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大风预警齐发!支原体肺炎、流感流行,如何防护?

全文1874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北京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达10℃以上,阵风可达8级。

02呼吸道疾病传染源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其中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会引起流感,肺炎支原体则引起支原体肺炎。

03流感与支原体肺炎症状不同,流感主要表现为高热、嗓子疼、干咳,而支原体肺炎症状相对较轻,有发热、干咳情况。

04为防治流感、支原体肺炎,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接种流感疫苗、遵守呼吸道礼仪、注意手卫生等。

05同时,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等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避免寒潮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寒潮

大风

冷~

冷~

冷~



当前,北京寒潮蓝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生效中。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8日至20日北京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将达10℃以上,19日和20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3℃左右;18日下午至夜间有3、4级偏北风,阵风6、7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8级,请注意防范。


什么是寒潮?寒潮天气来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健康风险?要做好哪些防护要点?跟随小编一起来看↓↓↓

图片
图片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伴有雨、雪、雨凇和霜冻。据国家标准规定,气温24小时内下降达8℃,或48小时内下降达10°C,抑或72小时内下降达12℃,并且日最低气温在4℃以下,才可称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寒潮一般发生在秋末到来年初春,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结束于次年5月,以每年的3月和10月、11月活动最为频繁。

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源到底有哪些?



随着寒潮的到来,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患者和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图片


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有肺炎链球菌以及引发百日咳的鲍特菌,还有引发猩红热的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膜炎奈瑟菌等,还有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


引起不同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不同,潜伏期也不同,也就是接触病原到发病的时间间隔也不同,比如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1到4天,通常是2天;百日咳是7到10天,公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具体病原的潜伏期如果想了解的话也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并非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都会发病,这取决于感染病原的种类、传染力的大小以及个人的免疫状态、健康状态,以及暴露程度和防护程度等。

流感和支原体肺炎如何区分?



冬天来临,流感增加,同时呼吸道疾病也是整体在增加,比方说肺炎还有一些慢性疾病也会复发。


从病原和症状上来讲,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是不同的,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部分会加重导致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主要是高热常见,同时比如说嗓子疼、干咳多见,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到了肺炎以后也会有痰,这是流感的表现。有时候大家可能有体会,得个流感一发烧浑身酸疼、浑身不舒服。那么哪些人容易得呢?谁都可以得,青壮年也好、老年人也好、体弱的也好,所以叫人群普遍易感,和年龄没有明显关系,这是流感的情况。它的治疗需要服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目前也有一些比较有效的药物。


图片


支原体肺炎一般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成人和儿童都会得病,但是儿童会多见一些。支原体肺炎往往症状会表现得相对轻一些,也会有发热、干咳的情况,有的甚至没有明显加重的时候,症状还不明显,所以它和流感在症状这块儿是不一样。从临床上来看,儿童的发病相对成人会多见,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往往是要用抗生素,也就是抗细菌的药物,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常见细菌的一种病原体,我们把它叫非典型病原体,在临床上的治疗和流感不一样。

如何防治流感、支原体肺炎?



流感来讲,预防最重要,流感疫苗是非常成熟的,所以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如果符合适应症的人群,应该及时去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几类重点人群,如果说还没有能够接种疫苗,而且又和疑似的流感病人密切接触,建议大家在48小时以内一个是口服抗流感的药物,第二个是打流感疫苗,这是对这类人群的建议。


支原体肺炎近几年也被大家所熟悉,它往往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有。近几年的发病率也是在升高,它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干咳,发烧、乏力、胸疼这些临床表现,这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是要注意的。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比方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免疫功能低下、心功能衰竭、慢阻肺等等,更是应该及早去就医。目前还没有针对支原体的疫苗,所以大家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呼吸道礼仪,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同时保持居室通风和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如何应对寒潮天气,做好防护?



1.注意防寒保暖


北方地区居民虽有供暖设施,但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时也应进一步加强保暖防护。大家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购置防寒衣物和保暖用品,外出时切记添衣保暖。相关机构也应加强科普宣教,指导公众获得科学正确的健康防护知识。


图片


2.注意交通出行安全


寒潮天气多伴有明显大风和强降雨雪,外出时需注意交通出行安全。雨雪大风天气应远离搭建物、广告牌等,避免杂物掉落造成危险;驾车时,保持精神集中,增强预见性,避免夜间和清晨出行。


3.特殊人群要做好防护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患有心脑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属于脆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寒潮期间的户外活动,减少反复冷热环境的刺激,密切关注血压波动。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尽量不要到室外晨练,以室内运动替代,避免过度运动。应加强针对脆弱人群寒潮风险的科普宣传,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如学会关注天气预警信息、加强室内和自身保暖等。

来源丨健康中国、健康北京
责编丨徐靖程        
复审丨唐莉莉        终审丨李培 

图片


鼓励一下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