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亩地怎么种?睢宁老郭有一套…

图片

图片




新中国的成立,

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及其家庭的命运。

在睢宁,

有一群老人对这些改变感触尤深,

他们在不同行业,

从事着不同工作,

却共同见证了时代发展。


 睢宁融媒推出 

 《我与新中国共成长》专栏,


图片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

李集镇种植大户郭佃民的故事。



金秋好丰收,

睢宁县李集镇种植大户郭佃民的

900多亩水稻等着收割,

他每天开着车忙里忙外。

图片




郭佃民,1963年出生,

睢宁县李集镇一里王村村民。

现在,郭佃民成立了

睢宁县化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

拥有各种农用机械30多台(套),

新建6个钢板仓,

可以储存2000多吨粮食。

农场从育秧到销售全程机械化,

满满的“科技范”。



全程机械化 让种田更轻松


“现在种田轻松,机械化种田,省力又高效。”郭佃民说,小时候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种植两三亩地,每天都要在地里面,顶着烈日劳作,满脸黝黑,有做不完的事情。就这样粮食亩产只有300多斤。“后来可以用化肥了,粮食亩产提高到600多斤。不过当时化肥稀缺,一亩地只能用上不到十斤。”郭佃民说。

图片


“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干了几年,后来出去打工。1984年在青岛,看见他们用机械种田非常轻松,心里羡慕。那时候他们每亩小麦产量可以达到1000斤,我们这边只有不到700斤,差距很大。”那时候,机械种田就在郭佃民心里埋下了种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出现“撂荒”,李集镇也不例外。不过,那时候郭佃民却开始想着回乡发展。

图片


“1996年回家后,发现家乡有一些土地‘撂荒’,我看着非常心疼。”因为心疼,郭佃民决定留在家乡种地。1999年,郭佃民从李集镇花厅村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后来又在一里王村承包200多亩地。这次承包种地,他开始利用机械种田。

图片


“我买的第一台机器是约翰迪尔拖拉机,用拖拉机耙地,二百亩地一天就完成了。比以前种一亩地还轻松。”郭佃民说那台拖拉机是在县农机局购买的,那时睢宁县只有一家农机公司。当时买机械有补贴,补贴后只需八万多元,如果没有补贴则需要十几万元。

图片


“我还花了14万买了两台插秧机。插秧机一天能栽60亩,如果是人工栽种需要60人。那时候,我的插秧机下地插秧,好些人围着去看。”郭佃民自豪地说。


“之前,打药全部用人工打,用的是电动喷雾器,也很好。可是顶着高温,劳力一天下来也受不了。2016年植保无人机出来了,我跑到无锡花7万元买了一台,是真好用,现在连撒化肥都是用植保无人机。”郭佃民说。

图片



好政策+好服务 让种田有保障


郭佃民表示,现在种地,国家给的政策是真好。李集镇农业农村办每年会定时督促并协助他做好机械维修工作,会与县农机管理部门入户帮助他做好农机年审工作;如果农忙时农机不够用,镇农业农村办还会对接跨区机械帮助做好耕种;每年政府都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种田大户外出学习,今年郭佃民先后赴南京、扬州、徐州等地的农业大学学习先进农业种植技术。

图片


“对于想承包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的农户,我的建议就是选好种、选好肥料,不能光图便宜。要是想到我这边考察学习,我也欢迎。”郭佃民说,现在周边好多种田大户都在他这里“取过经”。如今,郭佃民的农场也以“保姆式”全托管或“菜单式”半托管为周边小户服务。

图片



“如今,我与一些大公司合作种植‘订单粮食’,粮食回收按最低市场价多加2毛钱收购,种植期间他们也提供技术支持,种地更有保障。”郭佃民说。

图片








图片

记者 | 冯威 朱申

编辑 | 葡萄

一审 | 李璇

二审丨丁科

三审丨仝勋

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

图片


扩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