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能治愈吗

世界上第一次认识到自闭症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10多年前。当时Eugen Bleuler医生将此病作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来诊断,之后的1920年Grunya Sucareva医生确定这是一种与精神分裂不同的疾病。再后来的1940年代Hans Asperger和LeonKanner将其区别于精神分裂,定义为婴儿自闭症或艾斯伯格综合征。今天的正式称呼是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长期以来,相对于其它疾病,对自闭症的本质认识花费了很多时间,人们曾经以为,遗传因素、童年创伤、疫苗、重金属等因素是自闭症的诱因,但随后的研究并没有确定疫苗与自闭症的关联,也没有找到确定的自闭症相关基因。由于自闭症往往在2岁左右就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也有患者半岁时就与同龄婴儿不同),比如重复刻板行为,对人没有兴趣,没有语言,无法与父母进行社会交流等等。很多受到一家人(父母、祖父母)关注的孩子出现自闭症的情况,因而也无法用童年创伤来解释。

图片

而根据这些没有方向感研究和摸索型治疗,看不到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很多医生束手无策之后往往给出一个结论——自闭症是不治之症。很多孩子哪怕幼年时就被父母带着去各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进行各种感统训练,行为治疗等,依然无法像同龄孩子那样能跟外部世界交流和学习,很多人甚至长大后也不能生活自理,终生需要照顾,有些则因为发育过快过高大,成人后有暴力倾向而难以管教。
目前在我国自闭症被列入残疾人范畴,由残疾人协会管理。对残疾的理解就是没有康复和还原到原本正常状态的可能性,终生不能改变其健康水平。随着自闭症人数的增加,自闭症儿童已经取代从前的聋哑儿童,构成残障儿童的主流。甚至随着年龄增长,由于处于孤独状态(星星的孩子),无法正确感知外界,也无法被别人充分理解,近一半自闭症孩子会出现多动和冲动问题,更增加了照料难度。且有些自闭症患者虽然心智没有成长,身体却比一般人明显更高大和强壮有力,其无恶意的应激反应也可能伤害到照料者或周围的其他人。
自闭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在2000年每150名儿童中有1名患有自闭症,而在2020年,每36名儿童中就有1名患有自闭症。而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对于中国情况的估计为:约有1000万名自闭症患者,其中儿童约200万。今天中国的自闭症人数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和心碎的状态,为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自闭症的因果关系和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进展。

图片

从100多年前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开始,又经过艾斯伯格综合征和自闭症的认识,直到近二十年来,自闭症的研究开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科学家发现,微生物-肠-脑轴功能异常在自闭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调整肠道菌群就能改善和治疗自闭症,甚至可以治愈自闭症。

图片

食与心之前也写过多篇文章介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期让我们直接关注菌群干预自闭症的效果。
1. 益生菌干预自闭症的效果
罗伊氏乳杆菌干预纠正自闭症小鼠社交缺陷中,食与心就介绍了罗伊氏乳杆菌对于小鼠自闭症模型的良好改善效果(包括行为和大脑生理生化)。
目前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益生菌干预研究也不断增加,干预效果怎样呢?
一项荟萃分析最终纳入8项研究,涉及318名1.5-20岁的自闭症患者。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干预组的行为症状明显改善,合并标准化均值差(SMD)为-0.38。亚组分析发现,在欧洲地区进行的益生菌干预研究改善更明显,SMD为-0.44;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的干预改善更明显,SMD为 -0.43;10 岁以下自闭症儿童干预的SMD为-0.37,10岁以上自闭症儿童的干预SMD为-0.40;多株益生菌干预的改善效果由于单株益生菌干预,SMD分别为-0.53和-0.28。【1】(SMD绝对值越大说明干预效果越显著)

图片

另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了12项随机对照安慰剂研究,涉及630名自闭症儿童,年龄1.5-20岁。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干预组的自闭症核心症状显著改善,SMD为-0.21;多菌株益生菌的干预效果比单菌株益生菌干预更显著。【2】
这些研究都提示:补充益生菌3个月以上,调整菌群是改善自闭症的正确方法,这些与食与心研究所的研究结论一致,由于自闭症的发生是一个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持续过程,大多数研究没有连续追踪几十年,因而上述研究并没有提及最终改善到什么程度。
不过对于想要尝试益生菌的人,食与心想要提醒的是:有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粪便中网红的阿克曼菌含量升高,多动症儿童粪便中网红的双歧杆菌增多的现象,是因是果尚未见后续的报道,因此自闭症患者补充益生菌时需要慎重考虑菌种的选择。
对于欧洲地区益生菌干预改善效果更明显的情况,食与心并不意外。因为欧洲是全世界对于养殖用抗生素、作物的农药化肥以及食品添加剂管理最严格的地方,而孕妇和婴儿早期抗生素暴露、农药残留暴露等已经被确定是自闭症的风险因素。(孩子聪明与否,谁说了算益生菌能减轻环境荷尔蒙的损害吗
2. 饮食干预自闭症的效果
饮食是塑造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因素。2021年《Cell》杂志的一项大规模宏基因组研究显示饮食与自闭症的关联比菌群与自闭症的关联更紧密,苛刻的饮食选择(偏食挑食和追求好感觉饮食)与菌群多样性减少、胃肠道症状和行为症状都显著相关。【3】
由于很多自闭症儿童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问题,比如对麸蛋白和酪蛋白不耐受,医院和干预机构的饮食干预建议也主要是规避含有麸蛋白和/或酪蛋白的食物。食与心为什么自闭症干预必须控制饮食也介绍过饮食干预的重要性。

图片

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8项随机对照组干预研究,涉及297名自闭症儿童,其中144 名在干预组,153 名在对照组,干预持续时间1-12个月。其中5项研究调查了无麸蛋白无酪蛋白(GFCF)饮食对自闭症的有效性,3 项研究评估了无麸蛋白/麸质(GF)饮食对自闭症行为改善的疗效。分析发现:5项研究显示GFCF 饮食干预后显刻板行为减少,3项研究GFCF 饮食干预后认知有所改善;但没有研究发现沟通和社交方面的改善。【4】
另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7 项随机对照研究,涉及338名自闭症参与者,分析了GFCF饮食、GF饮食和生酮饮食对于自闭症的影响,干预时间6周-12个月。结果发现,2项研究报告GF饮食干预后社交行为改善,2项研究报告生酮饮食干预能改善自闭症核心症状。【5】
总体而言,这些干预显示饮食干预能改善自闭症,但究竟限制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更好还没有人做出过定论。
3. 粪菌移植干预自闭症的效果
粪菌移植干预自闭症的长期效果食与心介绍了连续10周粪菌移植干预能显著改善自闭症症状(2017年),且接受干预得自闭症儿童两年后依旧在改善(2019年)。

图片


自闭症患者粪菌移植干预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展,有多项报道提示粪菌移植对于自闭症干预的积极影响,患者通过口服冻干粪菌胶囊进行粪菌移植(持续12周),并在干预结束8周后进行随访,结果都发现粪菌移植在菌群和自闭症症状上的明显改善。【6-7】
但总体而言,粪菌移植干预的证据较少,不少家长跟食与心交流说:刚刚开始的时候确有效果,后来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粪菌移植的作用在世界各国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积极的结果,但是真正距离完全治愈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长期观察才能做出结论。
4. 联合干预自闭症的效果
有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将菌群干预与自闭症传统干预结合起来。
一项研究比较了行为治疗(ABA干预)以及益生菌+行为干预的效果,参与者为3-6岁d的自闭症儿童。结果发现:3个月后,2组干预者的语言、社交、感知和生理等各方面均有改善,益生菌+行为干预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的行为干预。【8】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行为干预经常用食物奖励来强化孩子的语,言、行为等表现。用来强化的食物不应该是高糖/高脂的食物或者加工食品,这样的食物会对菌群产生不良影响。

食与心温馨总结:肠道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给自闭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自闭症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遗传疾病或心理疾病,看似是神经发育障碍,实际是肠脑发育障碍,异常的肠道微生物通过菌-肠-脑轴抑制了大脑发育,从而阻碍了行为、语言和认知的发育。

图片

此时只针对外部表现(比如行为和语言)进行强化干预,孩子只会像马戏团的小动物那样,为了一口好吃的去做出某个行为,发出某种声音,而不能将这种行为与社会交流联系起来,也不能将这些声音发展成有体系和缜密逻辑型的语言。这些机械的反应与正常发育孩子的行为和语言的自然发展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将孩子肠脑恢复正常(通过菌群调整就可以),正常的菌群就能通过菌-肠-脑轴作用于大脑,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在这种正常的生理基础之上,自闭症父母才可以像其他正常发育孩子的父母一样,正常地教孩子学语言,跟孩子进行姿态、行为和语言的交流,让孩子的行为、语言和认知正常发育。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提示,忽视肠脑的异常,即便花费比其他孩子更多的金钱和心力去教育,孩子的状况根本不在能够接受和消化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培训基本上是徒劳的。就像教一个看不见的孩子认识物体和颜色,首先要做的是恢复正常视力,再学习,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徒劳。
大量研究发现,针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干预,不管是补充益生菌、健康饮食、还是粪菌移植,或者是将这些微生物疗法与行为治疗结合起来,都能明显改善自闭症。食与心之前介绍过一篇2015年美国儿科学研究的文章,研究针对75名出生六个月内随机服用L. rhamnosus GG (ATCC 53103) 或安慰剂,之后观察并分别记录3周,3,6,12,18,24个月以及13年后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同时由儿童心理专家评估注意力集中缺陷(ADHD)和Asperger综合征(AS)。之后ADHD or AS 诊断的比例:安慰剂组中为6/35(17.1%),而益生菌组中没有发现有类似艾斯伯格综合征的情况。这项研究清晰提示了食用有益微生物的结果。
自闭症患者的家庭必须知道,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年期就定植的微生物相比其他微生物具有更多优势,对人的影响也更持久,比如小时就吃米饭的人长大了也离不了米饭,小时后吃面食的人长大了也离不开面食一样,不管是有益的微生物还是有害的微生物。自闭症孩子的菌群更偏爱不良饮食,对不良饮食因素更加敏感,改善他/她们的菌群也并非一一朝一夕的事。即便已经调整好了菌群,让有益菌处于优势地位,有害菌被抑制到近乎不见的程度,一旦饮食不注意,已经处于正常状态的孩子也可能出现反复。同时,自闭症的患者普遍有偏食挑食的饮食习惯,食物不耐受和肠漏都是他们的标配体征,肠漏可以继而引起脑漏,让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重重。
食与心研究室十几年来一直未间断在进行自闭症领域的研究,通过菌群调整+饮食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已有大量自闭症儿童受益。菌群调整主要是通过益生菌或者益生菌+益生元的方式,饮食则主要是戒糖和甜食,生活方式主要是鼓励多接触大自然,多玩泥玩土获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目前已经有几十位自闭症儿童恢复正常,可以跟正常发育儿童一起上学,老师完全看不出差别,有的孩子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图片

虽然这些结果非常让人开心和欣慰,但这种针对菌群的综合干预做起来其实绝非容易。多数自闭症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吃了菌很快就好起来,问的最多的话就是益生菌需要吃几个疗程。孩子一但有停滞就开始病笃乱投医地各种干预方法一起上,结果在失望之后又什么都不相信,继续尝试新的方法,于是孩子的童年就在就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中度过,孩子跟同龄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样的家庭通常几轮尝试之后会面临家庭解体,支离破碎,最后还是认领残疾证,让孩子终生成为残疾人。
其实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些跨辈的家长,觉得孩子已经够可怜了,怎么连口好吃的也不能吃呢?不愿意管住孩子的嘴,结果不良的饮食习惯进一步恶化了孩子已经失常的菌群,让肠脑和大脑异常状态加深,进而什么干预也难以取得效果。特别是有些老人发现给孩子吃了甜食后孩子的愉悦程度倍增,会主动叫爷爷奶奶,殊不知那是在给自闭症孩子下毒品促成瘾。
如果家长能够反思一下,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个年代没有自闭症,为什么爸爸妈妈那个年代很少看到这些情况,而为什么现在几乎城里的学校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答案不难想出来:加工食品。也有些家长自身就缺乏控制饮食的能力,自然更难以管理好孩子的饮食。就像有些人已经糖尿病了依然要吃糖,已经肝硬化了依然要喝酒一样,长期的饮食控制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家长饮食不健康时,孩子自然不可能饮食健康。同时,焦虑的父母也不会有正常的孩子。
这些年食与心体会最深的就是:自闭症的孩子能不能恢复正常,关键看父母有没有充分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目前自闭症的干预方法五花八门,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赚钱手段(生意),这些人只关心自己的钱包,并不关心是否会耽误孩子发育的重要时机,更不在意孩子成年后怎么生活。只有能充分学习和思考的父母才能从这些信息中找出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方法。神经系统发育滞后的最好方式是通过肠道微生物长期纠正,最安全的方法是选择正确的菌群组合,粪菌移植并非最安全的唯一选择。
每次在网上看到家长讨论用重金属螯合剂、外星人疗法、乳果糖促进排便、抗过敏药等治疗自闭症时,食与心的心情非常复杂,真希望自闭症的家庭能少走弯路。调整菌群是让孩子缩小与同龄人的差距,甚至跟同龄人一样正常生活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不是之一。
食与心研究室近年来科研之余也一直在做相关的科普工作,希望这些科研发现能够传递给普通人和受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困扰的家庭。实际上影响有限,我们的文章的阅读量远低于一些毫无科学道理的文章的传播速度和广泛度,印证了谎言最吸引人,科学家和骗子对话让听众认为科学家才是骗子的事件并非空穴来风。虽然也有不少相信食与心的人通过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提升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但认真了解这些信息,并通过菌群调整方法改善自闭症的孩子其实并不太多。这是社会上最悲哀的一面。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获得国家那笔残疾补助金而主动求医生给孩子认定为自闭症,殊不知今后孩子真的全都好了,甚至变成了人中之杰也不会被摘掉残疾者的帽子,再择业中受到多重制约甚至社会歧视,这真的值得吗?
也有一些家长,听说自闭症的孩子有独特、超乎常人的功能,可以将他们培养成毕加索,梵高,高迪,莫扎特一样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这种期待也是不正确的,家里的天才如果难以融入社会,即便多么有才,在今天的21世纪也不会让家庭完美。
自闭症最正确的做法不是德智体三育、不是感统指导,是食育。食育可以让全家受益,改变自己,改变孩子,改变家庭。
一直以来,食与心与师妹和老师一样,始终秉持 自闭症不是不治之症,完全能够治愈 的理念,努力再努力为自闭症家庭和社会做更有实效的科普,让自闭症尽快消失,让那些家庭不再破裂。食与心也特别希望这个可防可治的系统发育障碍尽早从残疾人范畴里剥离出来,让所有的家长看到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做更多的、未来可期的努力。一定要记住,食物决定着我们的肠道菌群(人类的第二基因库),而肠道菌群控制着我们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原本人类不该有的疾病痛苦皆可以因为食物的失控而缠身不去。

图片


参考文献

  1.  Probiotics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n symptoms - ScienceDirect

2. The impact of probiotics on core autism symptoms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 Clinical Nutrition ESPEN

3. Autism-related dietary preferences mediate autism-gut microbiome associations: Cell

4.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of a gluten-free diet and/or casein-free diet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 PMC (nih.gov)

7.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Relieves Gastrointestinal and Autism Symptoms by Improving the Gut Microbiota in an Open-Label Study - PMC (nih.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