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馆藏背后的故事|一台缝纫机,两代长征人

90年前,8.6万余中央主力红军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星夜渡河长征。长征,在中华大地勾画出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记者日前走进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看到展厅里有一台特殊的手摇缝纫机。缝纫机机身漆黑,印着金色花纹。这是开国大校、老红军葛接调的儿子葛江洋捐赠给纪念馆的。葛江洋说:“当年父亲挑着缝纫机走完了长征路,它伴随着父亲与战友们共同度过了那段峥嵘岁月,走过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其所承载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砥砺前行。”


图片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收藏的手摇缝纫机,是开国大校、老红军葛接调的儿子葛江洋捐赠的。


1913年6月,葛接调出生在于都县葛坳乡牛颈村。少年时,葛接调便在城里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勤奋好学、善于动脑的葛接调学艺出师不久,在当地就小有名气了。


1928年秋,葛接调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地组织的抗捐抗税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他动员村里的1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赤卫队,自任队长,专门抗捐抗税,与地主恶霸作斗争。


1929年,葛接调带着赤卫队参加了红军。这时,他已经先后5次负伤,并还有弹片在身体里。


到了红军主力部队,由于早年当过裁缝,他被分配到中央纵队缝纫班工作。到缝纫班后,领导交给他一台德国“飞人牌”手摇缝纫机。


图片
▲近日,赣州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拍摄手摇缝纫机 。


1934年10月,葛接调跟随红军主力部队开始了战略转移,从此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中央红军出发时是8.6万余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不到7000人,葛接调则是其中幸存的一位。


葛接调曾说,他想到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就心痛万分,也为自己能活下来而特别知足。正因为这样,他早就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新中国成立后,葛接调很少回老家,有个重要原因是当年跟随他参加红军长征的同乡弟兄有63人,当时只有3人能联系上。葛接调说:“这么多战友牺牲了,我无法面对乡亲……”


葛江洋曾经问过父亲:“长征时,您是怎么带着缝纫机走的?”葛接调说:“平常是挑着走,一头是这台四五十斤重的缝纫机,一头是一些碎布头和干粮。”葛江洋又问:“那您还要带线吗?”葛接调说:“当然了,不光要带线,还要带缝纫机油呢。”“长征途中那么艰苦,那您想过扔下它吗?”葛接调说:“没有想过,因为这台缝纫机就是我的武器,是我的命根子。过雪山时不能挑担子了,我就抱着它走。当时,大多数红军战士坚守一个信念——‘跟着走!’”


过湘江时,曾经有人劝葛接调说:“中革军委印刷厂的机器设备都扔了,你还要这台缝纫机干什么?”葛接调没有回答,他心里想的是,这台缝纫机曾经给那么多红军战士缝制军装,八角帽上的红五星也都是用它缝上去的,怎能说扔就扔呢!它早已是葛接调无声的“战友”了。


过湘江不久,部队走下一座山的陡坡,这时葛接调发现担子里的油壶不见了。别人劝他说算了别找了,可他还是冒着危险原路返回,终于在草丛里找到了那个油壶。他把油壶重新固定好,挑上缝纫机继续赶路。左肩累了换右肩,双肩被压得又红又肿。就这样,他把缝纫机从江西、湖南一路挑进了贵州。部队暂时休整时,葛接调的缝纫机又飞快地转动起来,为红军战士缝补军装。


半年后,红军来到川西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因为高山缺氧,再加上负重前行,红军举步维艰,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可是葛接调硬是坚持了下来。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那是一望无际的松潘沼泽。红军行军只能从这个土墩跳到另一个土墩,小心翼翼地前行;而挑着担子的葛接调只能在沼泽中蹚着水前行,很难找到一个地方休息。


进草地的第四天,他终于发现一个比较大的土墩,于是把担子放在上面,自己则坐在另一个土墩上休息。当时,他又累又饿又困,为了使自己打起精神来,便抹了一下脸上的泥浆,又往嘴里填了一把青稞,然后站起身挑起担子继续前行。三天后,他终于挑着缝纫机走出了草地。1935年10月,葛接调挑着缝纫机到达陕北吴起镇。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已是10月份,天气变凉,可毛泽东还穿着单衣。葛接调回忆说,他接到上级指示去为毛泽东做棉衣。他到了中央机关所在地,毛泽东等领导人正在开会,后来才知道那是在召开部署直罗镇战役的会议。会议休息间隙,葛接调进去为毛泽东量尺寸。看到墙上挂着地图,桌子上也铺着地图,还有许多烟灰,战前气氛让他有点紧张。


毛泽东看着他的样子,微笑着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江西于都人。毛泽东说:“你是老表啊,那是我们红军的老家呀!你是跟着我们从头走过来的。”然后又告诉葛接调:“你莫慌,这一仗我们打得赢!”葛接调说:“我相信,我们打得赢!”然后葛接调又问毛泽东:“首长对布料有什么要求?”毛泽东说:“有么子布做么子布,不要特殊。”


几天之后,战斗结束了,葛接调把做好的棉衣给毛泽东送去试穿。毛泽东穿上后,连连夸赞说:“蛮好蛮好,不愧是裁缝之乡的人呀!”


后来,由于葛接调工作变动,这台缝纫机一下子找不到了。


葛江洋认为这台缝纫机反映了父亲真实、淳朴的一生,更反映了红军战士的忠诚和执着。2019年,他向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捐献了一台新的缝纫机。葛江洋说:“父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他忠义、善良、正直、自律、坚强、执着,这些优秀的品质,深深镌刻在他的血脉中。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财富。”


葛江洋也曾是一名军人。2003年,他晋升为大校军衔。那是他参军的第27个年头。


“1928年,我父亲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中间也是27年。他经历的是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年代。”葛江洋说,“我走过的都是和平之路,我肩章上那两杠四星无法和父辈们相比。”


2006年,葛江洋转业,成了一名研究、宣讲长征文化、长征精神的学者。


图片
▲葛江洋为基层干部和学生宣讲长征文化、长征精神。


“那时候,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对父亲的了解太少,没有读懂父亲,更不了解父辈的长征。”葛江洋坦言,自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我用这样一种方式去感受父辈的伟大和艰辛,用不一样的方式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让长征精神激励更多的人。”


“父亲有个心愿,他晚年常和家人提起,真想回老家开裁缝铺去,经常问老乡们现在穿得是否还暖和。”葛江洋说,让老乡吃饱穿暖,也是葛接调当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初心。


其实,老人惦念的事,一代又一代的“于都裁缝”正接力干。近年来,于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将纺织服装作为首位产业来打造,实现了从“三锤三匠”老手艺到“品牌服装”新产业的华丽蝶变。这片红色土地,如今又被誉为“时尚之都”。2023年,于都纺织服装产业链产值达850亿元。眼下,于都纺织服装产业正朝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冲刺。


图片

▲10月14日,航拍于都FDC时尚产业综合体外景。这里有国际标准化秀场、面料图书馆、数字订单中心、直播电商中心,时尚潮牌随处可见。


“父亲看到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这么好,应该感到很欣慰。”葛江洋说,现在正在于都县葛坳乡牛颈村选址,打算开个红军裁缝铺,圆了老父亲的梦。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