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的“红庙子”吗?|天府新视界

全文2627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成都红庙子街曾是全国首个自发的、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02红庙子市场在1993年成为股票场外市场的启蒙地,但随后由于政策原因和市场风险,逐渐走向落寞。

03由于红庙子市场游离在正规市场交易之外,许多参与者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最终政府出面将其转移到成都市城北体育馆。

04近期A股的震荡调整被视为风险教育的“及时雨”,提醒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

05目前,成都红庙子街已成为一条普通而宁静的小街,只有一家券商营业部还挂着“红庙子投资者教育基地”的牌子。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眼下中国资本市场再度受到普遍关注,A股让投资者重燃信心。有报道说,簇拥着去开户的新股民中,有相当比例是“90后”和“00后”。他们的热情无畏,让老股民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但很快行情又大幅震荡,给新进投资者上了生动一课。而这些熟悉的冷热交替场景,熟悉的起起伏伏,在上世纪90年代的成都“红庙子”早有烙印。这曾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名字,是难以数的投资者梦开始的地方。


图片
1993年,人头攒动的成都红庙子街 图据C视觉

图片

常言道,人生关键处就那么几步。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本地的投资者来讲,那个关键的“几步”,是成都一条名叫红庙子的小街。

它长不过200米,宽不过10米,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的时间也不过一年半载。但就在这逼仄的时空里,电光火般造就了全国首个自发的、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形成一个独特的半场外半场内的“一级半市场”,堪称当时中国场外市场的启蒙。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向来敢为天下先的四川,成为在全国较早试水股份制改革的省份。彼时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企业股份制改革骤然提速。随着上交所、深交所相继成立,大众开始重新认识股票。但在大家工资基本上都是几百元的那个时代,愿意用真金白银去买张“纸飞飞”(股票认购权证)的人很少,普遍都担心这些认购权证最后真成一文不值的“纸飞飞”。不少企业发原始股,还要反复开动员大会,很多拿到股票认购权证的员工想的就是尽早脱手兑现。

但在上世纪90年代能交易这些股票认购权证的地方很少,那时候真正的交易场所就是沪深交易所,但能登陆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1991年12月26日,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红庙子街挂牌营业,随后交易中心门前开始出现零星的股票、股权证自发交易活动,这就是“红庙子”的雏形,小街的命运转盘就此开始转动。

图片
成都“红庙子” 图据《成都街巷志》

1993年,各地的上市公司开始登陆沪深交易所。当年4月26日,乐山电力成为首只登陆上交所的川股。当时没有涨跌幅限制,乐山电力股价短时间内暴涨几十倍!此情此景让所有人“醍醐灌顶”:“红庙子”买到的准原始股,上市后可以让自己一夜暴富啊!这个事件顿时让“红庙子”一步登天,成为成都、四川乃至全国投资者心目中的“财富圣地”,南来北往的投资者络绎不绝。财富和关注向它急速奔流,这条小街很快演变成一口滚烫的“火锅”。

图片

“红庙子”至今还流传的一个段子是:交易火爆的时候,从街西头的锣锅巷路口以每股4元收一手(1000股)成都亚新,挤到街东头的童子街街口就能以每股4.5元卖掉,10分钟时间就能赚500元。

鼎盛时期的“红庙子”,堪称股票场外市场的天花板。支张小桌,几把竹椅,收票的贩子穿着皮夹克跷着二郎腿目不转睛地盯着过往的人流,桌子上摆放着成捆的10元钞票而无需担心。在这里,只要提供股票权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便于以后过户),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简单之极。民间认为有挂牌上市希望的川盐化、成都高新、川棉、三电、剑南春等最为抢手。一些脑袋灵光、资金雄厚的人,成为“红庙子”的赢家。随着亦真亦幻的财富故事陆续从这里流传开来,有人估计过,以红庙子街为中心,顶峰时期每天来此交易、观摩的人达到5万,各种身份的人在此“共襄盛举”。
图片
1993年,成都“红庙子”最早的股民 图据C视觉

权证与钞票齐飞,大户与引车卖浆者流打堆。管你是多富有的主,中午一律都端一碗素椒面充饥。除了帮衬了面馆生意,红庙子街周边守自行车的人也乐开了花。在当时条件下,证券金融类报纸成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最权威渠道,四川本地的《证券与投资报》(今川报集团《金融投资报》)一纸难求,报社干脆在这里设立了“信息服务站”,每天拉来报纸时,犹如天降甘露般被众人一抢而空。唯一不高兴的可能是某局的门卫大爷。该局就在小街上,每天来上厕所的人络绎不绝,大爷不胜其烦又无可奈何。

图片
1992年8月8日,《证券与投资报》创刊 图据金融投资报

资本市场成立初期,是股票打开了当时国人的“想象宇宙”,而“红庙子”就是那个“宇宙中心”。上班时间没法去红庙子街的人,午休一小时都要蹬车来这里转一转,往往顺便交易一两手,说不定就赚回来一个月的工资。拥塞的街区,很像一列满载的春运列车,能把人送到自觉有希望的远方。

图片

资本市场的发展始终会经历从无序到有序,始终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起伏,始终是螺旋式迂回式前行的。“红庙子”曾经很疯狂,但许多参与者并没有获得他们想象中的成功。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庙子”身处原始股发行和上市交易市场之间,后来有金融人士称之为“一级半市场”。但这些股权证、认购证、出资凭证的交易其实一直游离在正规市场交易之外,游走在政策的灰色地带,这也是“红庙子”最终走向落寞的真实原因。

在各种各样不规范交易层出不穷的时候,在参与者也只剩疯狂没有理性的时候,在股票交易犹如自由市场般随意的时候,风险悄然而至。很多人手中至今都还有不少当年在“红庙子”购买的低价认股权证,很多人连公司在哪里、做什么的都不知道,甚至公司是不是“萝卜章公司”都不打探。到最后,击鼓传花剩下最后一棒,这些当年比“洛阳纸”还金贵的认股权证和各种收据,都成了过眼烟云的“纸飞飞”……

为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最终政府出面,红庙子自发交易市场被转移到成都市城北体育馆。由于此馆外墙呈白色,大家又称其“白庙子”,也取了“北”的谐音。但“白庙子”终归大不如“红庙子”红火,此时大家也开始变得理性,卖票的比买票的人多。到1994年,“白庙子”也解散了,股票交易的野蛮生长时代画上句号。

“红庙子”里载沉载浮。有人挖掘到第一桶金,有的则只收获了热闹。据统计,当时在“红庙子”交易的若干种股票权证中,有50多家成功上市,但大多数或者被托管,或者干脆就成了“废票”,包括当时价格低廉成交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成都亚新、乐山金桥等。或许可以说,“红庙子”是一场大众投资的“启蒙运动”,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股民。它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投资场景,也是绕不过的历史记录。

行稳方能致远。中国资本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规范,走向法治化,在沪深交易所IPO常态化正规化以后,各地上市公司IPO进程也几乎与“一级半”市场无缘,类似的自由市场交易被历史淘汰也属正常。

近期A股的震荡调整是一场风险教育的“及时雨”,让新入场的投资者们知道敬畏市场,增强风险意识。刚刚过去的国庆大假期间,多家证券公司的开户情况显示,投资者较以往更显年轻化,尤其是“00后”占比最大。这是信息获取方式完全更新的一代,短视频、直播、社群文化等成为影响他们的主要渠道,AI也成了炒股高参。和老股民相比,他们个性鲜明,“杀伐果决”,更想增加个人财富,但风控意识有所欠缺。

今天的成都红庙子街,又是一条普通而宁静的小街了。只有一家券商营业部还挂着“红庙子投资者教育基地”的牌子,提醒人们这里曾上演的“财富大片”和那些投资教训——此情只待成追忆。

【本期话题】
你还记得当年买的第一支股票是什么吗?
想对新股民说________。
留言区聊一聊~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天府新视界↓↓↓

撰文:周葱 刘柯
来源:天府新视界


往期推荐



河南夏邑通报:责令停业

内塔尼亚胡住所,遭无人机袭击

周志红被查!“数日前被带走”

近期热门视频

图片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封面新闻视频号

编辑 陈雨
责编 丁伟
审核 梁波
图片


点“在看”,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