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本草丨阿冲:清热解毒小能手

图片

编者按:彝医药,是中华医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也是彝族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和实用性的一部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智慧的彝族先民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积累和守正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彝医药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即日起,推出“彝药本草”系列稿件,邀您一同探究古老的彝医药。


图片

彝药名:阿冲
汉药名:余甘子
别名:橄榄子、滇橄榄
原植物:大戟科植物余甘子
半落叶小乔木,高2~4米。树皮深褐色,纵裂。枝灰褐色,皮孔小;小枝密而纤细,被短柔毛,大部分脱落。单叶互生,密生于小枝上,成明显的两列,状似羽状复叶,叶片线状矩圆形,长约12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截形,全缘,缘常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光滑;叶柄短;托叶小,卵圆形,褐色。开黄色小花,雌雄花同生于小枝上,无花瓣,3~6朵簇生于叶腋,具多数雄花和1朵雌花;萼片5~6枚,卵圆形或矩圆形;雄花有细长花柄,花盘腺体6个,分离,三角形,与萼片互生;雄蕊3枚,花丝合生;无退化子房;雌花无柄,子房3室,花柱3个;花盘杯状,边缘呈不整齐齿状。蒴果球形,外果皮肉质,略呈六棱,黄绿色,直径约15毫米,有硬核。种子6粒,亮褐色。
余甘子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500~1500米的向阳河谷干旱山坡或疏林中。
药用部位:果实、嫩枝、根。
余甘子是彝医常用的药物,在彝医古籍《齐苏书》及《献药经》中都有记载。彝医常用其果与诃子、毛诃子共同入药,称“三果”。彝医用本品治疗梅毒、尿闭、酒醉、风湿、冻伤、蜈蚣咬伤、癫痫等病症。这些独特的用药经验,在汉医本草中未见记载,此为彝医用药特点之一。另外,汉医只用余甘子果实入药,彝医除用果实外,亦用嫩枝及根入药。
彝医应用经验
性味归路:味酸、甜、微涩,性寒,无毒。归心、肺、胃路。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生津止咳,利湿。主治咽喉肿痛、咳喘、尿闭、风湿等症。
彝医传统应用
1.治杨梅疮:常用余甘子幼枝、根与其他药配伍用。(《齐苏书》)。
2.小儿口疮:用余甘子鲜果熬水服,并含漱。(常见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
3.治老年人喘咳:用余甘子果实熬水,兑蜂蜜吃。(常见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
4.治体弱,有风不散:用余甘子嫩枝与根泡酒服。(《齐苏书》)
5.治小便不通:用余甘子幼枝加盐共捣绒,包敷肚脐上。(《齐苏书》)
6.风湿:用橄榄根加酸木瓜泡酒服。(常见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
用法用量
内服:鲜果10~50克,嚼服或水煎服,或用盐水腌泡饮汁吃果;干果5~20克,水煎服;嫩树枝鲜品20~100克,煎水或泡酒服。
外用:干果研细,油或水调搽。


来源“学习强国”楚雄州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