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系”老将入局,打造消费级入耳式脑机接口可穿戴设备

图片


2024年,脑机接口相关消息频频进入大众的视野。从马斯克旗下公司Neuralink首例人体试验,到清华大学NEO系统临床试验成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脑机接口技术正一次次刷新公众的认知。

同年9月,来自美国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 Neurable宣布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脑机接口的智能耳机” MW75 Neuro,欲将脑机接口从科研端引入消费端。据悉,这款设备外形为头戴式耳机,可日常佩戴,佩戴时设备会将大脑神经活动信号转化为计算机数据,以便用来测量和分析。

MW75 Neuro的推出引发争议,有人评价这或许是脑机接口技术进入普通人生活的关键时刻。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已有团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起冲刺。2024年,曾参与云米科技登陆纳斯达克的王朝阳瞄准了脑机接口赛道,他和几位资深脑电科研人共同组建了具备交叉学科能力的创新型科技公司——脑韵科技Brain Rhythm旨在让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直达大众。

  穿戴式脑电耳机,

让脑机接口技术日常化


“压力大、内耗”是现在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业,甚至是社交都可能带来额外的压力。而焦虑过载不仅会造成过度恐慌、睡眠质量下降等不良后果,还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抑郁等情况发生,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

虽然目前市面上有各类产品自称能够缓解焦虑、告别内耗,但多数产品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如音乐、心理咨询等,改善用户的情绪状态或身体状态来达到减压效果。目前市场上缺乏直接从“数据采集-评估-神经调控”闭环解决方案的角度出发,真正能够帮助使用者在心理和生理两个维度调节状态的消费类产品。

王朝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在深入探索大脑如何响应压力的基础上,他与团队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致力于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落地,特别是开发出能够从大脑神经层面有效缓解压力等不良情绪的产品。

在理论上,通过脑神经刺激缓解压力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现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传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的日常使用不便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设备不仅在外形上造型夸张,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因为要保证电极的采集准确率,还需要用户剃除头发并涂导电类溶剂,以确保电极片能够紧贴头皮并获取更高的信号敏感度。较高的操作要求,无疑限制了这些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应用。

因此,团队想到通过脑电耳机的形式将脑电实时监测和闭环反馈自然的带入用户场景,实现日常脑健康监测及闭环调控,脑韵科技也就此萌芽。

脑韵算法:个性化监测

与实时调控脑电神经


在日常生活中,相较于耳部脑电,脑机接口技术似乎更常被人们所提及。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更是凭借其科幻般的概念和潜在的革命性应用,吸引了大量公众的注意。但其实,耳部脑电技术也颇为成熟,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脑电图的诞生。由于耳朵靠近大脑,且便于信号采集,耳部脑电技术在神经监测、调控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上,耳部脑电技术和脑机接口技术也相差无几。2023年Gert Cauwenberghs等研究者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发现,耳部脑电技术能够产生与传统头皮方法相当的结果, 并在长期健康监测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现或监测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基于这项技术的成熟,脑韵科技将耳部脑电技术与耳机的造型相结合,将原本局限于医疗及实验室的脑机接口设备转变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可随时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另外,造型的日常化还意味着使用者能够随时佩戴设备,实现全天候的神经监测,进而获得更为精准的神经评估结果,这项设计让脑电耳机对脑电的监测就像智能手表测脉搏一样便捷

脑韵先从电极材料出发,自主创新研发出了碳基柔性干电极,可以完美的解决不同人的耳部结构的差异性问题,并创新性的研制了小型化的采集电路。在耳部脑电设备收集到使用者精确的脑部神经数据后,脑韵算法将通过主动学习并根据使用者的状态自动生成和释放个性化声波,以此动态调节用户状态,进而达到快速精力恢复或调整情绪的功效。

脑韵算法是脑韵科技依据大数据研制出来的模型,能够分析使用者的脑神经数据,并进行个性化反馈。王朝阳解释道:“脑韵算法可以说是脑机接口领域的AlphaGo。”就像AlphaGo学习数百万棋局来训练其算法那样,虽然它并不知道围棋的基本规则,但能够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学会预测赢家的走法,脑韵算法也是如此。

耳部脑电设备具备高精度采集能力,能够实时获取使用者大脑活动的五种不同频率波段信号,这些波段数据深刻映射出使用者的当前神经活动状态。随后,该设备运用精密的声波发生技术,释放出一系列与大脑波段相匹配的声波刺激,并密切监测这些刺激对大脑状态(例如焦虑程度或注意力集中水平)产生的动态影响。

当观察到大脑状态朝向预设的积极方向转变时,此类有效的声波刺激模式即被精确记录并存储。随着数据集的持续累积,脑韵(Brain Rhythm)算法得以运用其强大的分析能力,依据使用者的个性化大脑状态变化模式,智能地调整声波刺激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从而实现对大脑活动的精准且个性化的神经调控。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也为开发高效、定制化的神经反馈疗法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脑韵算法已经在数千人次的实验中显示出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备释放个性化声波后,使用者的焦虑水平在15-20分钟内显著改善。作为国内首个耳部脑电的大数据模型,脑韵算法已经构成了脑韵科技不可替代的技术护城河。

下一步,脑韵算法还将被应用于注意力调节、睡眠监测调节以及驾乘和安全领域的疲劳度监测及干预刺激领域。脑韵科技也将继续挖掘脑韵算法的潜力,为其寻找更多神经监测和调控的应用前景。

国内耳部脑电设备先行者


MW75 Neuro 的成功上市,意味着耳部脑电设备在海外市场开启了商业化征程。然而在中国,耳部脑电技术应用才刚刚起步。脑韵科技正在飞速发展,力求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 MW75 Neuro所属公司Neurable近期成功完成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充分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耳部脑电设备商业化路径潜力的认可与期待。这表明资本市场相信该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巨大的商业价值,未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可观。

据王朝阳透露,目前脑韵科技的耳部脑电产品已处于工程样机阶段,预计在明年第二季度投入市场,有望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先行者。

未来,脑韵科技还将结合其它生理信号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实现阿尔兹海默病、癫痫等部分大脑疾病的监测,让患者能够以自然、日常化的方式接受疾病监测,进而消除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让科技感与趣味性相结合,使脑机接口技术直达大众。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