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班”就业遭歧视?一种不应存在的偏见

图片

□薛晖(重庆师范大学)

“不接收‘疫情班’,‘疫情班’应届生简直是受不了,没办法说。”近日,一名2024届毕业生发文,在BOSS直聘上与某物联公司老板沟通时,被对方如此回复。封面新闻记者向该公司负责人求证,对方承认不接收22届、23届、24届毕业生,并表示“疫情班”是部分企业、老板间交流的口头语,现在不少用人单位的确对“疫情班”的学生态度不友好、评价差。封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2022年至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时,的确有一部分人被“疫情期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差”的理由回绝过,有小至十多人规模的公司,也有大至上万人的企业。(10月17日 封面新闻)

学成求职却被打上“疫情期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差”的标签,从而被某些企业拒之门外。这种基于片面认知的招聘策略,剥夺了部分应届生平等竞争的机会、折射出企业招聘过程中的短视与偏见,更触及了就业公平与招聘机制、人才评价等议题。

“疫情班”这一“新词汇”是部分企业、老板之间交流的口头语,源于其对应届生能力的片面认知。他们认为,疫情期间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线上教学、缺乏实践机会等因素,整体素质较差,存在分层严重、技能不足等问题,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往往以“分辨成本高”为由,拒绝接收“疫情班”的应届生。事实上,任何一届毕业生中都会存在能力差异和分层现象,这是教育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将这些问题简单归咎于“疫情班”,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推诿和逃避,更是在缺乏科学依据的前提下对教育体系的误解。疫情前的毕业生也存有能力高低之分,这是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需要辨别和筛选的,“疫情班”属实是一场不应存在的偏见。

诚然,疫情期间,学生们确实面临了线上教学、缺乏实践机会等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学到技能或没有努力。相反,许多学生在逆境中更加珍惜学习机会,通过自学、参加线上课程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因为经历了疫情,大多数青年也更懂得生命的可贵,更懂得如何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这种经历的沉淀,让他们更加坚韧、更加成熟。

打上标签“一刀切”的招聘策略不仅不公平,也不明智,它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和潜力。求职过程中需要的不是标签与偏见,而是全面、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企业应该增强识别人才的能力,通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环节,全面评估求职者的能力、潜力、学习态度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招聘到真正适合岗位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疫情班”这一标签与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等社会现象有着相似的根源。它们都是基于片面认知和偏见而形成的标签,是对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这种标签式歧视不仅损害了被歧视者的权益和尊严,也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因此,我们应坚决拒绝这种标签式歧视,倡导公平、公正、包容的就业环境。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合力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招聘机制,共同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