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荒漠”变“水下森林”,300万只“八月膏”长腿蟹惬意栖居——解锁大冶湖“蝶变”密码

全文2171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大冶湖经过退养、截污、增绿、放流等措施,水质从劣V类恢复到Ⅲ类,局部达到Ⅱ类,成为“水下森林”。

02今年大冶湖首次以“人放天养”的形式,投放了300万只“八月膏”长腿蟹,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发展。

03为此,黄石市东楚投资集团大冶湖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恢复水生植被、增殖螺蚌类软体动物、优化鱼类种群结构等技术措施。

04目前,大冶湖鱼类数量已从27种增加到66种,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赢。

05未来,大冶湖将从渔业发展向农文体教融合发展转变,全力促进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刘丽虹 田野

大冶湖是黄石的“母亲湖”,曾因废水排放、围网投饵造成水质恶化,水质恶化到了劣V类。2016年,黄石东楚投资集团大冶湖文旅公司自特许经营以来,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在专家团队指导下,确定了大冶湖“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人放天养”的发展思路,通过退养、截污、增绿、放流等一系列措施,水质已从劣V类恢复到Ⅲ类,局部达到Ⅱ类,“水下荒漠”变成了“水下森林”。今年,大冶湖首次以“人放天养”的形式,在湖中投放了300万只“八月膏”长腿蟹,围绕一湖清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冶湖的鱼类数量已经从27种增加到66种。

26个监测断面护一湖清水

“目前大冶湖共设置监测断面26个,其中,国控考核断面1个,省控考核断面1个,大冶湖流域生态补偿监测断面24个。”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刘蓬介绍,今年来,该市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进大冶湖流域综合治理,守牢大冶湖水环境安全底线。目前,该局每月对断面开展水质监测,从监测数据看,1至9月,省控考核断面大冶湖磊山湖心水质保持在Ⅲ类,国控考核断面大冶湖闸保持在Ⅱ类。

图片大冶湖幼鸟

“今年以来,共通报了8期。”刘蓬介绍,大冶湖作为一条重要的长江支流,其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曾因废水排放、围网投饵造成水质恶化到了劣V类。为了保护黄石的“母亲湖”,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黄石市2024年度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水质提升攻坚工作方案》,以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磊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山南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等项目,促进大冶湖水质改善。

同时,该局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国控断面大冶湖闸、省控断面大冶湖磊山湖湖心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出现水质变化第一时间预警,督促相关辖区开展排查整治。为完善大冶湖生态补偿监测通报机制,黄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财政、发改、水利等部门,定期对大冶湖流域生态补偿2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通报。

图片野鸭在湖面上飞跃

“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对大冶湖水质及周边环境开展常态化巡查,强化入湖支流水质管控,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水质改善,目前已巡查10余次。”刘蓬表示,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要求,对大冶湖入湖排污口开展地毯式摸排,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科学分类、依标整治、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大冶湖入湖排污口整治工作。并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狠抓污水垃圾、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结合当地地理条件、排污现状、排污口位置及市政管网建设程度等情况进行整治。

黄石大力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大冶湖鱼类从8年前的27种提升到66种,大型底栖动物从20多种增加到40多种,水生高等植物恢复到36种,大冶湖连续多年取得大丰收。”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马徐发介绍,该校自2016年以来就在大冶湖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依托专家工作站68位师生及省内渔业相关科研机构力量协助大冶湖公司,聚焦恢复水生植被、增殖螺蚌类软体动物、优化鱼类种群结构等技术措施和加强渔业执法与渔政管理。

图片大冶湖养殖的螃蟹

马徐发表示,为充分发挥大冶湖生态渔业在水域生态修复中的作用,该校与黄石市相关部门共同探索生态渔业管理协调机制,形成的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大冶湖已经建成了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生态渔业发展格局。

经过8年的生态化养殖和渔业实践,成功将大冶湖水质从2016年的全湖劣V类提升到以Ⅲ类为主、局部Ⅱ类。近年来当地还不断丰富渔种,以渔净水。今年3月,大冶湖生态文旅开发公司在中国渔业协会和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等高校的指导下,引进技术团队,发动渔民参与,首次放养了大闸蟹。除了生态效益,大冶湖也在抢抓舌尖上的“蟹经济”。

图片春季的大冶湖

大冶湖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黄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超群介绍,黄石池塘养殖和生态渔业面积稳定在53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8.5万亩。现有鱼类资源117种,除常规的青、草、鲢、鳙、鲤、鲫、鳊等大宗品种外,还有小龙虾、河蟹、黄鳝、甲鱼、鲈鱼、鳜鱼、银鱼等特色品种。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5.64万吨,渔业总产值66.7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96%,渔业已发展成为大农业的支柱产业。

通过退养、截污、增绿、放流等一系列措施,水质变清了。为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今年,依托大冶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首次在大冶湖引进放养优质蟹苗300万只,与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同种同源,同属中华绒螯蟹种,取名为大冶湖“八月膏”长腿蟹,预计年产量30万斤左右。

图片碧波荡漾的大冶湖

“每亩放养的螃蟹仅30只左右。”马徐发介绍,河蟹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复杂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小时候可以像鲢鳙鱼一样吃浮游生物;长大了偏爱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螺、蚌、水蚯蚓、水生昆虫、鱼、虾等,同时也吃水草及其残体,所以河蟹可以被看作水体的清洁工,不仅可以减少水体有机物含量,还可以控制孑孓和摇蚊幼虫等,从而减少湖区蚊子的数量。另一方面,河蟹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水草丰茂的水域,在湖泊沿岸带水草区的适度扰动可以加快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增加生物多样性。

“大冶湖始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发展方向,围绕一湖清水,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黄石市东楚投资集团大冶湖公司董事长李从玉介绍,大冶湖将从渔业发展向农文体教融合发展转变,全力促进大冶湖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绘就蟹肥水美、鱼跃虾欢的大冶湖生态新图景。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