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想要一颗原子弹!| 地球知识局

图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韩国搞核弹

作者:无梦

校稿:辜汉膺 / 编辑:蛾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图片

▲图注:六十年前的10月16日

放眼世界,全球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个国家合法持有核武器。但有许多国家并不甘心,很想获得属于自己的核武器。

我们隔壁的韩国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世界上唯二处于战争状态的发达国家之一,韩国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无论是自行研发,还是直接从美国手中获取。

图片

▲图注:板门店朝韩非军事区,韩国一侧

(图:shutterstock)

靠日积月累,亦后来居上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研发出的爆炸威力最强、威慑力度最大的战争工具,以原子弹和氢弹为代表的核武器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大杀器

图片

▲图注:这是最恐怖、最具毁灭性的力量之一

横屏,图:atomicarchive.com)

没有它的国家会在国际局势紧张时提心吊胆,生怕自己遭到它的攻击;而那些已经拥有了它的国家则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将发射台上的它投向敌国的土地,拼一个互相毁灭的最终结局。

图片

▲图注:核武器的威力,七十多年前已被验证过了

也正因为核武器如此令人畏惧,因此世界上很多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者曾经试图研发核武器

以二战时期为例,除了真正研发出原子弹的美国外,英国曾经搞过管合金计划,纳粹德国搞过铀工程,而日本也以本国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为核心,建立过一个代号仁方案”的核武器研究计划

图片

▲图注:结果是美国先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

值得庆幸的是,德日两大轴心国的核武器计划最终都因各种原因宣告破产,而日本当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方面精炼铀非常耗电,据1943年日本海军的估计,要精炼出一颗原子弹使用的铀,需要花费日本全年发电量的10%;另一方面,日本缺乏优质的铀矿石,为此日军高层派出的勘察队费尽了心思,跑遍了整个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和缅甸的日占区,却最终也没能找到高品位的铀矿。

图片

▲图注:旧日本军部组织的铀矿开采队

从二战时期日本法西斯试图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得出来,尽管目前日本和韩国都算得上核电大国,但其实两国都缺乏研制核武器的最基本原料——品质足够优秀的铀矿石,自然也无法直接从国内提取出制造核武器的核心原料铀-233、铀-235和钚-239(钚在天然环境中基本不存在,需要人工制取)。

图片

▲图注:一块铀矿石,乍一看很像原味吮指鸡

(图:shutterstock)

为了维持本国的核电站运转,韩国每年都需要进口4000多吨铀精矿,并交给其他国家进行铀浓缩,方能得到成品核燃料

图片

▲图注:照这么看,对核燃料的需求量不小

不过,本国没有高品质铀矿,并不意味着韩国完全没有生产核武器的原材料。事实上,韩国核电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便已经早早起步,而这也意味着在经年累月之下,韩国已经囤积了大量乏燃料(可以简单理解为用过的核燃料)。

据统计,目前韩国核电站每年会产生约700吨的核燃料,其境内存放保管的乏燃料更是已经超过了1万吨

图片

▲图注:韩国月城核电站(图:壹图网)

在这些乏燃料中,不仅存在着一部分未完全燃烧的铀-233和铀-235可供提取回收,另一种同位素铀-238更是可以用于制取-239

如果将这些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同位素完全提取出来,那么韩国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100吨钚,这些材料足够他们制造1万多枚钚弹。因此,单从原料这方面来说,韩国人声称自己能“很快拥有核武器”,其实并没有吹牛。

图片

▲图注:乏燃料≠核废料,其中含有许多有用的物质

(乏燃料池,图:Flickr)

凭一己之力,恐独木难支

虽然靠着“蚂蚁搬家”式的积攒,韩国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量潜在的核武器原材料,但从上面的结论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韩国目前仍然受制于本国的资源贫乏,铀矿石对外依存度极高,而这就让韩国的七寸被自己的美国“盟友”狠狠地拿捏住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大量撤出,不过美国人为了保证韩国这个东北亚的桥头堡不在自己那个虎视眈眈的北方邻居冲击下迅速垮台,签署了一份《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在韩国留下了大量驻军并部署了上百枚战术核武器,算是暂时安抚住了这个盟友。

图片

▲图注:条约签订现场(图:kdva.vet)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美军陷入越战泥潭,冷战的天平逐渐倾向于苏联,美国不得不在全球各地收缩力量,尼克松政府甚至主动提出自己的亚洲盟国们应当自己保护自己,尽可能地承担起国防任务,这就极大地动摇了韩国人内心的安全感

图片

▲图注:朴正熙与尼克松,据说两人不怎么聊得来

想到大哥不罩自己了,韩国人心里很慌

(图:Nixon Foundation)

纵使美国在60年代末,将部署在韩国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大幅度提升到了950枚,以朴正熙为首的韩国高层仍然感到恐惧,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时期的朝韩关系可谓极度紧张

期间甚至发生过朝鲜派出31人敢死队,在穿过军事分界线后冲击韩国总统府青瓦台,试图直接斩首朴正熙的事件。

图片

▲图注:当时,韩国纸媒对“青瓦台事件”的相关报道

这次事件后不久,朴正熙就下了“一定要研制出核武器”的决心。为此,韩国代表团四处出访,先是从英法这两个合法拥核的五常国家买来了处理设备,又从加拿大买来了进口反应堆,还用高薪吸引了大批外国专家赴韩工作。

就这样,韩国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核武器的研发工作,代号890项目

图片

▲图注:1968年,朴正熙考察韩国原子能研究院

(图:archives.go.kr)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1974年5月,印度首先进行了代号为“微笑佛陀”的核武器试爆,用的钚正是从加拿大购买的核反应堆中,通过提取乏燃料中的-238得到的(尽管美国在提供重水时曾明确规定,该反应堆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图片

▲图注: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左一)考察试爆地点

(图:timesnownews.com)

这一下就惊醒了美国人——亚洲国家,加拿大反应堆,乏燃料,这剧本怎么看都感觉非常熟悉……

于是,察觉到哪里不妥的美国人立马就加大了对韩国的渗透力度。1975年3月,美国政府得到了确切情报:韩国人正在研发核武器,且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取得成果

图片

▲图注:1975年,美国驻韩大使馆的一封机密电报

(图:nsarchive.gwu.edu)

自然,这种极有可能打破东北亚战略平衡的行为,在美国高层,特别是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眼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滴水难穿石,终究不由人

同年4月,美国驻韩国大使理查德·施耐德在青瓦台与朴正熙展开了会谈,要求后者立刻放弃核武器计划,但遭到了朴正熙的严词拒绝

图片

▲图注:明面上笑脸相迎,背地里暗流涌动

(图:nsarchive.gwu.edu)

尽管在4月23日,韩国政府批准了《核不扩散条约》,但朴正熙还是在6月12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公开表达了直接拥核的意愿

图片

▲图注:韩国身处“东亚怪物房”之内

手里没有大杀器,睡觉都不踏实

眼见自己的盟友不肯服软,美国开始在多方面施压,包括暂停对韩的军事援助、不给向韩国提供购买反应堆所需的贷款、要求法国等国家停止向韩国转移任何核设备和核技术,等等,还直言韩国如果一意孤行,那么韩美关系必然遭到重挫

图片

▲图注:期间,美国福特政府密切关注韩国核武计划

(图:nsarchive.gwu.edu)

眼看着美方的极限施压手段一项又一项,朴正熙只得假意低头停止了与法国之间的相关合同,但国内相关的研制工作仍然在进行,如成立于1976年的韩国核燃料开发所,便是韩国人准备给自己制造钚弹原料的机构。

两年后,美国威胁要从韩国全面撤军,韩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难得地停了一小段时间等到1978年吉米·卡特承诺不会撤军后,研制工作又开始了。可以说,自1975年韩国核武器研发工作公开后,美韩两国就一直在这方面打着“游击战”。

图片

▲图注:朴正熙吃准了卡特的脾气,玩起捉迷藏

(图:nsarchive.gwu.edu)

显得颇为黑色幽默的是,标志着韩国完全放弃核武器开发的事件,竟然是态度最强硬的朴正熙本人于1979年10月遇刺

图片

▲图注:失去了推动韩国核武研发的朴正熙

韩国在这个领域开始陷入停滞状态

此后,韩国虽然仍然在研发核武器的灰色地带暧昧不清,如在1982年提取了几毫克的钚、在2000年将200毫克的铀浓缩至接近武器级的77%,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在研发核武器方面更进一步

老布什总统于1991年宣布从韩国撤出所有核武器韩国自此进入了无核化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朝韩两国的真正和解。

近些年来,朝韩两国冲突不断,越来越多的普通韩国人渴望核力量保护自己

图片

▲图注:几十年来,半岛南北之间的心结始终难解

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交织纠缠,隔阂很深

(韩军表演,图:壹图网)

今年10月1日,韩国最新研制的玄武5型导弹在韩国建军76周年纪念活动中首次亮相。它的弹头重达8-9吨,起飞重量36吨,射程可达600-5500公里,能穿透并摧毁地下数百米的设施。

并且,一旦韩国拥有核武器,其投送能力也会得到保障。

图片

▲图注:韩媒称“玄武5型”将是韩军新一代导弹的代表

(图:hani.co.kr)

在这之前,新官上任的韩国国防部长金龙显也曾表示,随着半岛局势的升温,美国为韩国提供的“核保护伞”无法应对朝鲜的核威胁,所以韩国军方正在考虑“建设自己的核武库”。

如此看来,倘若美国人允许,韩国距离自己曾经的拥核梦,确实并不遥远。

参考资料:

1.《核击日本》,【美】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著,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

2. https://www.hani.co.kr/arti/politics/defense/1160549.html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