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36件工美精品亮相广州!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活动启幕

10月19日,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活动在大学城广州画院美术馆开幕。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广东省文联与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广州画院协办,旨在进一步促进民间文艺的蓬勃发展。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6件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竞相亮相,涵盖木雕、石雕、陶瓷、刺绣、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卓越风采与无限可能。

图片

新时代民间文艺创作的繁荣盛况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倩在开幕式上表示,民间工艺美术之美,在于其质朴无华、贴近生活,能够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传承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深入挖掘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这一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与时代发展相协调。”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晓春在致辞中表示,民间工艺美术如同古老而又常新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本届山花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我国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采,更是民间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不懈追求。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广东民间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图片

记者留意到,不少参展作品地域特色明显,承载着不同地区的艺术技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有的作品展现了北方的雄浑大气,有的则体现了南方的细腻婉约;有的蕴含着古老的传统技艺,有的融合现代创新元素。它们充分反映了新时代民间文艺创作的繁荣盛况。

5件广东作品尽显岭南地域特色

记者在展览现场发现,参展作品有5件来自广东,充分展现岭南文化的地域特色。

其中一件高约3米,宽约1.7米的潮式金漆木龛富丽堂皇,颇为瞩目。作品采用明清以来流传于潮汕地区的潮式木龛制法,主体为杉木材料,由榫卯结构制成。

走近观赏,只见各种历史小故事被创作者用木雕、漆画等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木龛上,让人应接不暇。

图片

谈及创作初衷,该作主创胡少平告诉记者:“我们想突出最具潮汕特色的传统文化。木龛是潮汕人在祭拜祖宗、供奉神明时所用的器具,本身就具有民间性。此外,作品的工艺也极其精湛,集小木作、大漆、木雕、金漆画四种非遗技艺于一体。其中金漆木雕和金漆画使用的4.3x4.3cm大小的金箔纸就用了4万张。”

广彩作品《古湾繁景》描绘了古时大湾区景色。画面主体为广州,辐射到中山、澳门、香港渔村等地景观。

观众可以清晰地在画面中看到珠江以北的十三行商行、光孝寺、六榕塔、怀圣塔等地标和区域,珠江南岸的海幢寺以及芳村等地。

该作作者周承杰向记者介绍:“我在旧时之景中间还穿插了古时丰富的民俗活动,包括扒龙舟、舞狮舞龙、婚庆、游神、生菜会等岭南特色风俗都融入画面中,都是‘老广’们非常熟悉的事物。”

图片

刺绣作品《双龙腾飞大湾区》以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为主题,作者周雪清用刺绣艺术生动表达新时代“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

珠绣作品《峡谷奇光》不同于以往常见的花鸟题材,作者黄溢琳、黄伟雄首次用珠绣技法表现西部地区的峡谷地貌、沟壑山脉;

剪纸作品《潮汕风情》长达14米,作者谢燕珊用剪刻手法生动描绘了潮汕游神赛会及古民居特色,画面中的人物数量多达1000……

以上作品均来自广东,充分体现出广东民间工艺美术师们的创意巧思与超凡技艺。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图|记者 周欣怡 黄宙辉 通讯员 黄舒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