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有温度 学生有梦想——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镇宁四小全员素质教育纪实

图片

  走进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化的运动场,校园内设施配套齐全。琅琅的读书声飘扬在教学楼的每一个角落,社团教室内摆放着各具特色的学生作品,绿茵场上,小球员们自由奔跑、拼抢……


  镇宁四小自2019年建校以来,先后荣获贵州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贵州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不久前,学校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当地政府、全校师生和社会家长持续发力结出的硕果。


图片

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


  近年来,镇宁四小紧紧围绕“育人为先,质量为本,生生成才,人人出彩,创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秉持“办有温度的教育,做有尊严的教师,育有梦想的学子”的办学理念,以科研兴校、质量固校、特色亮校,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学校成为当地学生们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田园。



夯实立教之本

激发教学创新活力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前来,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语文课上,学生们正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我说你做”“正话反做”的小游戏。手工课上,学生们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解石头画……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起了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镇宁四小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革备课模式,创新教学模式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图片

剪纸


  时间拨回2019年,彼时镇宁四小初建。该校校长李萍回忆道:“学校初建时,校园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许多家长担心新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差,对学校并不认可,招生困难,很多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


  面对重重困难,如何破局?


  镇宁四小持续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学校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和研修活动,以赛促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他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提升教学水平。”李萍介绍。


  在此基础上,镇宁四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图片

阅读分享


  “我们探索建立了‘三步课堂教学法’,推动‘师生互评,以评促学’,让读、议、展、点、评贯穿课堂始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镇宁四小党支部副书记杨贤介绍。


  此外,结合教学实际,学校建立了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广泛开展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打造高效课堂。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研学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对此,语文教师吴艳芳感受明显:“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研讨,阅读分享,我们的教学水平有明显提升,我们也在想方设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现在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了明显改变。”


  如今,经过几年的努力,镇宁四小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学生数量也从办学初期的596人增加至现在的2506人。



聚焦润心培根

提升立德树人能力


  如果说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的基础架构,那么,文化一定是它的灵魂。


  菁菁校园,浓郁书香。漫步校园,红色文化长廊上记载着的王若飞、陆瑞光等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学生。腾、挪、转、移,手持刀枪的学生们正在地戏老师的指导下舞出各种动作,栩栩如生的剪纸,极具民族韵味的蜡染,展示着非遗文化独特的魅力。在这里,能感受到蓬勃的文化力量。


图片

数学课堂


  作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校园文化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镇宁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成长于这片土地的镇宁四小,自建校伊始,便将传承红色基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精神根植到该校的文脉与基因中,并伴随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凝聚、升华。


  同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办学特点,镇宁四小选择将“石文化”作为学校特色文化融入其中。


  “石头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脚踏实地,我们将‘石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希望这种精神能滋养每一个师生,鼓励大家奋发向上。”李萍说,通过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德育教育切实融入校园的方方面面,切实形成以红色文化为底,民族文化为魂,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图片

蜡染体验教室


  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推动“五色润五心”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将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大力推行班子走班,教师陪课,中午陪休等制度,全天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动向,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爱润泽心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同时健全家长委员会,广泛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对校园环境安全,学生餐饮安全以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等,积极推动家校共育一体化。


  “学校环境很不错,食堂饭菜我也去看了。老师有责任心,经常与家长沟通。教学方面很好,我去听过课,很不错。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有了明显改变。”四年级学生家长曾海春夸赞道。



构建特色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周二,镇宁四小创客教室内,六年级学生王景瑜正在熟练地操作电脑进行编程,没一会,摆放在另一边的机器人便开始按照规划路线运动。


  王景瑜是学校创客社的一员,自三年级开始就在教师马超的带领下学习编程、3D打印人工智能等课程。“我很喜欢这个社团,老师讲的很有意思,带我们参加过很多比赛,刚刚演示的是数字丝路挑战赛的一个项目,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参加。”


图片

足球课


  不止是创客社,每到社团活动时间,校园的操场上呐喊声、掌声、加油声便此起彼伏,跳绳、足球、轮滑、乒乓球、篮球等各项文体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我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之前报了篮球社,现在在音乐社,刚刚学吹小号,很有意思。”四年级学生梁永康说。


  为了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要求,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镇宁四小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丰富活动课程,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一方面,学校着力构建非遗校本活动课程。通过开设蜡染、刺绣、地戏、勒尤、书法等70余门校本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铸牢学生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加强智慧化课程建设。通过创客科技教育活动,智能机器人,3D打印,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图片

老师指导学生编程


  “学校对社团课程的开设、评价均建设有完整的体系,确保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目前我校共有社团80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按照‘1+N’模式开展。”社团负责人黄正宗介绍。


  “创客社团很受学生青睐,现在社团大概有40人。很多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接触到编程、3D设计、人工智能等,可以提升科学素养。平时我也经常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丰富学生的见识。现在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想象力有明显提高。”信息科技教师马超说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镇宁四小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科研兴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让红石文化深入校园。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育创新,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黎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