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敦煌归来》亮相上海,跨越千年再现壁画中的人文精髓

图片
舞剧《敦煌归来》构建了一方奇幻的舞台世界。 (均演出方供图)
敦煌风沙下,史书册页中,藏着一部跨越千年的英雄史诗。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胡沈员工作室制作的舞剧《敦煌归来》昨晚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这部新作以晚唐时期的敦煌“信使团”为故事背景,塑造了士兵、僧人、乐工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一段关于家园与信念的传奇。
今日之创作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更要激发时代的共情与共鸣。近年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五星出东方》等火爆出圈,积极调动起舞蹈界的“文物意识”,打造出多部以文博为题材的新作。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舞剧《敦煌归来》、肢体剧《俑立千年》先后亮相,大胆探索舞台艺术的创新空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为跨越时代的文化印记。
归来之路连接深厚的家国情怀
月牙泉涌,鸣沙回响,驼铃悠扬。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东西文化交往的丝路重镇。敦煌壁画以其高超的艺术技法、独特的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世界。经典的艺术形象“飞天”、耳熟能详的壁画《狩猎图》《雨中耕作图》《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等,共同构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独特艺术性的敦煌符号。
为了创作舞剧,《敦煌归来》主创团队2023年12月前往敦煌采风、打磨剧本。“初入大漠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无止境的风,还有荒凉的戈壁、低矮的荆棘……这是一片孤寂的土地,唯有敦煌是温暖的家。”青年舞蹈家胡沈员透露,当主创来到莫高窟156窟看到《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终于找到了敦煌与长安的情感和羁绊。“虽然关注这个窟的人并不多,但它却成了《敦煌归来》的灵感起点。”
壁画描绘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珍贵的历史画卷,无声地讲述着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主创研读大量历史资料了解到:唐贞元二年(786年),沙州(今敦煌)失陷,直到大中二年(848年)才重新回到唐朝的怀抱。舞剧《敦煌归来》的故事背景即发生在这一时期。沙州收复后,归义军派出高进达等人组成“信使团”,他们乔装改扮,绕行漠北,历经四年,最终将沙州舆图送达长安。
这条“归来之路”不仅承载着敦煌百姓的深切思念,更是连接家国情怀的坚韧纽带。“无怨无悔的无名英雄书写了不平凡的史诗。”胡沈员说,“在他们身后,延绵着世代相传的归思。”
艺术想象诠释深邃的文化记忆
敦煌文化是人类艺术宝库。舞剧《丝路花雨》于1979年问世以来,敦煌舞走下壁画、走上舞台,成为编创泛唐题材舞剧中最鲜明的“艺术手段”。《敦煌归来》以男子敦煌舞为突破点,通过男性舞者的肢体语言魅力,糅合历史与现代审美,描绘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风貌。此外,《敦煌归来》还融入朝鲜刀舞、藏舞等民族舞蹈元素,在剧情上加入“燃灯节”“琵琶舞”等传统艺术形式,展现出更具烟火气的敦煌。市井生活气息洋溢在舞台之上,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古代丝绸之路
相比传统舞剧精心描摹特定的人、具象的物,《敦煌归来》创新运用12个立方体,构建了一方奇幻的舞台世界。“这些立方体仿佛是从沙漠中提取出的切片,上部如沙丘一般隆起,四周光滑平整,可以组合成城墙、院落等形态。”胡沈员表示,“意象化的舞美设计拉远了与现实的距离,留下了更自由的创作天地,便于我们对舞台空间进行任意的变化和切换。”
《敦煌归来》精选送行、燃灯、耕种、酒肆、遇盗等场景,以意象化的方式,再现敦煌壁画中的人文精髓。舞剧并非单纯地去“舞绘”或“活化”某件文物,而是以艺术想象补缺历史的空白,对文化记忆进行现代阐释。“我想要表现的并不是壁画上的神佛,而是开凿这些洞窟、创造这些杰作的人们,以及背后那一幕幕动人的历史瞬间。”胡沈员说,“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作者:宣晶
文:宣晶图:演出方供图编辑:范菁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