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光辉历程 滨城样板丨以“绿”为底 滨城高端石化产业“聚链成群”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近日,记者来到天津经开区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以下简称“南港科创中心”),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映入眼帘。目前,南港科创中心主要载体已基本建成,包括科创大楼、实验楼,以及水、电、气等系统配套。其中,科创大楼总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可满足综合办公、分析检测、金融科技、会议论坛、餐饮休闲等多种业态项目入驻需求。



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港工业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市级科技领军企业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及以上智能工厂4家,其中石化化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5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围绕产业链加快部署创新链,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石化石化科学研究院、中海油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总投资超60亿元的8个中试基地落地实施;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组建天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累计近百家代表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等加入联盟,成立南港海河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超10亿元。


经开区科技局副局长李伟卓介绍,目前,南港工业区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南港工业区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4大领域,形成了碳二至碳五、高性能工程树脂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化学品等10个子链,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按照全市“一体两翼、三区联动”的石化产业空间布局,南港工业区与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大港石化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促共进式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泰达南港集团高级专务葛海庆介绍,南港科创中心项目作为园区科技创新重要配套载体,按照“一中心、两个基地”的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科创实验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构建起化工产业从技术创新、概念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周期科研创新体系。项目自建设以来,泰达南港集团积极对接中海油研究院、渤化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天和盛同位素、灯塔涂料、瀛德冷链、朝日焊材等生产企业,对接BV检测、中汽中研等检测验证单位,对接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商业服务单位,积极促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意向出租率达到45%,形成了有生命活力的绿色化工科技创新载体。



制定《方案》支持建设

事实上,为支持南港科创中心建设,滨海新区此前就研究制定了《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基础优势、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建设任务、保障措施五个部分,谋划了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按照2025年、2027年、2035年三个近、中、远期目标分阶段、分梯次推进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科技引领助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培育全球领先的绿色石化企业、建设一流绿色石化成果转化基地、搭建京津冀绿色石化创新共同体、营造创新要素融合发展新生态等五个方面19项具体工作任务。


李伟卓称,下一步,南港工业区将按照《方案》的总体定位,聚焦南港科创中心建设,继续开展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协同创新。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化区域协同开放合作,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加强与天开高教科创园协同联动,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路径,汇集全球“产学研用金服”等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优质创新生态圈,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二是壮大企业主体。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央企、民企、外企科创布局,推进国家级高企及雏鹰、瞪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以高水平创新锻造高质量企业,形成一批拥有原创技术、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三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烯烃深加工、芳烃、先进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功能化学品、氢能、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创新升级的前沿方向,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引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支撑支柱产业做优做强、战新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抢先布局,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图片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