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黄磊,嘲笑黄磊,羡慕黄磊,成为黄磊

黄磊莫名其妙地又上了热搜,这次不是因为作品,而是演艺圈来了一位做菜的后起之秀——贾冰。紧接着,人们就从各种综艺里开始考古,研究黄磊是真的会做饭还是假的会做饭。

黄磊会不会做饭并不要紧,让人们相信他会做饭,才是这些综艺节目的目标。就像林肯说的,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

黄磊到底会不会做饭,已经不是关键了。关键是,娱乐圈的造神和毁神,都是粉丝、路人和资本的狂欢。

图片

-----

两年前,《张卫国的夏天》在芒果TV开播。黄磊又一次演了一个小动作不断、浑身油腻,挤眉弄眼的人物。

已经数不清这是黄磊第几次在银幕上如此人戏不分、靠一系列一成不变的小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所有情感了。

也数不清这是第几次,黄磊把《向往的生活》中的自己,投射进另一部文艺作品。他从一个灶台走向另一个灶台;于是,荒诞变成了荒唐,喜剧变成了闹剧,贫嘴从可爱变成了生厌。

黄磊和那些年轻的idol一样,演技拉胯,用综艺强撑人设,四处代言提高曝光度;还有传闻说,他还要开一间学校,叫做麦田大学。

但他有一点是年轻偶像无法企及的,作为曾经的北电教师,他有无穷的资源和人脉。

图片

1.文艺青年人到中年

人间四月天》里的黄磊,干净而且利落,就像是民国文人本尊。

他身上的那种书卷气和文艺感,完全符合徐志摩的人物形象——当然,这种形象也源于大众对于徐志摩及其扮演者的想象。

读者带着滤镜看徐志摩,观众带着滤镜看黄磊;导致了想象替代了真实,放大了优点,掩盖了缺点。一段渣男风流史,被当成爱情范本;一个渣女寻欢记,被看作天鹅挽歌。

更妙的是,据传说,黄磊在扮演徐志摩时,过于入戏,导致自己心脏病发作,险些送命。于是,文艺加疾病的组合,成为了黄磊的加持。

图片

家庭好、皮囊好、黄磊以“文艺男神”的姿态成为了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假若以《人间四月天》为坐标,向前看是《边走边唱》、《夜半歌声》;向后看则是《橘子红了》、《似水年华》。

这其中黄磊的形象,莫不是在艺术中挣扎求生,上下求索的新人,就是在责任和爱情之间百转千回,摇摆不定的俊男。

在那个没有门派,不立人设的年代里,黄磊的形象,成功切中的广大女性同胞的要害。外表俊朗、清瘦细幼;随时爆发的心脏病和那一张不食人间烟火的脸,的的确确曾经是白月光。

图片

彼时的黄磊,算是优质偶像,时代顶流。虽然角色类似,但对于一个明星,观众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他在雷同的角色里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就像是汤姆·克鲁斯,就像是木村拓哉。

但是,要维系一个偶像的身份与热度,需要极度自律和用功刻苦。

要健身,要控制饮食,要维系形象,要不断地在重复中贡献细微的差别;要能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流行工业的大浪淘汰下,独善其身以明哲保身,不陷油腻。

很显然,黄磊并不想这么累。

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急流勇退,回到学校和话剧世界。

出身演艺世家,成绩优异,情商出众,人脉众多。黄磊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只要他想做,没有什么做不成。

图片

踏着时代的鼓点,银幕上爱得死去活来的黄磊暂别电视剧,转脸来到了话剧场和讲台前,混得风生水起。

就这样,黄磊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2.中产爸爸和小市民的悖论

按照孙红雷的说法,黄磊的一生,异常顺利。

在父亲的意愿下考了表演,年纪轻轻就演了巅峰期陈凯歌的电影,《橘子红了》更是火遍两岸三地。唱歌演戏,教书话剧,甚至是恋爱都一帆风顺。

年轻的时候,自己就是个文青,所以演了徐志摩;中年之后,放弃了身材管理和业务磨砺,就在校友、学生、同事的戏里尬一个主演,反正那种顾家怜子的中产煮夫,又特别贴近自己的生活本真。

因此,黄磊是没有什么演技可言的,他在银幕上的形象就是他自己。戏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材和喜好变化,如实展现,这不是表演,也谈不上塑造人物。

图片

黄磊名下的中产爸爸和小市民,出现在《小敏家》、《小别离》、《小欢喜》、《我爱男闺蜜》、《嘿,老头》甚至是《张卫国的夏天》里。

在这么一大堆重复、同质且无趣的影视剧里,黄磊的演技总结起来,只有三点:

结巴、碎嘴加瞪眼。这结巴和碎嘴,并不是人物的状态,而是生搬硬套的修辞;那瞪眼也不是眼神的汇集,而是干瞪眼。

他用结巴来表现人物的童真、木讷、紧张与生气;他用碎嘴来展现人物的平凡、普通、善良与和蔼;他用瞪眼来表现愤怒、爱意、喜欢、厌恶与深思。

三个表情吃遍天,他以为这叫层次,粉丝称为“生活流”,更多人觉得这叫油腻;实际上,这是没有“人味”。

图片

人味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情绪,是情感。但在黄磊的“演绎”里,无论是中产爸爸和还是小市民,都成了情绪一成不变、没有荷尔蒙的“男好人”。

这角色,人到中年,被生活和孩子痛击。他失去了欲望,只能用绕口令缓解尴尬、用做饭聊以自慰。在任何一种场合之下,都不具备丝毫攻击力。

这形象,只有雄性的表征却没有雄性的表现。对世俗生活,他一方面是主动疏离的,一方面是无奈拥抱的。因此,“男好人”变成了“烂好人”,丧失了人味。

黄磊是不会演戏了么,好像并不是。他的江滨柳依旧具有高度的自洽和可信度;但他在《深夜食堂》中饰演的老板,却只是一个无情的广告机。

图片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复杂,只是不用心而已。

对于现在的黄磊来说,在上综艺和戏剧的空隙,拍个电视剧,不过就是养家糊口。

同质化的电视剧,最容易复制,最容易走量,最容易赚钱。

3.当一个演员失去了生活

有个笑话这么说,为什么哪里都能看到黄磊,因为半个演艺圈都是他的学生,另外半个演艺圈,是他学生的同学。

在如此密集的资源供养下,黄磊也不需要去磨练演技。又或者,他根本就没想着要磨练什么演技。只要有工作,那就开工;没工作,那就宅家。

黄磊的银幕形象,是从《婚姻保卫战》开始转变的。在这部电视剧里,黄磊演绎了一个自己从未涉足过的“家庭煮夫”,为了保全婚姻和家庭,恨不得低三下四。

那一年,黄磊的大女儿多多,正好五岁,黄磊恰如其分地转变自己的银幕形象,让好父亲、好丈夫的形象,由银幕融入生活,再从生活反哺银幕。

图片

实际上,确立一个人设,比砸掉一个人设,还要难。这需要长时间的维持,不断地在各种公开场合做合适的“表演”。

因此,黄磊的演技到底怎么样,《向往的生活》最有发言权。

在很多场合里,黄磊都宣称人艺的朱旭是自己的前辈榜样。他说朱老爷子,在生活中就是玩虫逗鸟,只有在舞台上才光芒四射。

其言下之意是,我也希望自己能做这样的人,让生活回归生活,把艺术留在舞台。

图片

但实际情况是,当黄磊掌握了“流量密码”之后,就深陷在“居家”人设里,无法自拔。于是,生活和工作被混为一谈。他不停地做饭:电视剧里做饭、真人秀里做饭、微博上做饭、甚至是广告里,还是做饭。

当一个演员把自己的生活当作真人秀在运作,把演戏当作差事来应付。不消说,他已经失掉了生活的经验,放弃了演技的空间,丢失了业务精进的可能。

就像是《张卫国的夏天》,老配方、老味道,还有那个老黄磊。他的三板斧似乎还有用,似乎又没用。

他无法用贫嘴来化解尴尬、自嘲自娱,他的贫嘴只是编剧的词穷和演技的唐突。因此,他不是贫嘴张大民,也做不了贫嘴张大民。

图片

当人们厌倦这一切的时候,他依旧能用灶台、青春、过往以及人间清醒的教师口吻,在娱乐圈有立足之地。

现在的黄磊,就像是一个在舒适区躺平的社畜,人设已经不重要了。反正面具戴久了,已经和脸长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