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漂洋过海播撒希望

图片
2019年6月29日,长沙,非洲记者拍摄杂交水稻。当日,参加“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非洲媒体团大型采访活动”的记者走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实地了解中国杂交水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马达加斯加将加速杂交水稻本地化,未来,我们要打造名副其实的‘非洲粮仓’。”上月,对华访问期间,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如是说。截至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种植面积已达7.5万公顷,平均产量每公顷7.5吨,该国已成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非洲国家。中国杂交水稻的图案更是被印制在了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币上。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2年,处于危机以上级别的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口达到了2.58亿人。而作为中国首创的农业高科技育种技术,杂交水稻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起,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为了造福世界,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正漂洋过海,播撒在各国希望的田野上。
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
马达加斯加与杂交水稻结缘可以追溯到大约20年前,当时这个印度洋上的热带东非岛国还无法实现粮食自给,该国政府有意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该国推广杂交水稻。据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方志辉在纪念袁隆平院士专刊中的记述,从2003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先后派出20多名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到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在援马期间,专家组通过长时间的试验,筛选出比当地对照品种明显增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并且援建了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也是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推动多国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中国农业科学院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1000多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5.7万公顷,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20%以上。
地处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比绍长期受到低产导致的粮食缺口大的困扰。当地农民用传统方法种植水稻,每亩收成不足150公斤,单凭粮食收入难以支撑家庭开销。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该国稻田的亩产量达到550公斤,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非洲中东部的布隆迪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但因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长期被联合国列入重度粮食危机国家名单。自2009年8月起,中国实施援助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农业专家组足迹遍布该国14个省,通过对不同区域水稻栽培调研和试验,为稻农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解决了当地山区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难题,帮助布隆迪农民大幅提高水稻产量,示范村的水稻产量从每公顷约3吨提升至9到10吨。该国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也从2017年的260万人,减少到2022年的140万人。
让好种子走出国门改变世界
菲律宾全民吃稻米。上世纪90年代,菲律宾希望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据方志辉记述,1998年,袁隆平委派中国农业专家赴菲推广杂交水稻,经过17年努力,开发出适合菲律宾气候环境的西岭8号、9号种苗,被袁隆平称为“热带杂交水稻的先锋组合”。
巴基斯坦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稻米是仅次于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2000年以来,杂交水稻在巴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巴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至50%。2017年,巴基斯坦跃升为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杂交水稻在巴每公顷产量超过10吨,农民收入也翻番,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让好种子走出国门改变世界!实际上,早在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农业科技专利就已经转让给了美国。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哥伦比亚等国也都已经进行了大面积的杂交水稻商业化种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龚斌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标志性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其普及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里程碑。
“首先,杂交水稻的普及极大程度满足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国家的国内口粮需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降低了对国外口粮的潜在需求,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其次,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杂交水稻技术跨国普及,在各国形成了显著的增产效益,为各国保障本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再次,杂交水稻技术的普及不仅更好地满足农业转型和工业化发展的直接用粮需求,还为小麦、大豆等其他粮食作物的生产腾出宝贵空间。”龚斌磊说。
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粮稳天下安!龚斌磊分析说,杂交水稻技术的普及“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为各国国内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提供保障,间接降低因国际形势动荡发生粮食危机的风险,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
  作者:顾文俊
文:顾文俊图:视觉中国编辑:刘畅责任编辑:靳伟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