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这个数字又创新高,占全国近四成

外部需求不足、海运运力紧张、综合成本上升……今年以来外贸机遇与“风浪”并行,但长三角外贸依然交出一份具有韧性与张力的“成绩单”。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8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1%,占全国进出口总值36.7%。

图片

装有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的集装箱被吊装上船

“中国智造”出口火热

货车一辆辆驶入,查检平台24小时作业,合肥新站综保区一派忙碌景象。海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外贸货物量的大幅增长,相关部门专门开辟了这个集中查检平台,提高通关效率。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8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首次突破6000亿元,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图片

合肥派河港等待运往上海洋山港出口的车辆

近年来,创新让中国制造受到更广泛的青睐,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增幅明显。细看长三角外贸前三季度的“大订单”,科技含量和国际化是最显著的标识。

细分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9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出口总值的34.8%。集成电路、船舶、通用机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有所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新三样”增长强劲的同时,“老三样”也正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例如,浙江三季度全省的手机、电脑、家用电器出口突破了1000亿元,增速高出全国同类产品13.6个百分点。其中电脑出口增长1.5倍,家用电器出口增长了16.5%。

民营企业“挑大梁”

民营企业敢闯敢拼,是拓市场、抓订单的“排头兵”。前三季度,长三角民营企业进出口6.3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35.9%。

此前,长三角多地适时出台的新增政策,为外贸巩固、提质,也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助力其“修炼内功”,增强信心,发力海外。

例如,今年9月,江苏出台《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巩固外贸基本盘相关政策落实落细,持续释放政策引力。政策提出,省市县联动每年支持企业参加200场以上境外重点展会;加大力度拓展“新三样”等绿色贸易增长点;支持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加大对新开辟外贸集装箱航线、发展铁水联运、在内陆设立无水港支持力度等,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安徽先后组织2000多家企业参加“徽动全球”活动,计划参加40场以上境内外知名展会,并加大对中小企业参与境外展会的资金补助等举措。同时,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痛点,安徽省开展《征免税通知书》“一次办理、多次使用”模式试点,简化减免税办理流程,同时深入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改革,将原先3—4天的口岸监管作业时间压缩为零,将关键原材料属地查检现场作业批次降低60%,平均缩短原料到厂周转时间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