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吉林:双辽太平鼓

太平鼓,也叫单鼓。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祭奠随其征战死于沙场的亡灵,安抚被其杀戮的鬼魂,编制了一套宫廷歌舞仪式,用以祈祷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祭词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击鼓伴奏,边歌边舞,是为“太平鼓”。又因歌舞者手持蒲扇型铁柄单面鼓,手柄上有铁环若干,所以又称“单鼓”。还有传说单鼓为周文王所制,即所谓“文王鼓、武王鞭”之说,如依此说,单鼓产生的年代就更为久远。种种考证都足以说明,单鼓艺术是我国古代各民族间文化融合的见证,并一直流传至今。

图片

太平鼓

太平鼓旧时一般在祭祀活动、婚丧仪式或节日庆典上表演。表演时一人手持小面鼓,领舞领唱,众人手持大面鼓边舞边和。击鼓的竹片下缀长穗儿,称“鼓鞭”。顶板击大鼓,过板击小鼓,带响环。小面鼓鼓声清脆,大面单鼓鼓声浑厚,响环悦耳动听。伴奏者在后场,用民乐伴奏。唱腔多吸收东北民歌、皮影、二人转、东北大鼓的曲调,唱词则分为内路鼓、外路鼓,计27回。

太平鼓表演风格独特,艺术感染力强,悲则催人泪下,喜则令人欢歌。用于祭祀,庄严肃穆,数尽故人功德人品;用于贺喜,妙语连珠,听者顺耳舒心。新中国建立之后,太平鼓词则有了歌颂新中国的新内容。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单鼓艺人姜氏一族在关内作艺时“犯禁”,得罪了官府,成了罪民,侥幸当年的“文字狱”已非如康雍乾三朝之盛,而保住了全家性命,被发配到了关外。当年东北人烟稀少,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姜氏一族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一家人扶老携幼,沿着官道流浪,却找不到立足之地,无奈只得重操旧业,一路卖艺乞食,所幸东北民风淳朴,民间所信奉的萨满,又与单鼓艺术有一定的渊源,姜氏一家又依据所了解的当地风土民情,对其所表演的单鼓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相应的改造,吸取了东北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和二人转唱腔,使之逐渐适应了东北人的欣赏口味和习惯,总算闯出一条活路。

图片

太平鼓基础乐件——响铃

过去,曾有一副名联道出了处在社会底层江湖艺人的艰难生涯,叫作“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在那个年代里,以单鼓为生的姜氏一家背包挑担,历尽坎坷,饱经风霜,举足滴滴血,步步泪相随。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一家人始终吃着张口饭,生生不息,得以延续。传到姜福凤这一辈,已是20世纪20年代。进入民国时期,“姜家班”才有了一点名气,开始有人来请,举家来到辽源县(现双辽市)永加乡望杏村,在大地主徐万增家一间废弃的碾房里落脚。农忙时给地主打短工,农闲时仍四处卖艺。无非是应大小户人家烧香祭祖、婚丧嫁娶、添丁进口、生日寿辰、消灾驱邪、贺年庆节等民俗活动之请,演出还算红火,收益全凭东家赏赐,值与不值,均得笑脸称谢,全无讨价还价余地。遇有刁恶挑剔之人,冷面白眼,恶语中伤,只能忍气吞声,低声下气,还要施礼赔情。可怜江湖艺人的诸多无奈,谁能体会。好在此时的姜家班在远近百里内声名鹊起,家里有了衣食之外的结余,并看中茂林东北的一个小村庄大五段,举家迁往此地,在那里盖起了五间土房,总算有了定居之所,而大五段自有了姜家班后也远近闻名了。

姜福凤有六子,老大姜殿奎、老二姜殿甲、老四姜殿海、老六姜殿贵均继承其衣钵。外甥李振文、屯亲潘文学也加入姜家班,一班人忙时务农,闲时作艺,虽比不得殷实富豪之家,但比起浪迹天涯的前辈们,生活已如“天堂”一般。粗布旧衣已能遮体,糙米稀饭已能充饥,五间土屋在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屯儿已经是最大最宽敞的建筑物了,屋里虽没有什么值钱的摆设,但东西两屋的连二大炕,足以让一家子人睡得安逸,只是一家人终日忙碌,即便是年节也难得聚在一起共享天伦。

图片

表演队部分成员合影

冬季是东北农民相对悠闲的季节,民间称为“猫冬”。这往往是东北庄稼人请客、相亲、婚嫁、祭祖的时段,更不用说腊月和正月里的热闹事儿了。艺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披星戴月,顶风冒雨或踏雪履冰,步行百八十里赶场。只是偶尔能坐上大户人家接班子的大马车风光一回。可苦归苦,有“活”可接才是做艺人最大的快乐。

1947年,双辽解放后,姜家班的成员都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成了地道的农民。而由于民风民俗的改变,单鼓艺术已没有了市场,姜家班自然偃旗息鼓,不再四处演出了。但每到年节或集会之日,都会应众人之请登场义演。有的还跟着专心学艺,其乐融融。1953年,为弘扬民间艺术,由文化部召开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大五段的太平鼓名声在外,自然成了辽西省的首选对象,确定其参加全国汇演。在大五段选中3位民间艺人进京,此事一时成了双辽县的荣耀。

1977年,为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举办全县民间艺人汇演。茂林公社决定恢复太平鼓艺术,具体组织工作自然由大五段所在的育林大队承担,并将在茂林粮库当工人的老四姜殿海请回村里担任导演和领舞。巧的是年轻的大队书记也是一个太平鼓爱好者,精明能干,做事雷厉风行,一边请匠人做鼓,一边挑选从小都受过太平鼓熏陶的年轻男女十余人进入排练。大家的热情极高,连远离家乡的姜家老大姜殿奎也闻讯从东辽赶回家乡观看、指导,年逾八十的老艺人感慨万千,归去后不久,含笑仙逝。

育林大队的农民太平鼓节目在双辽县民间艺人汇演大会上的表演极为成功,引起了吉林省、四平市艺术馆的高度重视,民间艺人姜殿海也一举成名,成为众多文化工作者频频采访的对象。此后,根据姜殿海等人口述整理的《吉林单鼓》一书出版,并有数篇论文刊出,太平鼓姜家班也被载入了《双辽县志》。

图片

姜殿海演示太平鼓动作

1995年,四平市铁西区文化馆表演队特聘姜殿海教授太平鼓鼓艺,时间近一年。后来,太平鼓成了他们的保留节目。1996年6月28日,双辽市举办撤县设市庆典演出,特邀四平市铁西区文化馆表演队表演太平鼓,育林村的姜殿海以70岁高龄登台献艺。老人家上台后很是兴奋,两手各执一面鼓,上下翻飞,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了这样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按此定义范畴,存于茂林镇育林村的双辽太平鼓当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在保护之列。

图片

2012年“文化遗产日”太平鼓表演现场

自2006年起,双辽市文化部门重新组织人员,深入育林村,再访孤果仅存的老艺人姜殿海,整理了一套资料,摄录了一套照片和表演图像,对老艺人的口述进行了录音,也弄清了双辽太平鼓的传承谱系,根据姜殿海本人意愿,确定其孙女姜丽为其下一代传人。之后,即按照申报程序和要求正式申报。2007年4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双辽太平鼓成为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后又根据上级意见,双辽市文化部门正着手向国家申报双辽太平鼓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双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