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竹艺的N种新玩法,“玩竹博物馆”亮相百丈溪口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初亮 王燕维 杨希林 制图 汤佳昀

图片

竹,究竟能玩出多少花样?这个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材料,在当下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形态?这个答案或许能在“玩竹”艺术家郭航主理的博物馆找到一些答案。10月15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竹博物馆,终于在“竹意小镇”余杭百丈溪口村亮相了。

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的森林覆盖率达86.7%,其中竹林面积达到5.5万亩,是全省竹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竹林是当地最重要的生态资源,而传统的拉丝、凉席产业也为百丈留下了不少手艺人。2017年,郭航寻竹而来,最后因为百丈充足的竹资源和丰富的产业链留了下来。

扎根百丈“玩竹”7年多,郭航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竹艺、认识百丈。这些年来,郭航团队用现代设计思路和传统材料的碰撞火花,让百丈的竹制品产生了很多的新创意。这个被他命名为“玩竹博物馆”的乡村博物馆里,就展陈了不少创意作品。

玩竹博物馆目前分四个区块,一眼吸睛的就是“微缩装置区”,那里展陈了部分郭航团队与深圳、杭州、湖州等地合作的带有地标性的竹编艺术装置“微缩版”:竹编榴莲,这是给嘉兴文化艺术中心的一家创意餐厅设计量身定制的;曾经在“全家”便利店的童话竹林里“嬉耍”过的竹编折纸熊猫成了展厅的显眼包;C位是与古老戏台完全融合的竹编装置,它的“原版”就在杭州湘湖。

“原版的艺术装置体量太大了,无法集中展陈,所以我们想到了做一批‘微缩版’放到这里。”郭航说。

图片

玩竹博物馆内“微缩版”的竹编榴莲

面向学生人群的研学区块,一面独特的“动物墙”会让来这的大朋友、小朋友都忍不住发出“哇”地惊叹。郭航介绍,里面所有的画作都是他们手绘,主题就是“寻竹”,通过蚂蚁的视角,探索“竹的一生”。

小鸟、企鹅、老鼠、河豚……这里展示的,是约60只形态各异的用竹子“编”出来的小动物。经过反复的思考、钻研,郭航从儿童的折纸游戏中找到灵感,设计出了将折纸和竹编工艺相结合的当代竹编——bamzoo竹编动物系列作品。这一系列最好玩的地方,是由于竹篾独特的弹性特征,每个人做出来的动物形态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有兴趣,也可以亲手尝试。郭航说,这个博物馆以后也会成为宠物友好博物馆。

图片

玩竹博物馆内的bamzoo竹编动物系列

在玩竹博物馆,有一个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撞。一边是这些年,郭航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各种传统竹制品。“因为年代久远,我们还特别放置了一个望远镜,希望参观者能通过这些老物件,了解竹和我们生活的密不可分。”而在另一边,则是郭航团队设计的各种“奇怪”的竹制品:竹衣服、竹制手冲咖啡滤网、竹编太湖石……“我们希望这里不但能体现百丈的在地竹文化,更能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梳理,进行年轻化和现代化的输出,使竹这个传统材料更融入现代生活。”

此外,在玩竹博物馆中,还对百丈的竹文化、竹产业、竹工艺进行了系统梳理、集中展示。“这个乡村博物馆的展陈还是初步的1.0版本。正式开馆后,我们还会不断调整更新。”

图片

玩竹博物馆内展示了不少传统竹制品

百丈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有好竹意”中华设计奖也即将进入评审阶段,他们将通过评审征集一批可以落地的乡村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出更多有乡村特色的文创产品。随着玩竹博物馆的全新亮相,百丈溪口村正式形成了一村八馆的文博集群,接下去将推进让馆与馆之间抱团发展,创造出更潮的村博新玩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