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燕国子之改革以失败告终

燕王哙为燕易王之子,前321年继位。客观讲,燕王哙继位以来堪称贤君,追慕尧舜,尊贤行仁,勤俭治国,劝课农桑,爱惜民力。

燕君子哙,邵公奭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罼戈田猎,又亲操耒耨以修畎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韩非子 说疑》

而在大争之世,燕王哙不免也裹胁到战国变法浪潮中来,燕相子之便派了鹿毛寿、苏代、潘寿这些说客纵横家去给燕王哙洗脑,最终燕王哙效仿禹让位于益,前318年禅让与子之。

图片

子之变法的举措史料记之甚少,大概有四方面:

一、改君位世袭制为禅让制,这是贴着追慕先贤尧舜的美名满足自己内心的私欲。

二、加强君权,乾纲独断,子之在任燕相时,已经是“贵重,主断”,等到禅让后,“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於子之。”(均自《韩非子》)。——这个应该是法家慎到“势”的理念。

三、垄断官员任免权,清除传统太子平势力,“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大重”。——这个应该是法家慎到“势”的理念。

四、采用术治,子之在历史中的事迹较少,韩非子曾记载过一段

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韩非子*内储说上》

可以看出子之的手段与韩昭侯相似,应该借鉴了申不害变法中采用的法家“术”的理念。

所以,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子之的变法是法家做派,借鉴了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理念,但应该缺少商鞅的“法”理念。

由于禅让制对体制冲击过大,加上子之可能治国能力较差,远比不上韩昭侯,“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史记》)。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不满权力被剥夺,前315年联合了将军市被,攻打子之。南面强大的齐宣王早就盯准机会,趁机挑拨太子平。燕国爆发内乱,死伤数万。太子平、将军市被尽死于这场动乱。随后齐宣王这头狼来了,以匡章为将,讨伐燕国,杀子之和燕王哙。

不过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了,燕王哙的儿子燕昭王以乐毅为将,差点把齐国灭了。燕国这春秋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在战国也风光了一把。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