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非遗美食 正宗兰州味道 世界青年汉学家盛赞兰州牛肉拉面

软糯多汁的大块牛肉、香味扑鼻的牛肉拉面,再配上新鲜清爽的凉拌小菜,那味道真叫一个“攒劲”!这一口无可替代的兰州味道足以让来自22个国家的25名青年汉学家回味悠长。
图片
10月23日中午,202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甘肃班的25名青年汉学家走出秋意正浓的兰州大学校园后,受到兰州市政府之邀齐聚金鼎牛肉面,品味正宗地道的兰州牛肉拉面。
图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尼泊尔、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挪威、智利、埃及、印度等22个国家的青年汉学家一落座便感受到了兰州美食文化的好客之道。先上一杯兰州人的浪漫茶饮——三炮台,桂圆、葡萄干、红枣、枸杞、菊花(玫瑰)、冰糖等辅料在滚烫开水的加持下,呷上一口,香甜可口,沁人心脾。异国汉学家们初次品尝三炮台,不知如何品尝,只好双手端起,恭恭敬敬饮上一口,令人忍俊不禁。
但最让人震撼的事,莫过于在吃到牛肉拉面之前亲眼看到自己碗中之面是如何出炉的。现在由兰州牛肉拉面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隆重出场,现场表演牛肉拉面技艺。一两分钟的工夫,4个面团仿佛听到了指令一般,在马文斌的手中一拉一扯,牛肉拉面中的毛细瞬间犹九天瀑布飞泻而下,又似绵绵丝路蜿蜒曲折,令人叹为观止。随后,师傅仿佛变魔术一般,韭叶、荞麦棱和大宽等规格不同的面条已映入眼前,整个动作行云流水,飘逸自如。此时,汉学家们早已被一气呵成的牛肉拉面技艺所折服,就等着一面到手饕餮一番。
待一碗碗牛肉拉面登场时,部分对中国饮食文化颇有心得的汉学家们估计早已耳闻鼎鼎有名的牛肉拉面,拿起筷子前,先来个牛肉拉面“写真”,然后“得放点醋和辣椒,这样吃才更香。”
图片
“特好吃!”来自印度的尼赫鲁大学中文系的助理教授来可诗在品尝了兰州牛肉拉面后兴奋地说:“兰州牛肉拉面特别好吃,我非常喜欢。而且兰州人,甘肃人也特别热情好客。我回国后,会把我在甘肃兰州领略到的文化、美食、美景以及风土人情介绍给自己的学生们。”据来可诗介绍,他已经来过中国几次了,去过北京等城市,但这是他第一次到甘肃。甘肃汇集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兰州牛肉拉面这道可以享用的非遗美食令他印象深刻。
图片
兰州牛肉拉面的美味让来自埃及的作家、翻译梅直呼“美味”,要写下来分享给自己的家人与朋友。“我很喜欢兰州的美食,兰州牛肉拉面味道很棒。”梅告诉记者,“我曾写过一篇有关敦煌的文章,所以这次有机会来到甘肃,来到兰州,我更相信文字的力量。甘肃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历史的地方,来一次是不够的,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给我不同的写作灵感,我很享受兰州带给我的感觉,我肯定会写不止一篇关于这里的文章。”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清真风味小吃,覆盖全国并辐射海外市场,是兰州这块土地上自然物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极具代表性和传承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牛肉面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1915年由马保子首创,当时的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制成了热锅牛肉面,挑担在城里沿街叫卖。后因顾客众多,马保子开始坐店经营,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并不断改革创新。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了“中华第一面”的美誉。
据介绍,202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甘肃班采取导师一对一指导、高端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使青年汉学家能够身临其境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周言文 文/图
责任编辑:宗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