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铸辉煌 踔厉奋发向未来】以笔为犁千秋业 只在承前启后中——写在青海日报创刊75周年之际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秦 睿

图片
融媒体报道指挥中心工作场景。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慧敏 摄

今天,当朝阳照亮鲜活清晨、温暖青海大地,如常的是,一份崭新的青海日报伴随晨光送达读者手中;特别的是,青海日报迎来了75岁的生日。

此时回首,岁月峥嵘,感慨万千。

75年,26663期报纸,沉甸甸地记录着祖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青海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高原儿女用信仰、坚韧、奋斗创造的波澜壮阔发展历程。

图片
1号演播室现场直播。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王伟才 整理

75年,26663个日夜,采、写、编、校、印,夜以继日从未间断,映照出一代代青报人对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不变初心,对青海发展的深情厚意;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云与端”,青海日报从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到拥有“六报两刊多网多微多端”的全媒体传播矩阵,青海日报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如歌岁月留底色,时代风云一纸书。

图片
记者在民和震区采访。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王伟才 整理

75年来,青海日报与人民同呼吸、与青海齐发展、与时代共进步,见证了、参与了青海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气势如虹的改革发展、气象万千的团结奋进,党领导青海砥砺前行的每一段进程,都叠印着青海日报高举旗帜、回应时代的脚步。

75年来,青海日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将政治家办报原则贯彻始终,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发挥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在舆论场中的“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为筑牢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
印刷车间开足马力。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王伟才 整理

看一张张报纸如何从历史走来,如何随时代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迈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激励着青报人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新贡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作出党报新贡献。

发主流之声,以职责使命传递和激发奋进力量

1949年9月,中共中央西北局从陕西调派“一汽车办报人”风尘仆仆、星夜兼程奔赴青海,1949年10月20日,伴随解放全中国的隆隆炮声,在西宁市东关的一个骡马店中,青海日报应运而生。与共和国共生,坚持党性、服务群众、发出主流之声的特性就刻在了青海日报的基因里。

图片
制版老工人王志义(已故)把技术和智慧贡献给了新闻印刷业

“文者,贯道之器也”。是什么让过去的青报人,条件艰苦、设备落后依然热情高涨,在青海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现场、第一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合作社、第一家乡镇企业的生产车间,兴奋地在采访本上写下一页页?是什么让如今年轻的青报人,跋山涉水,走遍山乡牧野,奔赴地震灾区,逆行疫情关口,投身报道一线,发回一篇篇鲜活的报道和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正是党报新闻人的理想和使命,始终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以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传递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激发各族群众向上向善、团结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为青海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遵循。青海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姓党意识、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切实肩负起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图片
1987年11月马永泉同志到老山前线采访时的情景

悉心抓好重大主题宣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历年全省两会、全国两会,历次省委全会、历次主题教育,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重大事项、重要节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民生改善、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重心进行,旗帜鲜明、声势浩大、浓墨重彩、气势磅礴的主题策划,如“牢记嘱托·实干笃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非凡十年看青海”“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等,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批批鲜活生动、打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和一系列鞭辟入里、掷地有声的评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优秀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上实现重大突破。

关键时刻善于发声。报道青海249名最美“逆行者”尤其是其中的先进典型临危受命的感人故事,公开出版29万字的报告文学《战地日记——青海医疗救援队在武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力量、鼓舞信心。在去年经济回暖初期,策划“抢抓机遇促发展 青海在行动”栏目,一批记者深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类经营主体,采写抓取鲜活事例、提炼典型经验的生动稿件,提振我省发展信心。

图片
在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驻地及时发稿。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薛军 摄

下基层触摸时代脉搏、赴一线感受民生温度。广大记者编辑锤炼“四力”讲好青海故事,捕捉一次次振翅腾飞的瞬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一场场思想深处的激荡,记录时代铿锵的足音,发出人民澎湃的心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组,深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长江源园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保护站,调研采访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第163期《新闻阅评》称赞系列报道“地域特点突出,故事鲜活感人,同时具有很强思想性”。

一张张报纸、一篇篇文章、一个个音视频,虽然有着突出的时代烙印、鲜明的时代特色,虽然青报人新老交替,但“权威、责任、服务”的办报宗旨始终如一,始终让主旋律更嘹亮、正能量更强劲,引领人、团结人、鼓舞人、塑造人。

图片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魏雅琪 王伟才 整理

改革创新,在纷繁复杂中把握“时”与“势”

“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达到12.35亿,其中,短视频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9.89亿,社交媒体、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主平台。

新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主流媒体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片
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工作。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祁国彪 摄

紧随全国、领跑省内。2019年,青海省委办公厅印发《青海日报社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先行先试总体方案》,青海日报社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做到传媒形态改变、党媒属性不变,融合平台改变、价值导向不变,技术核心改变、内容为王不变,全面启动“主力军转主战场”媒体融合机制改革,实现理念、人员、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经营等各要素的互联互通,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一体发展。

打破媒介分割,进行采编流程再造,建设融媒体报道指挥中心,系统规划整合所有渠道,从“一张报纸”到“报网端微屏”,构建起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一中心”(融媒体中心)、“两平台”(青海日报移动端平台、中国藏族网通汉藏一体化平台)、“三集群”(新兴媒体集群、大数据服务集群、跨界经营产业集群)的传播体系。

图片
青洽会访谈现场。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吴占云 摄

推出一批爆款产品,微视频茶卡盐湖千人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掀起了全省同声共唱《我和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热潮;去年积石山地震发生后,推出短视频171条,总播放量6261.4万次,涌现《要最大限度抢救老百姓》等现象级爆款产品;前不久围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10种干部作风典型问题推出的评论短视频《十种类型干部当不得》,受众好评如潮。

不断以创新驱动激发活力,利用云直播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小程序平台,让直播延时领先全省降低至3秒以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低延迟。建设青海省媒体融合技术与传播重点实验室,依托青海日报社在新媒体领域的创新成果,打造面向互联网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产学研”为一体的开放型平台。打造融媒产品创新工作室,青海观察融媒工作室入选中国记协首批“我的工作室”优秀案例库。

图片
编辑仔细审看报纸大样。本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薛军 摄

努力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青海日报在党报拥抱数字时代的新征程上,感受时代的强劲脉搏,为全省媒体融合改革提供智慧和经验。

继往开来,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今天,越是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越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着力提升青海日报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不懈奋斗特别重要。

从历史看向未来,既要有“知所从来”的定力,也要有“识其所在”的清醒,更要有“明其将往”的自信。

图片
在黄河源头采访生态管护员。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灵燕 摄

坚守灵魂,高扬旗帜。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青海日报将初心如磐跟党走,披肝沥胆为人民,牢记使命勇担当,立足党管新闻舆论工作根本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不动摇,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深刻把握“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和“懂青海、爱青海、宣传好青海”的要求,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局面,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传承精神,赓续星火。一代又一代青报人夙夜在公、矢志不渝、躬耕不辍、改革创新,以担当和操守为时代立传,为青海发展鼓呼,为纷繁复杂的舆论场立定思想“坐标系”、价值“压舱石”,这正是青海日报大步向前的不竭动力。青海日报将聚焦主力军深耕主战场当务之急,巩固壮大奋进新征程的主流舆论,把握人才资源核心力量,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推出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的新闻作品,继续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

图片
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薛军 摄

顺时代潮涌,应趋势而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时提出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青海日报将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旗舰”,坚定信心、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系统性推进平台建设、内容形态、国际传播、文化企业等改革,致力构建“全省一张网”,区域性民族语言全媒体传播矩阵,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走过75年,山长水阔不辞其远;面向崭新未来,赴汤蹈火不改其志。在时间的长征中追光而行,青海日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肩负起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党报和党报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以青海日报的光荣与梦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殷海燕;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