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江海勇为先 笃行实干宏图展——江苏海事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综述

图片

江海奋楫勇为先


笃行实干宏图展


江苏海事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综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

敢为人先、坚定远航的勇敢者奋楫扬帆;披荆斩棘、志攀高峰的开拓者砥砺奋进。

今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5周年。5年来,一批批勇敢者、开拓者挺膺担当试点任务,交通强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江苏海事局就是其中的身影之一。

图片

勇当先行者。5年来,江苏海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决策和交通运输部相关工作部署,勇担试点任务,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下好先手棋。5年来,江苏海事从辖区实际出发,扎实推进航运营商环境海事服务样板区、长三角“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建设、绿色航运海事治理示范区建设等试点任务,为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事篇、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苏海事智慧。



服务贴心省心 

幸福可感可及


百舸争流,行船如织,江苏舟楫繁忙,一片欣欣向荣。

图片

在江苏海事人看来,水运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千行百业,是我国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中运量最大的领域,也是海事部门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江苏海事局全面推进航运营商环境海事服务样板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将担当作为转化为相关企业和行政相对人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电子证照就能用,不用再费劲找纸质证书了,真方便。”来自河南信阳的船长老刘为江苏海事局的便民举措竖起大拇指。

最贵民满意。江苏海事局试点推进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拓展电子证照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共签发电子证照8万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江苏海事局全面推行内河船舶船员多证合一电子证明书;试点实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培训合格证多证并办便利举措;提供多渠道办理途径,方便相对人自主申请、打印“多证合一”证明书,着力打造船员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示范区。截至目前,共签发“多证合一”证明书2500余份。

“海员证照片自助拍摄上传、证书自助打印这些功能太赞了。”政务自助服务站(区)的特色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江苏海事局形成以“自助”不见面审批、窗口办理同步运行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在长江江苏段建成90个政务自助服务站(区),布设94台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实现辖区所有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年吞吐量3000万吨以上码头和航海院校全覆盖。自助服务站(区)可随时办理6大类76种政务事项,目前使用超36万人次,为全国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心中有人民,服务暖民心。

江苏海事局出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港航企业发展工作举措36项;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部最贴近民生实事等21项;深化实施江苏海事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大举措;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业务事项,率先开展长三角地区海船转籍登记“不停航办证”试点;出台船员特殊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船员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船舶防污染证书、文书签注页区域通办”和“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或其他保证证书核发”两项应用场景成为长三角通办任务,把海事政务服务办到心坎里。

图片

信用管理是衔接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

江苏海事局在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实施了海事系统第一部涵盖信用管理全部要素的《江苏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明确信用主体认定标准,建立失信行为目录,出台《江苏海事监管领域黄、黑名单认定指南》,建立海事信用信息数据库;制定进江海轮防碰撞防失控等11个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方案,累计签订各类主体信用承诺4.7万份;为全国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与此同时,该局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海事信用信息互通、信用记录互认、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相互协调,在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救济途径等方面保持相对一致;推进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在长江全线适用,提升港航市场活力。

根植行业、热爱行业,服务行业、奉献行业。

江苏海事局推进海事信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现信用信息跨行业、跨地域共享,行政处罚信息全量报送信用中国,对失信者形成震慑力和约束力,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启动《江苏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阶段性评估和修订;持续推进进江海轮防碰撞防失控安全监管、无线电秩序监管、渡运安全监管、船舶配员监管、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船舶防污染监管、事故调查处理、政务服务、船员培训考试等重点领域信用管理工作,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赋能

绘好平安同心圆


作为长三角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水域兼具江河湖海,是全球通航条件最为复杂的水域之一。水上交通安全如何管?

图片

江苏海事局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为抓手,推进长三角“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建设,将诸如此类的问号一一拉直,为保障长三角水上交通安全贡献海事力量。

时间拨回到2021年,江苏海事局成立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江苏海事局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试点方案》,率先获部海事局批复同意,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太仓开展建设全要素“水上大交管”试点。

如今,五大亮点各具特色,张家港水上交通管理中心负责港航一体化和片区协同试点,南京、太仓水上交通管理中心侧重“港航一体化”试点,镇江水上交通管理中心侧重“江河联通”试点,南通水上交通管理中心侧重“江海联动”试点。

敢为人先,以勇于作为、善于作为的姿态忠诚履职。

江苏海事局依托岸基CCTV可视化监管,创新建成由100个点位组成的智能卡口系统,覆盖苏皖、沪苏交界水域以及通江河口、桥区、内港池出入口等重点区域,“把住两头、管住中间、掌握进出”。该系统在全国首创集成字符识别、图像大数据检索、深度学习功能的“船脸识别”核心技术,实现重点船舶智能识别、异常行为智能预警、显性违章智能取证。

与此同时,江苏海事局率先完成国产VTS系统替代,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改扩建项目,集成包含42站6中心的国产VTS组网集群监控系统;有效融合3000余路岸基CCTV、100余路海巡艇移动CCTV、70余路无人机、36个气象监测点和1126台执法记录仪实时信号,搭建“4G专网+5G公网”双向互补的海事网络,实施全域“CCTV+无人机+单兵装备”等多种感知手段综合运用的智能巡航,拓展了“陆海空天”全方位现场触角。

图片

风浪磨炼的江苏海事人向来不惧挑战、主动攻坚,提升监管效能——

以船籍港管理系统为抓手,实现江苏籍在航船舶远程监控;推动建成完善沿海风电智能监管平台,实现风电施工现场可视化监管;开展AIS多元信号融合,长江船舶识别率显著提升;打造“船E行”大服务平台,实现恶劣天气预警、交通管制信息主动推送及信息精准查询。

在要素集聚、功能完备、装备先进的监管感知体系基础上,江苏海事局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整合监管职能和执法资源,建成江苏海事局水上交通管理中心、沿江10个水上交通管理中心和1个海上交通管理中心、34个快反处置中心加强联动,组建了纵横连通江苏局、分支局、海事处的三级“大交管”架构。

立足长三角,江苏海事局深化合作,实施沪苏VTS覆盖水域船舶“一次性船位报告”,签订《沪苏海事监管服务保障一体化合作协议》,明确六方面合作,印发多领域实施方案,在重点港区、码头与上海海事局试点开展进江海船“直进直靠,直离直出”,打造船舶航行“绿波带”;制定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工作指南,上线运行水上交通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会同浙江海事局共创“平安江海 畅行江浙”品牌,打造江浙“诚信航线”。

高效监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发展。江苏海事局与中远海散运、招商南油推进战略合作,开展重点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一体化交通组织,打造安全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服务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船舶产业集群发展,为新造船舶和海工装备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安全保障,进一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路走来,试点工作蹄疾步稳,《江苏海事局信息化系统应用指南》《江苏海事局水上“大交管”运行指南》为全国推广全要素“水上大交管”试点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参考,已在长江安徽段推广。



增绿添绿

碧水蓝天成色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图片

江苏海事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绿色航运海事治理示范区建设为主线,持续完善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辖区船舶防污染形势总体稳定,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2019年,江苏海事局坚持创新思维,打通污染物接收各个链条,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实施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对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实施免费接收,彻底改变传统做法,有效化解了船舶污染防治难题和风险,彻底释放民众环保热情,带动长江全线统一船舶污染物处理模式。

2020年,江苏海事局以“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为核心,打造了“港航企业全动员、污染治理全覆盖、接收处置全落实、监管服务全链条”的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2020年长江经济带全面实现船舶垃圾免费接收;2021年9月,长江上游(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大部分码头、长江上海段和黄浦江等水域全面实现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免费接收。至此,长江船舶污染物“船上存储、交岸处置”新模式成为主流,船舶污染防治格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举一纲而万目张。

立足辖区实际,江苏海事局坚持系统思维,紧抓主要环节、关键要素,推动建立“船、港、城”为一体的现代化船舶污染物治理体系。

辖区形成“初筛-精筛-确定”的长江江苏段船舶尾气排放立体监管网络,在长江江苏段6座跨江大桥上布设15处嗅探式尾气遥测终端设备、8处光谱分析式尾气遥测终端设备、4套黑烟识别抓拍设备,同步开发船舶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系统管理平台。

此外,江苏海事局完善信息化保障机制。在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中优化开发零排放、零申报、接收确认等功能,实现铅封有标识、不需送交有申报、接收情况有确认;持续推广应用智能垃圾桶、智能生活污水接收柜;大力推广应用长江江苏段港口船舶岸电管理信息系统,长江江苏段非危码头岸电覆盖率、泊位覆盖率均达到100%;深化低压岸电示范区、高压岸电示范点建设,着重推进电煤、矿石等大宗货物沿海航行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居全国前列。

图片

增绿添绿,靠建章立制、明规立矩。

江苏海事局积极健全完善绿色航运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制修订工作,以法治思维统筹推进绿色航运海事治理示范区建设。

通过协同立法为跨区域协作提供法律支撑。推动长江江苏段船舶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立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已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与上海、安徽有关部门在长三角船舶污染防治协同立法方面保持信息沟通,推动《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同期出台、联合宣传及同步实施。在全国率先推动将“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应当免费”写入地方性法规。发布《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规范》《长江江苏段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运营规范》等地方标准制定计划,固化先进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海事局联合高校完成《绿色船舶技术法规研究报告》,为推动新能源、新技术在船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持续开展极地航行船舶黑碳排放和重油污染相关研究,为后续我国推进黑碳等新型污染物防治工作提供支撑;向MEPC 80届会议提交《对GISIS船舶燃料消耗数据模块数据上报的改进建议》提案;制定《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排放监管指南(征求意见稿)》,试点应用压载水快速检测设备,进一步探索压载水超标化学处置方法。


数说江苏海事

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海事局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抓手,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保障进出港船舶225.14万艘次、货物24.81亿吨,同比增长4.1%6.7%

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专项行动,加快跨区域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建设,完成违法信息通报3133份

落实“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污染物“应交尽交、应收尽收”合规率94%

试点干散货船洗舱水免费接收,船舶洗舱水接收量同比增长30.9%

船舶使用岸电42.75万艘次,用电量5669万度,同比增长2.17%,占长江干线60%以上。

设立11个长三角“跨域办”专窗,办理事项282件

指导20个码头改扩建,支持13个码头对外开放或临时启用。

将江阴港、南京港到港船舶最大吃水分别提升至12.3米11.6米,进一步释放深水航道黄金效能。

支持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做优做强,维护45艘270米以上新造船出江。

深化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组织实施123个“书记项目”。


来源 | 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