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秘境”看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走进松阳

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当前中国经济承压前行,对优势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和经验进行解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10月10日—12日,“看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主流媒体社长总编松阳采访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行,来自中央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辑和资深记者编辑走进松阳,通过调研和采访,展现“松阳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县域案例。

日夜之间穿越古今

自主转向、变道,遇到车辆加塞自动减速避让……一辆外形时尚的自动驾驶小巴载着采访团,行驶在松阳街头。2023年9月,丽水市首批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在松阳上线,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成了市民游客智慧出行的新选择。与传统公交车不同,自动驾驶公交车只需配备一名安全员,在起始站选择路线和目的地,车辆就能进入自动驾驶模式。

图片

采访团体验自动驾驶公交车

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松阳县,是浙江省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试点县。近年来,松阳县通过打造自动驾驶、数字公路、交旅融合三类智慧交通应用场景,系统谋划以智慧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百亿级产业发展。

2021年9月,松阳县与百度智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百度松阳交通生态办公中心、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公路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等一批产业科创孵化平台和服务机构相继在此落地,初步形成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三年来,由百度、康佳等链主企业带动,新石器无人驾驶商用车整车生产项目、于万智驾无人环卫车、城光联链新基建、荆虹科技智能座舱等一批核心产业链项目,文远知行、大乐致行等一批智慧交通全过程服务生态链企业纷纷落子松阳,近140家综合交通产业相关企业在此集聚发展。

如今在松阳,以科创中心为产业创新孵化器、以智慧交通馆为综合展示平台、以特色产业生态工业园区为支撑平台、以智慧交通产业学院为人才培育平台的“产创研、政校企”六位一体智慧交通产业集聚之势已初步形成。

图片

智慧交通馆

“这趟来到‘最后的江南秘境’,可谓大开眼界,感触良多!”在广州日报社编委冯镜明看来,传统与现代的反差感是松阳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白天采访团还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穿行在松阳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晚上就徜徉在拥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松阳明清老街,仿佛是在一日一夜之间穿越了古今时空”。

老屋焕新承载乡愁

松阳是华东地区古村落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县内现有100多座结构完整、风格各异的传统村落,国家级传统村落78个。

当古香古色的村庄遇到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采访团来到位于松阳大山深处的叶村乡膳垄村。呈阶梯式依山而建的村庄,分布在溪流两侧,多为黑瓦黄墙,古朴厚重。立于竹山之中,宛若游龙的玖层云水美术馆,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

图片

玖层云水美术馆

六年前,松阳启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广发“英雄帖”,挖掘全国各地艺术家人才入驻,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艺术助推传统村落的发展。

玖层云水美术馆的建筑源自村中三座破旧老屋,经改建后焕然一新。行走在美术馆“龙脊”之下,采访团和玖层云水美术馆馆长杨洋交流着对艺术乡建的理解。

随后采访团来到三都乡杨家堂村。村内20多幢古民居沿着山势层层排列,黄墙、檐角错落有致;村内巷道由青石阶和鹅卵石铺就,蜿蜒而下,在阳光中折射出古村的魅力,吸引采访团频频按下快门。

杨家堂村始建于1655年,被誉为“江南的布达拉宫”,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有11栋古民居被认定为历史文化建筑,如宋氏宗祠、五龙社庙等。

图片

杨家堂古民居

虽然村内的古民居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但历经岁月沧桑,大多已破败不堪。每次遇到台风大雨天气,村干部都要上门转移村民到安全地点避几天。无论从文物保护工作角度,还是从居住安全角度,修缮都刻不容缓。

2016年,松阳县被确定为“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整县推进试点县。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项目对原本坍塌破败的老屋进行修缮,不仅有效保护了年代久远的文物建筑,还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依托古村落和老屋的独特资源,凭借“推开窗是山,抬起头观星”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杨家堂村逐渐成为人们乡愁的寄托。

“这次来到松阳,的确不虚此行。让岁月慢一点,让我们生活的节奏闲一点,这是此次来到松阳最大的感受。”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在探访松阳古村落中,深切体验了它的民情、民风、民俗,“我非常想在这里多待两天。在这里把心静下来,把生活沉淀下来”。

古村书写共富故事

在有近600年历史的三都乡松庄村内,横亘在山溪之上的石拱桥,是村子的标志性景观,吸引采访团在桥旁打卡拍照。

图片

松庄村

过去,松庄村空有一座座土房子,配套设施近乎为“零”,原住民纷纷外出打工。近年来,松阳县探索实施“三乡人”共治共富机制,打好党建引领、乡情乡愁、乡村治理、抱团发展等“组合拳”,全面激发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主动性创造性,探索走出了一条山区乡村的共治共富之路,让几乎湮没在岁月中的古村落迎来转机。

“松阳被称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这让我想起了刚刚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两者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北京晚报副总编辑谢星文对松阳的古村落印象深刻,“有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打造的美术馆,还有来自上海的创业者打造的高端民宿。通过艺术赋能,让村落有更多文化的意味,带动了文旅事业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发模式”。

图片

俯瞰松阳传统村落

“松阳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有着‘县域样本’的称号。在长三角地区,安徽有着非常好的自然条件。”安徽日报社编委郑汉江表示,“松阳的很多方面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怎么充分发挥自然禀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坐落于海拔85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因地处山谷,与外界隔绝,村中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云雾缭绕,形成了独特的“崖居”奇观,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

图片

陈家铺村

而在十多年前,陈家铺村因为山高路远,产业发展十分受限。2016年,古村迎来新发展机遇,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的先锋书店签约陈家铺,命名为“陈家铺平民书局”,这也是陈家铺村引进的第一个大项目。书店给陈家铺带来大量“粉丝”,当年国庆假期,游客就超万人。

图片

陈家铺平民书局

投资商也纷至沓来,除了一批高品质民宿先后在此落地外,村里还植入文创基地、乡愁食堂、茶文化空间等多元化乡村业态,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诗画意境,为游客带来消费新体验。

“浙江正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松阳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典型样本。”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杨认为,松阳体现了两种融合,一种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融合,另一种是“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机遇、找得到发展”的路径的融合,“对当下开展新农村建设来说,松阳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启示”。

文物探源延续文脉

自秦汉至唐宋时期,松阳县的文化遗存丰富,各个时期的文物皆有出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形成了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散落在松阳县城周边与各古村落之中。

延庆寺塔,是松阳的标志性建筑物,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江南诸塔中保留最完整的北宋遗物,素有“江南稀宝”和“浙江第一塔”之美誉。延庆寺塔采用楼阁式砖木结构,属于唐风宋塔,经过一千多年风雨洗礼,塔身微微倾斜却屹立不倒,反而增添了另一种魅力,因而得到了亲切的绰号——“东方比萨斜塔”。

图片

延庆寺塔

松阳黄家大院坐落在松阳县城附近的望松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置身于黄家大院内,采访团沉浸式探索浙南民居精湛的木雕艺术。

黄家大院现存三组规模宏大的建筑,历经黄中和祖孙三代六十余年修建而成。同治年间修建的“武技楼”,光绪年间修建的“竹菊轩”和“梅兰轩”,民国十年修建的“集成堂”,坐北朝南呈三列整齐地排列在大院中。黄家大院的各幢建筑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轨迹。规模宏大的建筑布局、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堪称浙南民居的典范。

图片

采访团参观黄家大院

“作为一个浙江人,我感到很自豪。”潮新闻·钱江晚报编委陈欣介绍,像松阳这样的县城,在浙江其实有很多,“但松阳的发展很好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认为松阳是一个非常好的浙江县城发展样本”。

“以前,这片秘境更多的是作为自然秘境存在,今天,这片秘境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典型。”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朱国顺表示,在茶田里、民居中感受到了松阳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还看到了松阳在智慧交通方面的生机勃勃。“我想每一个走进松阳的人,都会深切感受到这片秘境所体现的融合发展之美。欢迎大家来到松阳,感受中国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