。
2019年7月起,蓝花叙事生活小馆开启“非遗国际”研修营活动,邀请石阡县印染传承人赵运祥、贵定县蜡染传承人罗启香以及丹寨县蜡染传承人杨春燕等多名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让众多参与者们亲手体验印染、蜡染等传统手工艺。2020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联合在小馆举办了“蓝花叙事”非遗系列培训,上千人接受了系统的印染、蜡染、刺绣等非遗技艺培训。
图片
小馆还在各类创业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如杨春燕的“瑙壁哩蚋”丝巾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非遗文创专题评选最高奖项“锦鸡奖”,小馆本身获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南部赛区选拔赛优秀奖等。小馆不仅组织了多种传统文化活动,让附近的村民参与其中,享受快乐时光,还开发了豆豉、豆腐乳、甜酒等传统食品,成功申报区级非遗项目。蓝花叙事生活小馆逐渐丰富成为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博物馆。
2021年1月15日,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在蓝花叙事生活小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扩建工程启动后,增加了展厅、公共活动空间、游客接待中心、民宿、非遗餐厅等功能区,打造了一个25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博物馆综合体。其中1200平方米的地下展厅,是著名建筑设计师汪克以“环境友好型”理念设计的“地道风+采光井”的节能恒温型展厅。
2023年5月,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作为集合民族传统非遗技艺的展示与体验中心,博物馆兼具国际文化交流、非遗手艺人交流、学术讲座、城市支持文化传承与体验活动等功能。
图片
连接传统与现代 激活民族文化生命力
利用自家闲置农房建立乡村博物馆,免去了房租负担,而回归乡村更符合王小梅的长期规划:传承人都在乡村,与闹市的距离恰到好处,可以让博物馆慢慢生长。
王小梅坦言,建馆之初万事难,首当其冲就是翁贡村山路狭窄崎岖。幸而得到观山湖区的支持,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终于建到博物馆门前,方便了游客和当地村民,村寨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也得以全面提升。
图片
建成后的博物馆,聘请中国著名作家阿城为名誉馆长,并组建了学术专家顾问团队,发起并组织了包括乡见口述史工作坊、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悦读乡村系列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
博物馆内的民族藏品目前达到近6300件。王小梅谈道:“有一件通天树的藏品,我觉得很重要。这件藏品非常独特,它共有九级,每一级都站着鸟,顶部还有一个人像。这个设计让人联想到了三星堆的通天树,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文化上的联系。这件藏品也体现了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性。通过这样的藏品,贵州民族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交流,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图片
王小梅回忆说,她的第一件藏品是大学毕业后不久,在丹寨排倒莫村收集的。回到村子时,她的早期收藏已有3000多件。这些年来,随着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通过持续不断地收藏,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手艺人聚集到博物馆,他们带来了许多被遗忘在时光中的传统手工艺品,逐渐充实了博物馆的收藏,有效丰富了博物馆藏品的系统和完整性。“每一件藏品都非常珍贵。它们不仅是研究的样本,也是博物馆与外界互动的重要媒介。”王小梅说。
此外,通过对贵州蜡染古老纹样和传统手工制作的创新设计,博物馆以“蓝花叙事”作为运营品牌,累计开发100多种文创产品,打通了与市场需求的链接。博物馆还与北京taoli设计师工作坊合作,共同为手工爱好者设计了80余种手作精品课程。
图片
博物馆还坚持“五年成匠,十年为师”的培育理念,为村民们铺设了从参与培训到居家就业,再到成为长期合同手艺人和传承人的成长之路。翁贡村村民王大秀就是完成了蜡染、刺绣等技艺培训后,从城里回村当了一名手艺人,目前在博物馆从事加工手工艺品。
据统计,目前,手上记忆博物馆以非遗基础性研究、非遗培训、研学、文创为基础,已带动省内500多个非遗传承人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非遗传承和发展。通过线上及线下培训的形式,累计培训农村手艺人约2500人。其中,有10余名本村手艺人能够稳定产出作品,她们个人的年收入在1万到10万余元不等。
图片
从传统村落走向世界 让民族文化绽放光彩
如今,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不仅每年吸引数万人前来研学,更吸引了高端人才扎根。
图片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故宫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周娟霞,因阅读公众号文章而与手上记忆博物馆结缘。
今年6月才入职的周娟霞,主要负责博物馆宣教工作,参与书籍编撰和文字校对。博物馆的非遗传承学术交流和活动策划等多元功能,与她的专业背景十分吻合,这让她对新工作非常满意。
此外,驻村艺术家和设计师,让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创意工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与非遗家庭工作坊紧密合作,共同探索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道,为传统文化注入创新活力。
2022年9月至11月,留美艺术家许璐驻村三个月,从藏品中提取卐字纹、裙子花等元素修建了博物馆的红砖艺术墙。“这是按照馆长的希望,在外立面墙体这个重要的环节,艺术化地表达博物馆对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解读。”她说。
驻村艺术家张维家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当地村民以及实习大学生一起修建了艺术作品——月球冥想屋。她期望通过艺术与光、自然环境、原生材料融合创造,唤起人类感官体验与思考。
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学者、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交流。为此,博物馆搭建了青年公寓和特色民宿,为越来越多前来参观交流学习的学生、学者、爱好者们提供住宿服务。
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生罗蕊佳便是长居民宿中的一员,她正在进行名为《在中国贵阳手上记忆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制作中的即兴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图片
王小梅说,通过这样的参观交流和学习,以及长时间的研究、记录、保护与传承,希望可以让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重焕生命力。
受博物馆的吸引,高玉萍古籍修复室、汪克建筑工作室等多方资源陆续落地,这些资源的加入,为乡村文化带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面对未来,王小梅充满期待:首要任务是抢救那些濒临消失的非遗文化,确保它们的延续。同时,博物馆力求将珍贵藏品和文化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化,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充分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助推文化传承和发展。
深山中的手上记忆博物馆,正在逐步成长为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高地。
记者 肖嬿 蔡婕/文 杨才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