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剧《大河东流》晋京演出后 听听观众怎么说

“这样的好戏一定要二刷!”

“剧情紧凑,演员出彩,每一场都有亮点。”

“金城与若兰的爱情线感人至深,二贵的表演幽默新颖。”

“筏客子们的壮举让人敬佩,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草根英雄!”

“掌声、叫好声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敬意。敬礼,筏客子们!”

近日,由省陇剧院创排的原创陇剧《大河东流》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成功演出。这是演出后观众在意见簿和现场采访中给予的精彩评价。

在时代的洪流中,一部剧目如何能脱颖而出、触动人心呢?省陇剧院创排的原创陇剧《大河东流》给出了完美的答案。这部充满力量与情感的作品,在“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大放异彩,赢得了来自社会各界观众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众多观众通过社交媒体和观众留言簿慷慨表达了对《大河东流》的喜爱与赞赏。

图片

著名声乐教育家孟玲老师,歌唱家黄华丽、梁辰看完演出后,对演员的表演和演唱赞不绝口。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著名唢呐演奏家、作曲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周东朝老师对《大河东流》给予了高度评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满了正能量。戏中人物的刻画、唱念做打栩栩如生,具有很好的表现力。在音乐唱腔设计及乐队演奏方面,能与剧中人物紧密相扣,艺韵并存的呈现增添了很强的感染力。”

原兰州军区退休老干部赵中伟及其家人也对《大河东流》给予了高度评价:“小故事大舞台!小人物大格局!小剧团大作为!现代戏演出了古典味,陇剧唱出了歌剧腔!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黄河中腾起了巨蛟龙!可喜可赞可贺!”赵老先生的言辞中深深透露出了对陇剧艺术的热爱与自豪。

北京甘肃企业商会副会长、北京现代音乐教育协会会长魏新水连续两晚观看了演出,他说:“《大河东流》不仅是一部剧,更是缓缓展开的历史长卷,它的每一幕、每一句唱词,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甘肃陇剧而自豪,为我是甘肃人而自豪!”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后曹晓旭、李步云,博士苏秋如、陈若雨,硕士钱玉洁等纷纷留下观后感。

图片

曹晓旭说:

陇剧《大河东流》宛若一幅细腻铺展的历史长卷,每一幕都精心构思,层层深入,引领观众步入一个情感逐渐累积直至震撼心灵的戏剧高潮。此剧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耐看”的真谛,即那些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艺术珍品,无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能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反复咀嚼,细细品味。

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无疑是该剧的一大亮点。他们凭借深厚的艺术修养与卓越的表现力,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赋予了陇剧《大河东流》无尽的生命力与感染力,让观众为之动容。剧中巧妙穿插的两段花儿,如同神来之笔,不仅彰显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巧妙地调节了观众的观赏节奏,为剧情的推进增添了别样的韵味,进一步强化了陇剧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识。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编曲丰富多元,巧妙地将多种音乐风格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使得整部陇剧在音乐表现上达到了多元融合、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

羊皮筏子赛军舰!感谢甘肃省陇剧院对“筏客子”故事的深情演绎,以及对“朱槐花”这一黄河岸边女性形象的精心塑造。她不仅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更是黄河儿女坚韧不拔精神与深厚家国情怀的象征。通过这部剧,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了黄河岸边人民的不屈斗志与家国情怀,感受到了陇剧艺术独有的魅力与力量。   

图片

李步云说:

“羊皮筏子赛军舰”,看完演出后,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着这句话。在兰州,羊皮筏子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总以为它只是黄河上悠悠荡荡的存在,但这部原创陇剧让我看到了羊皮筏子不一样的灵魂。剧中的羊皮筏子,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以全速前进将大批军用物资安全运送到前线。还有剧中那一曲“花儿”,也唱进了我的心窝窝里。舞台上,陇剧的唱腔悠扬婉转,演员们的每一声唱腔都饱含情感。“朱槐花”一角的演员用细腻丰富的表演,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女主”在逆境中坚持的力量,实属不易。当画外音提到在抗日战争期间,甘肃遭到日军轰炸71次,其中兰州36次。那一刻,兰州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在舞台上永恒地定格。

图片

苏秋如说:

作为甘肃人,我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陇剧《大河东流》。能在北京,能在梅兰芳大剧院看到自己老家的剧目登台演出,剧中的语言大多是以家乡方言为主,让我格外亲切,内心很激动。观看完整部剧,演员们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表演,尤其是女主角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和演绎,带我完全沉浸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中去。这部剧虽讲述的是生活在最基层羊皮筏子人的故事,但却通过他们,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下的种种不易与艰辛,具有历史意义。很荣幸可以欣赏到如此优秀的陇剧作品。

从音乐方面来看,剧中音乐编配出色,运用多种曲牌,如“苦音慢弹”“飞板”等,音乐层次丰富;锣鼓场面宏大,设计精彩,音乐震撼;回忆部分演唱的“花儿”,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唢呐的声音,为悲情处的故事情节增色,音乐、故事、表演融为一体,直戳人心。这是一部精品剧目,以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内涵,唤起了观众的共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

陈若雨说:

今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观看《大河东流》,是我第一次观看陇剧。它不仅让我感受到陇剧的魅力,也让我对兰州人文风情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山桥、白塔山、水车、羊皮筏子,牛肉面、甜醅子、灰豆子……一切都围绕兰州风情与特色。紧凑的剧情发展让整个观看过程完全不觉得无聊或者中途想要离开。我从音乐中感受到了陇剧中一唱众和的“嘛簧”所带来的磅礴之感,也感受到了花儿、太平鼓与戏曲之间的多元融合。从这部剧的舞台布景就能看出,故事是以黄河文化为背景,讲述兰州筏客子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选择与担当,同样作为黄河儿女,我受到极大的鼓舞。尤其“朱槐花”这一角色通过演员赵丹的倾情演绎,让我深深感受到女主角在逆境中的顽强,使我在感动之余汲取到力量与震撼。

图片

钱玉洁说:

10月16、17日两晚,陇剧《大河东流》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绽放。十年后,甘肃陇剧再进京,堪称是精雕细琢、异彩纷呈。就乐队而言,指挥尹诗豪带领陇剧团的演奏家们在剧情的波澜起伏、心理的细腻勾勒、场景的恢弘渲染中,巧妙挖掘环县道情皮影戏音乐的内核,将民间音乐艺术化、创新化。司鼓封发以均匀、密集的弱奏中作出剧情与音乐之间的衔接,音场由弱至强,形成音色上之渐变,更显陇剧的非凡魅力。就舞台效果而言,幕布之下,光影效果的灵活运用将戏曲艺术中永恒不变的“正义”与“坚守”的主题全盘托出。就表演艺术而言,将人物进行立体塑造。剧本中的唱词更是合辙押韵,其中词句斟酌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得整部作品在艺术性与时代性中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来源:甘肃省陇剧院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