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见真情:山大校友大会的几个关键词

上周末,山东大学在济南搞了一场大活动,首届全球校友大会。

作为一名山大校友和“新济南人”,笔者有幸在现场参加了这次大会,重走校园路、重游小树林,与阔别多年的师友畅谈,感慨颇深。

感慨一:

校友大会规模大、规格高、有新意

在现场可以看到,活动规模很大、规格也很高。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济南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雷杰等省市领导出席。此外,来自海内外、不同行业的5000余名校友及家属跨越山海,齐聚母校。其中,有彭实戈、徐海斌、宁高宁、陈子江、薛其坤、王玉鹏、梁涛、王小云等行业大咖,还有很多来自政商学各界的精英。

同时,活动内容也丰富而有新意:发布山东大学校友终身学习平台,启动山东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基金,成立山东大学社会工作行业校友会、媒体行业校友会等六个行业校友组织,成立济南校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对于山大来说,这是一场重磅“盛事”,体现着省市对学校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于山大校友来说,既可以重温“回家”的感觉,也可以借机在济南寻找投资兴业的平台;对于山东特别是济南来说,通过此次活动,也为招引人才、发展校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图片

图片

感慨二:

山大与济南“融合”日深、共生共荣

自2001年年初到山大读书,即感慨于山大与济南城市关系之密切。比如说,多条城市道路以山大为名,多家知名医院、企业也都与山大有关,每天为市民提供着服务。

20余年过去,不管是山大还是济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融合”,为“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这句话提供着生动诠释。

在校友大会上,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介绍,目前,每年约有30%的山大毕业生留济发展,在济常住的山大校友近20万人,纳入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库的山大校友7888人,也就是说,平均每50名济南人中就有1位是“山大人”、平均每8名济南高层次人才中就有1位来自山大。

图片

这些“山大人”,相信很多都已成为“新济南人”,他们为这座城市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在济南安居乐业,享受着这座城市提供的广阔舞台与各种支持。

“融合”的不只是人才。根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山大与济南共建各类科研平台30余个;今年以来,山大在济成交技术合同676项、成交额10亿元;山大地纬、神思电子、兰剑智能等一批山大校办或校友创办企业在济南加速发展壮大。此外,校地在教育、医疗、文化、城建等领域,都形成了一批务实合作成果。

济南是名城,山大是名校,可以说当前两者已经形成了“血浓于水”、共荣共生的关系。这也从侧面看,济南不仅是一座重视人才的城市,更是一座能够成就人才的城市。

这就是高校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绝佳阐释。

感慨三:济南对人才的重视,

有温度、有诚意、有力度

笔者在这次校友大会中发现了几个温暖的小细节。

比如,在活动主办方为山大校友准备的“大礼包”中,有一份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微词典,里边详细介绍了济南市人才服务支持政策、人才待遇保障、人才发展环境政策等。哪些人能够享受支持服务?能够享受哪些政策?如何申请政策支持?通过这本微词典,可以按图索骥,获得全面而详实的解答。

再如,里面还有一张“泉城校友卡”。按照卡面上的说明,持此卡可在规定时间内免费乘坐济南公交、地铁,同时还可免费逛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三大景区。

从这些小细节,足见主办方的细心与诚心。

图片

实际上,济南的细心与诚心不只见于此次山大校友大会,也不只限于山大校友,而是面对着海内外所有有志于与济南共发展的英才

近年来,济南对人才的重视有目共睹。以法定形式设立“海右人才日”,举办“海右人才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和专属节日的方式向人才致敬;连续4年高规格举办大学生毕业典礼,今年又开始举行大学生开学典礼;连续7年举办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为媒、以赛引才;接连举行“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推动更多优秀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图片

人才福利就更多了。

全国在校大学生经过线上申请,可在济南享受30日内免费公交地铁出行、免费游览部分公园景区服务;在校大学生入驻青年驿站享受8折优惠,外地来济求职应届毕业生每人每年可申请免费入驻2次青年驿站,每次最长7天;对非驻济知名高校毕业1年内来济参加面试的毕业生,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面向哲社文体及新就业形态领域,全面系统出台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

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力度在其他城市都是罕见的。

笔者作为一名“新济南人”,也享受到了相应的“福利”,感受到了济南这座城市的温情。

一朝山大人,一生山大情。这是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此次校友大会上所说的一句话。对于像笔者这样的工作、生活在济南的山大人来说,其实还可以再加一句——一城重才意,能够深切感受到济南为山大校友个人成长、事业发展所付出的重重情意。

在济南,有未来!

图片

来源:微信公号“躬耕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