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兴农|陇西黄芪:“千年药乡”孕育道地药材

陇西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药,被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和日常保健。陇西历史上便产出黄芪、党参等中药材。1984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从山西、内蒙古等地引进了黄芪、红芪、桔梗、贝母等16个品种,经培育种植成功,黄芪发展快、收益好,陇西也因此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芪之乡”。

陇西县位于黄土高原,土壤以黄绵土和黑麻垆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孔隙度大、通气性好,有利于根的伸长和加粗。当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低于国家标准,周边空气、水质无污染,特别有利于种植黄芪等深根中药材和发展无公害药材。

陇西黄芪条直、皮黄白、分枝少、味甘、粉性足,药用成分含量高,因此被中药材界誉为“芪中精品”。据检测,陇西黄芪的浸出物平均高达37%,是《中国药典》中标准的2.2倍;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平均0.052%,是《中国药典》中标准的2.6倍;黄芪甲苷含量平均高达0.210%,同样是《中国药典》中标准的2.6倍,是其他产区平均值的1.5倍。这些卓越的品质,使得陇西黄芪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2023年,陇西黄芪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陇西黄芪不仅种植历史悠久,更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药用价值,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据定西日报报道,近年来,陇西县高度重视黄芪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三分田”工程,推动黄芪育苗扩繁标准化、良种化,有力地维护了道地黄芪的绿色品质。“三分田”工程采取“户均育三分苗,来年种两亩药”的模式,在黄芪种植重点优势产区和新增产区,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药材种植户,每户投放提纯选育的优质黄芪种子。通过地膜覆沙穴播育苗技术,提高了黄芪的发芽率和种苗质量。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向五个乡镇的2200户农户投放优质黄芪种子1.7万多斤,形成了多个黄芪良种育苗片带,实现了黄芪良种生产从少到多、从有到优的良性循环。

在种植过程中,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等技术单位还派专人进行田间管理指导,包括病虫害防治、地膜穴播育苗技术的应用等,确保黄芪的健壮生长。同时,通过建设黄芪种质资源库和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资源动态变化,为黄芪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陇西黄芪已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到品牌建设的完整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推动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海报新闻报道,2023年,全县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353.5亿元,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主产区约40%、全县接近三分之一。目前,全县建有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23处,中药材经营企业500多家,其中37家通过GSP认证,32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本地营销人员达3万多人,常驻外地客商3000多人,年交易量近100万吨,交易额近200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党参、黄芪等部分品种占到全国一半以上。(武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