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专家:准确区分“强迫现象”与“强迫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会让大家联想到强迫症,比如出门总要三番五次确认自己是不是锁了门、桌面物品甚至家具都要摆放在固定位置等等。那么,这种情况与医学上定义的强迫症是一回事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迫症?近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围绕相关话题进行科普分享。
“强迫现象与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区别。”王振介绍说,强迫现象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普遍存在,可以视为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例如,有学生在考试前可能会多次检查考试用品,有人反复确认是否锁门,有人对于一些物品摆放细节有“严格要求”等。这些行为并没有对个体的功能造成影响。而真正的强迫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表现与日常的强迫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包括耗时性、给患者或他人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个体每天在强迫症状上花费的总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且这些症状给他本人或他人带来了显著的痛苦和麻烦,或者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强迫症。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干预和指导。
“强迫症的成因不仅涉及遗传背景,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遗传易感性是强迫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易感性的遗传基因影响下,当人生中某个时刻遭受了很大的压力,也就是心理应激事件等,就可能导致强迫症的发生。”王振举例说,比如,近年来临床发现,青少年在初三和高三阶段初次就诊的比例很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阶段学业压力较大,成为强迫症发病的高危时期。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强迫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表现与应对,王振给出了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可能患有强迫症时,如孩子反复洗手等行为,应避免直接批评或纠正,而应尝试理解孩子的行为发生的原因,并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询问孩子是否遇到困难,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家长在面对孩子患有强迫症的情况时,应避免自身过度焦虑,以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或负罪感。家长要传达积极的信息――强迫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将和孩子一起面对并处理。这样的态度有助于孩子吐露内心想法,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王振说。
关于强迫症的共病问题,王振介绍说,强迫症与抑郁症也存在共病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同时被诊断为强迫症和抑郁症,但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所出现的抑郁情绪是继发症状,并非真正的抑郁症。这些抑郁情绪会随着强迫症的好转而消失。在临床上,有时会出现误诊情况,将强迫症患者的继发抑郁症状误诊为抑郁症。但实际上,继发抑郁的患者只要强迫症得到正确的治疗干预,患者的抑郁情绪大概率也会得到缓解。
在王振看来,对于轻症的强迫症患者,或者那些尚未达到强迫症诊断标准但症状较明显的个体,可以尝试使用简单的暴露疗法进行调整。这种疗法并不复杂,其关键在于直面与强迫症状相关的不舒适情境。例如,如果患者害怕脏污,不愿从垃圾桶旁走过,那么可以鼓励自己坚持正常走过,通过反复实践来减少恐惧和焦虑。王振强调,强迫症患者长期遭受心理的痛苦,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它并不可怕。通过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包括家人的理解、朋友的陪伴以及专业的医疗帮助,强迫症患者能够在更加积极、健康的环境中逐步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乐趣和自信。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