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重症哮喘诊治新纪元】10.20 广州—重度哮喘前沿临床研究与诊疗交流会圆满结束!!

图片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可变性气流受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高达 3.58 亿,患病率在过去 25 年间增长了 12.6%[1]。重度哮喘(SA)占哮喘患者总数的 5%~10%[2],虽然比例不高,却造成了极大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压力。重度哮喘患者常常因气道炎症异质性明显、气道重塑严重、遗传因素影响以及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降低等问题,使得治疗变得尤为困难[2]。基于我国重度哮喘的疾病负担和临床需求,由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阿斯利康开展的重度哮喘前沿临床研究与诊疗交流会于 10 月 20 日在广州盛大开幕!!


本次会议荟萃众多呼吸学科的领军人物,围绕重度哮喘的研究前沿和临床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同时结合全球最新的重度哮喘治疗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学习。在本次交流会中,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更精准、高效、规范的哮喘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术界和医疗实践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助力推动哮喘治疗领域的进步,线下汇聚了近 70 位专家,线上更是吸引了超过 3,000+ 观看人数!

大会由全国哮喘学组副组长赖克方教授领衔主持,赖克方教授对主要参会嘉宾进行了介绍,并对全体参会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本次会议将围绕重度哮喘展开讨论,这是近几年的一大讨论热点。在重度哮喘领域,生物制剂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部分生物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也有一部分已经进入 Ⅲ 期临床试验,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在重度哮喘的话题上,就发病机制、临床治疗、药物调控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期待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


图片

图 1. 赖克方教授主持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呼吸和自体免疫生物制药、疫苗及免疫疗法事业部负责人陈曦先生发表致辞。陈曦先生对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强调了重度哮喘治疗的重要性。他提到,中国有大量重度哮喘患者,但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不多。陈曦先生认为,生物制剂是治疗重度哮喘的关键,他期待与专家们共同推动哮喘领域的科研进展和临床应用,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图片

图 2. 陈曦先生致辞


重度哮喘管理存空白,新发现开启新时代


在本次会议的上半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禹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应颂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谢敏教授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分享。


郭禹标教授就重度哮喘的患病现状和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展开了深入探讨。目前国内哮喘治疗主要遵循以激素使用为主的长期(阶梯式)治疗方案[3-4]。重度哮喘患者体内炎症水平高,普遍存在激素不敏感问题,依赖升级激素剂量的治疗手段获益有限[5]。近年来,国内外已获批多种重度哮喘生物制剂并纳入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指南,多个产品已在我国上市。联合生物制剂成为重度哮喘治疗的新趋势,旨在帮助患者实现更精准、高效的治疗目标。尽管重度哮喘治疗最近取得了进展,但临床痛点仍然存在。当前生物制剂主要针对下游炎症通路,仅作用于 T2 型重度哮喘,难以适用于所有表型患者[6]。因此,重度哮喘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以实现更好的疾病控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图片

图 3. 郭禹标教授主题分享


应颂敏教授和谢敏教授分享中指出了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和其他气道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气道上皮细胞不仅形成物理屏障,还通过促进黏液清除、驱动支气管收缩、释放效应分子等方式参与气道疾病的炎症反应。重度哮喘以气道炎症明显和气道重塑显著为特征[4], IL-33 和 IL-25 等细胞因子通过激活多种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参与了关键作用[7]。尽管生物制剂为哮喘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但我国哮喘患者生物制剂的使用率相对较低,未来需要更多关注如何优化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治疗策略的个体化。


图片

图 4. 应颂敏教授主题分享


图片

图 5. 谢敏教授主题分享


在讨论环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叶伶教授东莞市松山湖东华医院陈美华教授就「哮喘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判断生物制剂启动的时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陈美华教授认为,在临床上,医生需尽快实现哮喘完全控制,患者则希望以低成本快速治愈。生物制剂在重度哮喘治疗中效果显著,但启动时机需考虑患者经济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她提出,对于经济允许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无需等待传统治疗 3 个月后才开始生物制剂治疗。


叶伶教授强调了由于患者对激素的排斥心理,以及对哮喘长期管理的忽视,导致病情反复。她还建议在规范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生物制剂,并强调医保政策和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她认为,对于合并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早地启动生物制剂治疗。


图片

图 6. 专家讨论


生物制剂前沿进展,助力个体化治疗


会议下半场由郭禹标教授担任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如冲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刚教授就各自主题进行了讲述。


陈如冲教授围绕生物制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从 20 世纪以来,哮喘治疗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症状控制转变为实现临床缓解,即至少 12 个月无急性发作、缓解期间无需维持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使用、肺功能稳定以及持续无明显哮喘症状[8-9]。随着对哮喘病理生理学理解的深入,生物制剂成为重度哮喘治疗的新趋势。相比未使用生物制剂者,使用生物制剂的重度哮喘患者临床缓解比例显著升高[10]。国内外权威指南建议:生物制剂应早于 OCS 使用,OCS 应作为哮喘治疗的最后手段[11-12]


图片

图 7. 陈如冲教授主题分享


王刚教授概述了重度哮喘的治疗现状、挑战以及生物制剂治疗的新进展。王刚教授指出,重度哮喘患者及早启动生物制剂,或可为带来更多治疗获益[13]。生物制剂在治疗重度哮喘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8,14-15]、改善肺功能[16],且不受过敏原种类限制。生物制剂在鼻窦炎伴鼻息肉及 COPD 治疗中也显示出潜力,尤其是对于基线 BEC 水平较高的患者[17]


图片

图 8. 王刚教授主题分享


随后在讨论环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洪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董航明教授针对重度哮喘临床缓解的治疗目标、不同生物制剂的选择应该如何区隔、如何实现重度哮喘的个体化治疗等问题分享了观点。


董航明教授指出,未来哮喘治疗可能涉及更多生物治疗和炎症标志物的精准把控,还提到了生物制剂治疗的挑战,如应答不佳时的治疗转化,以及建立合适的生物模型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李洪涛教授指出,哮喘治疗目标的提高与对疾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有关,基础研究推动了临床治疗的进步。李洪涛教授还讨论了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生物标记物在精准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挑战。他认为,随着生物制剂的增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了新的挑战。


图片

图 9. 专家讨论




大会总结

随着大会进入尾声,大会主席赖克方教授对当天的精彩内容进行了总结。赖克方教授指出,中国哮喘管理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临床分型和治疗。生物制剂的应用为重度哮喘管理提供了新手段,可能使治疗目标更高,逐步由「临床缓解」变为「临床治愈」。期待能够有更多的研究进展和优秀的交流平台,为我国重度哮喘诊疗再添突破!!


图片

图 10. 大会现场


审批编号:CN-145868
有效期至:2025-4-22


声明: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得转发或分享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不得用于推广目的。本文的撰稿/发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内容策划:杨娜

项目审核:周心星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GBD 2015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eaths, prevalenc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asthma,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vol. 5,9 (2017): 691-706.

[2] Chung, Kian Fan et al. “International ERS/ATS guidelines on defini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asthma.”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vol. 43,2 (2014): 343-73.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8):615-622.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43(12):1023-1048.

[5] Dunican, Eleanor M, and John V Fahy. “Asthma and corticosteroids: time for a more precise approach to treatment.”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vol. 49,6 1701167. 29 Jun. 2017,

[6] Menzies-Gow, Andrew et al. “Unmet need in severe, uncontrolled asthma: can anti-TSLP therapy with tezepelumab provide a valuable new treatment option?.”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 21,1 268. 15 Oct. 2020,

[7] Wang, Wei et al. “Bronchial Allergen Challenge of Patients with Atopic Asthma Triggers an Alarmin (IL-33, TSLP, and IL-25) Response in the Airways Epithelium and Submucosa.” Journal of immunology (Baltimore, Md. : 1950) vol. 201,8 (2018): 2221-2231.

[8] Thomas, Dennis et al. “Asthma remission: what is it and how can it be achieved?.”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vol. 60,5 2102583. 3 Nov. 2022,

[9] Lommatzsch, Marek, and Roland Buhl. “Die neue fachärztliche Asthma-Leitlinie 2023: Wegbegleiter und Meilenstein in der Asthma-Versorgung” [The new asthma guidelines for respiratory specialists 2023: companion and milestone in asthma care]. Pneumologie (Stuttgart, Germany) vol. 77,8 (2023): 459-460.

[10] Milger-Kneidinger, K et al. “Response to biologics and clinical remission in the adult GAN severe asthma cohort.”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23): n. pag.

[1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等.中华医学杂志, 2024,104(20) ;1759-1789.

[12] GINA-2024.

[13] A. Mohan, R.A. Panettieri, W.C. Moore, N.L. Lugogo, A.W. Lindsley, D.D. Carstens, and C.S. Ambrose. Greater Exacerbation Reductions With Earlier Biologic Initiation After Severe Asthma Onset: Results From the Chronicle Study (abstract).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209:A6699.

[14] Lugogo N, et al. Presented at;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y 17-22, 2024; San Diego, CA.

[15] Bonini M, Di Paolo M, Bagnasco D, et al.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for asthma endpoints: an expert consensus report. 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 :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2020 Jun;29(156):190137.

[16] S. Rhoads, M.E. Wechsler, J. Trevor, W. Moore, J.-P. Llanos, N. Martin, J.D. Spahn, and C.S. Ambrose. Efficacy of Tezepelumab in Black or African American Patients: A Pooled Analysis of The PATHWAY and NAVIGATOR Studies (abstract).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209:A5371.

[17] D. Singh, M. Bafadhel, C.E. Brightling, K.F. Rabe, M.K. Han, M. Bhutani, J. Bourbeau, S.A. Christenson, M.T. Dransfield, P. Nair, A. Kotalik, Hellqvist, G. Almqvist, N.S. Sindhwani, M. Gołąbek, N.A. Molfino, S.S. Ponnarambil, and on behalf of the COURSE study investigators. Tezepelumab in Adults With Moderate to Very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Efficacy and Safety From the Phase 2a COURSE Study (abstract).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209:A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