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星火丨西南灯具城变身文创园 老建筑见证城市变迁

人头攒动的灯具城、斑驳破败的闲置厂房、新派时尚的文创园……背靠拥有500年历史的“北书院街”,1.2万平方米的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潮酷的立体文创园,成功实现了转型。同一片土地,不同的时间,小关庙片区的老成都人见证了这座三十余年的老建筑的蜕变和新生。近日,市文明办发起成都“选美”大赛,寻找美丽街巷、美丽阳台、美丽公园等十个类别场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关庙片区,一睹美丽建筑风采。

老厂房变身文创园

闹市中 “新”“旧”并存

在红星路一段与方正东街的交汇处,1.2万平方米的老旧厂房原是成都风光一时的西南灯具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老厂房成为了闲置地,也成为被遗忘在城市里的时代建筑。如何从老厂房中发掘出新价值?2023年3月29日,随着远鸿同创汇正式招商启动,西南灯具城这座老厂房将再次焕发全新活力,长出“新”经济。

图片

明朗的黄、沉静的蓝、干净的白、活泼的橙……站在远鸿同创汇外,很难不被这座建筑大胆而鲜明的色彩所吸引。文艺又清新的设计,不仅保留了旧厂房的整体布局,也巧妙注入了当下的新潮流行元素,让“旧”和“新”融为一体。

图片

“这里由四栋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经过打造后,内部层层相通,造型上更加立体,主要分为商业步行街、办公、共享等区域。”远鸿同创汇总经理黄松华说,在打造过程中没有采用大拆大建,而是尽可能地保持厂房原有风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完善。

整个建筑中开了两处天井。在一楼入口处的天井里,一棵银杏树伸向天际。黄松华说,整个建筑的主色调就是银杏黄,所以这颗原本生长在此的银杏树,便成为了这处建筑的“魂”。另一处的天井向上望去,三楼高处“西南灯具城”的招牌被完整保留。不仅如此,内部空间也因有了天井的设计,变得更加明亮和通风。

曾经的厂长办公室变成了共享会议室;加高的铁质楼梯扶手;刻意保留的斑驳墙面绘上了新潮的涂鸦……行走其中,随处可见老厂房的痕迹,被植入新的文化基因属性,真正做到了新中藏旧,旧中出新,新中有根。

有氧办公

更注重低碳环保

要打造一个有文化、有记忆、有新生、有活力的立体文创园,仅仅保留厂房遗迹远远不够,还应该有自身独特的“内核”。 黄松华说,“有氧式办公”的理念,让远鸿同创汇更加注重低碳环保,并且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建筑之中。

图片

在园区里有很多办公共享空间,比如办公室、路演空间等,还利用公共空闲区域,打造多处休闲交流区和顶楼观景区。二至四楼的办公区域大多为半开放式,绿色植物随处可见。用于加固的钢结构和减震海绵的使用,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安全性。

走廊上,中空玻璃和“内廊外加窗套”的设计,让阳光无法直晒进建筑内。走在廊道里,时不时便能感受到阵阵微风吹过。相比空间相对紧凑密闭的写字楼格局,这里更加通透,空气流通性好,能够极大地减少空调的使用。

“按照国家标准,隔热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是小于0.04W,而我们使用的隔热材料,系数为0.036W。”黄松华说,公司曾算过一笔账,按照现在的节能设计,远鸿同创汇每年可以节约用电40万度,减少碳排放330吨。

图片

城市更新,让注入活力的老厂房成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由工业记忆转向文化创意,由旧空间转向新地标。“希望它的出现,能够为城市提供了一处有情感有温度的商业地标,让城市更加美好。同时也能盘活低效闲置产业,为青羊区域经济贡献一分力量。”黄松华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张静 记者 袁弘 杜文婷 图片由远鸿同创汇提供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