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崩溃的“睡眠倒退期”,怎么办?会影响发育吗?

在儿保门诊经常听到父母谈起自家孩子的睡眠,之前都能睡整觉了,突然开始夜醒了,怎么哄都不睡。


其实,这种“睡神”变为“睡渣”的过程被称为”睡眠倒退”“睡眠倒退”的迹象包括原来睡眠良好的婴幼儿,出现夜间睡眠不安,经常在夜间醒来;日间小睡变短,夜间入睡推迟等情况。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睡眠倒退”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孩子在婴幼儿期所有功能都在发展,唯独这个睡眠会“倒退”呢?


孩子为什么会有睡眠倒退期?


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从出生到2岁这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睡眠的发展过程。


1. 成熟的睡眠模式是怎样的?


在入睡后身体会有一些生理变化比如肌张力变化、眼球运动变化等,根据这些生理变化区分了2种睡眠状态: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和非快速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


快速动眼睡眠特征是阵发性快速眼动,做梦多发生在这个时期,但大脑会抑制四肢活动,使肢体肌张力减低,做梦并不会表现出相应的动作。


非快速动眼睡眠根据睡眠脑电特点有3个分期,即N1期(最浅且通常为最初的睡眠分期)、N2期、N3期(觉醒阈值高的深度睡眠期)


图片


2. 不同时期睡眠脑电波是怎样的?


通过睡眠脑电可以清晰的了解睡眠过程,由于脑电图比较复杂,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只描述每一期睡眠最显著的标志性特点,见下图。


图片

睡眠各期脑电图


图片解释:


睡前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的脑电图,可以理解为规律的锯齿状波形。


N1期脑电图特点是背景节律解体,可以理解为锯齿波变得松散、平缓;N2期脑电图特点是出现睡眠纺锤、K综合波;N3期脑电图特点是大量的高波幅慢波。


REM期睡眠脑电图特点是有点类似清醒期的脑电图,规律的锯齿状波形比清醒期更宽大。


3. 新生儿期的睡眠是怎样的?


出生后新生儿期睡眠特点是没有成熟的REM睡眠和NREM睡眠,而是早期的活跃睡眠(Active Sleep,AS)、平静睡眠(Quiet Sleep,QS)及过渡睡眠(Transitional Sleep,TS)


早期的活跃睡眠期有快速的眼球运动,逐渐发展为REM期睡眠,与成熟REM睡眠的区别是不规则的呼吸、心率,身体和肢体有动作表现如皱眉、哽咽、吸吮等(成熟大脑在REM期的抑制功能使肢体处于低肌张力状态,即使做梦也不会有肢体动作,但生后早期由于这个抑制功能不成熟,通常会有动作表现)


平静睡眠期逐渐发展为NREM睡眠,特点是眼球运动减少,呼吸、心率规则稳定,肢体很少有动作。


新生儿期的脑电图没有成熟的各期睡眠标志,清醒、睡眠周期都很难区分,至3-4月龄,昼夜节律形成,脑电图开始出现睡眠纺锤(见下图),5-6月龄出现K综合波(见下图)、顶尖波。


图片

睡眠脑电图的分期标志示例


随着睡眠脑电中各期睡眠标志的出现,睡眠周期逐渐发展的成熟且复杂(见下图),新生儿期入睡后首先进入AS(REM睡眠期),这与成熟的睡眠模式由NREM期入睡也有明显区别,至4-6月龄,睡眠逐渐发展为由NREM睡眠入睡(经历N1-N2-N3)在这种睡眠周期形成的初期,睡眠各期交替不成熟,适应较浅的睡眠阶段会更容易夜醒。


图片

新生儿期睡眠模式发展为成熟的睡眠模式


此外,睡眠需求减少,也会让孩子日间的小睡变短变少,夜间入睡推迟。


综上所述,婴幼儿期对成熟睡眠周期的适应过程,叠加了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的过程,可能会被认为是”睡眠倒退”。


孩子什么时候会出现睡眠倒退?


常见的月龄是4、6、8、12、18月龄,但这个“睡眠倒退”并不是按时出现的,在每个孩子身上出现与否及出现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观察性研究发现运动能力发展与睡眠周期的成熟是有关联的(见下图)


图片

运动里程碑、睡眠里程碑的发展


例如,3-4月龄开始出现昼夜节律,脑电图出现睡眠纺锤,并且运动方面宝宝开始抬头逐渐翻身,容易出现第一个“睡眠倒退”;5-6月龄脑电图出现K综合波,而运动方面宝宝开始能独坐,容易出现第二个“睡眠倒退”。


认知功能发展,8-18月龄会有陌生人焦虑及分离焦虑,孩子时时刻刻要确认妈妈在不在身边,这种情况也会影响睡眠,造成睡眠时“查岗”的行为。


除了功能发展,身高体重的快速成长带来的不适感,出牙期的不适感,也会影响睡眠。


所以,我们观察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如果最近达到了新的运动里程碑(如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或者增加了分离焦虑(如妈妈近期开始工作),或者近期身高体重处于猛涨期,又或者出牙期等,都可能导致本来睡得好好的孩子,出现了睡眠的变差。


“睡眠倒退”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么?


在生长过程中,日间小睡变短、阶段性夜醒次数变多(拓展阅读👉:孩子睡得少,会影响身高吗?),看似碎片化的睡眠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恰恰说明孩子的睡眠功能在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富,适应新的能力总有一个过程。


类似一个10月龄的孩子能站的很稳不易摔跤,到15月龄能独走之后反而容易摔跤和磕碰,并不是代表平衡能力倒退了,而是运动能力变强了,只是能力不成熟需要适应的阶段。


“睡眠倒退”会持续多久?


从4月龄到18月龄,孩子可能会经历“睡眠倒退”,每一次倒退可能会持续几天到六周。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尽量不要和其他同龄的孩子比较。


由于昼夜节律的发展,4月龄左右的”睡眠倒退”可能比其他月龄的倒退持续时间更长一些。


家长可以做些啥?


“睡眠倒退”是生长发育过程的短暂经历,随着睡眠功能的成熟和适应,会自然缓解。


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睡眠的环境,帮ta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培养稳定的自主入睡能力,从而更容易度过这些”睡眠倒退”阶段。


睡眠尤其是入睡阶段,也是需要孩子学习的。也许会让大部分家长诧异,很多婴儿并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入睡,在和困意相处的阶段只有哭,到了睡觉的时间,很多父母会摇着或喂着孩子,帮助ta入睡。


图片


但是尽量不要让孩子在你的怀里睡着,因为这可能会形成一种固定入睡模式-宝宝可能会适应并期待被抱睡、晃睡、奶睡,当ta在一个睡眠周期中短暂醒来时,就无法自己入睡了,这就造成了夜醒并哭闹需要抱、晃、吃奶等各种安抚。


我们可以:

1. 孩子清醒时有充足的饮食、充足的日间小睡。(避免饥饿、睡眠剥夺等影响睡眠)

2. 外界的光线和声音可能会干扰睡眠,可以建立一个声音和光线都比较低的环境。小婴儿一般不害怕黑暗,白噪音会让他们想起在子宫里听到的类似声音,可能帮助他们睡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