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观《只此青绿》有感

  这个国庆假期,我看了一部电影《只此青绿》,只一眼,就被它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只此青绿》的美首先美在它精巧的叙事结构。影片开头,是故宫博物院的青年文物保护工作者缓缓展开《千里江山图》,却遗憾未能找到那个年方十八的天才少年希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更多痕迹;而结尾,还是这个青年在博物院与希孟遥相对望,希孟长揖到底,将这份承载无数人毕生心血的文化瑰宝郑重相托。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主角,一呼一应之间,一段无声的知音之旅跨越了千年时光,如同那千里江山的青绿之色,在岁月的浸润下,不仅未曾褪色,反而愈发璀璨夺目。

  其次,《只此青绿》的美还美在它严谨的叙事细节。无论是服饰妆面,还是习俗文化,电影都几乎完美复刻了那个年代,再巧妙地将舞蹈、绘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好似真的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无时无刻不在享受风雅的宋朝。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伴随着少年希孟在翰林画院度过的每个快乐时光,我们慢慢理解了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心境,那是他对这片山川最深沉最热烈的爱。

  但《只此青绿》最令我惊叹的美还是它隽永的叙事方式。中国山水画于北宋时趋于成熟,发展出了青绿、金碧、水墨、绛紫等多种画法,而青绿山水则是其中技巧难度最高的一种。电影从作画人希孟的视角,融诗乐舞为一体,借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这一传世之作的过程,极其细腻且完美地展现了从材料准备到画作完成的全过程。

  作画用的那一匹薄薄的绢布,是无数织绢人日复一日的劳作、一丝一线的心血织就而成;而挥洒在绢布上的艳丽色泽,则来自磨石人徒手攀越一座座崇山峻岭采集到的矿物颜料,无论是那石磨中纷扬飞溅的青绿之粉,还是那石盆中厚重细腻的青绿之浆,都承载了重逾生命的寄托。还有那修长雪白的画笔、千锤百炼的墨锭、刚柔并济的印篆,无一不汇聚着无数平凡得连名字都不见记载的匠人们的毕生心血。

  也正是匠人们在材料制作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才使得希孟得以在千里长卷上尽情地描绘心中的所思所想所念,也才最终有了这卷令后世之人惊叹不已的青绿江山。无数前人的付出,借由天才少年希孟之手,让我们有幸在近千年之后仍能身临其境般地欣赏宋朝时山川的雄伟壮丽与江水的清秀蜿蜒、岸上人家的悠闲静谧与城镇村廓的繁华富足。当然,最夺目的还属那片呼之欲出的青绿色,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盛世年代的锦绣山川间,一呼一吸之间俱是那片苍翠,眼波流转之处皆是那份奇丽。

  不过,《只此青绿》中最让我意难平的就是当我们为《千里江山图》流连忘返、击节赞叹时,这幅长达1191.5厘米的艳丽画卷中竟然找不到希孟自己留下的一字一印,而历史中对他的记载也只有“希孟年十八”这寥寥数字。谁又能想得到,创作出如此惊艳的旷世之作的少年,在那个应当属于他的年代里竟然消失得如此无声无息,仿佛从未有人注意到有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少年,来过,爱过,用全部的生命燃烧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缺憾成为历史,希孟留给我们的这片青绿才更加熠熠生辉吧……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限!”仅以此献给所有像希孟一样于时光长河中璀璨一时的少年,愿所有的美好都能化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