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好群众贴心人 做好振兴引路人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宦宁 通讯员 忠尕才措

图片
督促产业基地建设。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宦宁 摄

“我们的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已经竣工了,今天把大家召集来,就是一起商量商量,如何更好地把这个交易市场变成咱们村的‘摇钱树’。”10月9日上午,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下拉秀镇尕玛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大会正在党员活动室内举行,第一书记曾着巴桑认真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

今年35岁的曾着巴桑是玉树州委政法委维稳科科长,2023年7月被组织选派到玉树市下拉秀镇尕玛村担任第一书记,来到村里,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做好村子产业发展的引路人”。

图片
上门摸底。

要想做贴心人,第一步就是要贴近群众。于是下乡入户就成了曾着巴桑的“家常便饭”。村干部们每每有事找不到曾着巴桑时,总是会笑着说,“巴桑书记准是又去哪个监测户家了。”

每一次的入户,不断拉近曾着巴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群众的大大小小事,他都放在心上,认真用心去办。

村民才仁文毛不会忘记,她跟丈夫闹矛盾闹到快要离婚时,是曾着巴桑第一时间来到家中进行劝解;村民文德战斗不会忘记,他让孩子辍学回家放牧,是曾着巴桑接连5天来到家中,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普法劝说,让他最终醒悟,把孩子重新送回学校读书……

“如今,大家有困难都习惯找巴桑书记,并不是因为处理这些琐事是巴桑书记的工作职责,而是大家都信任巴桑书记,相信只要找到他,自己的困难就能解决。”村党支部书记才扎西说道。

图片
上门摸底。

扎实的下乡入户,让曾着巴桑不仅摸清了村里的“家底”,而且对村子的发展有了思路。他认为,产业要想跑得快,发展好,要靠“领头雁”带才行。

于是,曾着巴桑以开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从提高村“两委”成员能力水平入手,让大家面对面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对一说党和国家创造的美好生活和惠民政策,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各社社长轮流讲党课。

如今,在他的组织带动下,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意识日益强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素养和实践本领日渐增强。

“跟着书记我们学明白了很多政策,现在大家干活思路清晰了,也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了。”村团支部书记昂文德来说。

打好了基础,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产业。曾着巴桑说:“乡村振兴,首当其冲的就是产业振兴。我们尕玛村是一个纯牧业村,村民禁宰惜售的观念十分强烈,致使众多牲畜迟迟无法出栏。”

图片
政策宣讲。

为此,曾着巴桑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采取“两步走”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向村干部宣讲科学养殖的重要意义和长远价值,另一方面对村民进行正面引导,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到2023年底,全村的牲畜出栏数达到1700余头,产值收益近1600余万元。

曾着巴桑还发现,虽然尕玛村在畜牧业收益的基础上,还有光伏电站和玉树市综合产业创业物流园的分红收益,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好位于国道沿线的区位优势。

为此,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争取资金项目,成功让投资1500万元的农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产业项目落户尕玛村。这个兼具商铺、住宿、淋浴、宴会等功能一体化和涵盖冷链储藏、物流运输、糌粑加工坊、奶制品作坊、交易摊位等功能的链条式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经营面积2800平方米,已于今年9月底正式竣工。

“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的牲畜入股到合作社,到了年底都能分红,我自己还是生态管护员,每个月有固定收入。等村上的交易市场开业了,大家伙再做点小生意,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村民扎西才文高兴地说。

编辑:李雪薇;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