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湖光烂漫如相待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图片

一个人的西湖,你永远不会孤独。不管何时何地,总有许多同好的故友陪伴着你。八十年前,郁达夫赏了西湖之秋之后,曾这样说:“秋后的西湖,自中秋节起,到十月朝的前后,有时候也竟可以一直延长到阴历十一月的初头,我以为世界上更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地方。”

图片

郁达夫的老家是富阳,他与杭州的感情特别深厚,先后在杭州读中学、大学预科,中年时又定居杭州,与爱人王映霞打造了名噪一时的“风雨茅庐”。他写过许多篇有关杭州的游记,是对杭州最有情怀的作家之一。

西湖是许多人的梦想,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游历和美感体验。我常常为了杭州老乡这篇文中的“三个再”在西湖边沉吟好久。

霜降前又去了一次西湖。算起来时下应是杭城的“仲秋”时段。一大早飞奔北山街,从白堤路口下了车,急匆匆走过断桥,我想在白堤看一场秋日的日出。入秋后阴雨交替,正儿八经的艳阳天十分珍稀。八点之前,往六公园方向眺望,太阳已经跃出了城市轮廓线。此刻的西湖,霞光盈盈一水间,有几只小鸭游嬉在堤边,漫天的云团倒影于湖水中,充满了西湖特有的风韵。人间温柔,岁月可亲!

图片

沿着白堤往前走,看南线雷峰塔方向,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致。水波如镜,岛影憧憧,西湖好像是淡淡雾霭里的水墨丹青。我想起宋代林逋《西湖泛舟》里的诗句:“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林逋说的大概是西湖秋冬之交的景象吧,眼下虽然还早,这位千年之前的重量级隐士眼中的清淡高远的湖光,实在不能喜欢更多,其中的画意诗情只有细品才懂得珍惜。

白堤一年之中来了好多次,每一次来,因季节的变化,总有不同的遇见,不同的感受。这个时候,柳色略略泛了些不易察觉的淡黄,在晨曦穿过时,像涂了一层轻微的光晕。柳树下是一幕幕生动鲜活的场景,许多的毅行爱好者举着一面猎猎飘扬的队旗,一张张脸上显耀着英姿飒爽的光彩,他们成为了每天景区里流动的风景。即使是上了些年纪的游人,夹杂在队伍前后,也好似沾了不少青春的气息。

图片

靠近白堤东侧岸边,有一对情侣偎依而立,他们正对着湖景,反复比较着自己的拍摄构图。漂浮的小舟静静等候在一旁。此时的湖上,看不到荷花,偶尔能看到几只小鸭在游弋。他们也许想在登舟漫游之前,再多拍几张。我看着他俩专注的样子,不禁感叹:最浪漫的事,就是与心爱的人一起扁舟湖上,湖心随波荡漾,天地之间只剩你我,那样的情感体验是岸上不曾有的。

从外湖转入北里湖,北山街的秋色渐渐浓烈了起来,犹如正在着妆的美人,刚被描上的弯弯蛾眉呼之欲出。看北山秋色,有两个时点不能错过,一是早晨朝霞初染之时,一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长长的梧桐大道格外耐读。有一位来自外地的女游客,在断桥边做起了现场直播,她对着手机镜头,将自己眼中看到的美景,娓娓动听地讲给现场的观众听。看得出,事先她已做了不少的功课。

图片

平湖秋月边,御碑亭前的睡莲,自夏日绽放以来,生生不息,时至秋深之时,依然娇艳欲滴。南宋诗人周紫芝有一首诗写得非常传神:“数枝临水见纤娥,新采红蓝染袜罗。传语薰风莫吹去,且容留眼看微波。”这几朵睡莲,从漫长的炎夏跋涉而来,凌波舞步,秋意芬芳,惊为仙人。

我伫立亭下,看小瀛洲波光粼粼,发黄的树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一叶扁舟孑然寂静,蠕动于茫茫的湖面上,犹如待归的游人,正处于苍茫的暮色之中,这多少有点类似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象呀!

图片

我联想起春日来西湖赏花的情景,从孤山经典转角处,举目远眺苏堤,群山逶迤,夕阳微暗,湖面宽阔而雄壮,湖上几叶小船如茫茫大海中的孤舟,粉红橙黄的晚霞交织成如醺似醉的底色。晚风轻拂,樱花摇曳,晚霞温柔,多么令人沉醉的傍晚呀。那景象与此刻的西湖又是两个不同的天地。

再次踏入中山公园大门时,希望能在此寻觅到桂花映红杮之后,属于这个时点的秋意。孤山并不高,总共只有38米高,在这里爬山,宛若徜徉在历史的古道尘埃中。明代诗人凌云翰说“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细看树影苍郁的山坡上,开始挂上了斑斓的叶子,在晨曦中闪着点点金光,如风铃一般的悠扬,轻轻地舞动它飘逸的灵性,让你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

图片

西湖天下景是一座名亭,以“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长联而闻名。秋日的这座小亭,摄影人并不关注,因为找不出时令的背景元素。而我却在高处的万菊亭上,看晨曦照亮了眼前泛黄的树叶,有一位大姐独自一人静坐在西湖天下景亭下,正在专心致志地悦读,这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从中山公园出来,又急行军式的穿插了曲院风荷,感受一下这里的秋色。杨公堤的梧桐比上几次来时黄叶增加了不少,尤其是逆光下的梧叶,每一片都透亮如橙,叶汁爆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虬曲的梧桐树与沧桑的历史建筑相互交织,漫行其间,充满了久远的年代感。

图片

曲院风荷的秋色不知不觉变得浓烈了,回廊画桥之间,视角里分明是一抹抹淡锈色的杉林,与偶有几棵嫩黄的银杏的交织,耳边仿佛能听见渐行渐近的秋声正纷至沓来。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青黄相间的枯荷依然是西湖的人文意象。当我重新走回北山街时,我凝视着白堤上如织的游人,正愁在锦带桥和残荷之间缺少一点灵动的元素,突然一群鸟儿闯入了镜头,让我内心喜不自禁。作为世界遗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湖最显著的特点。这些群飞的鸟雀嬉息于湖上,更加增添了西湖宁静恬淡而又富有趣味的秋日氛围。

图片

长长的北山街,我实在难以将街路两边撕裂,总喜欢往返分开来走,一程看湖光山水,一程看建筑人文。在斑斓的光影下捕捉那些临街老房子前的各色游人,仿佛他们也是历史故事里的一部分。这几天杭城又降了一波的气温,路上的梧叶随风飘落,部分早熟的枫叶也开始出圈了。这样的秋日时光,怎能不让人加倍热爱?

连横纪念馆,也是千年玛瑙寺的遗址。它在北山街毫不起眼。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从狭窄的门前小道门洞里,能窥看西湖四时光阴的转换。方寸之地,成为杭城摄影人的心中之爱。每天总有许多人静候在这里捕捉流动的光影。今天上午有三四个摄影人拿着长焦在拍湖光人影。北山街车水马龙,要拍到一张画面简洁的小片谈何容易,需要长时间耐心的等待。我自然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匆匆抓拍了一张,似乎有一种在一洞之中窥见秋光的暗喜。

图片

临时起意想换一个视角看秋水湖光,就从宝石山前路拾级而上,经纯真年代书吧到达保俶塔边。双休日来山上休闲的市民特别多。保俶塔是西湖的地标,既适合远观,更宜于近览。当秋色初染微醺的乌桕树,簇拥在保俶塔前的时候,秋韵悠悠的千年古塔像是被霞光映照,变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视线穿过茂密的树枝,远山迤逦如烟,白堤长长如练,点点游船游弋于湖上,温婉烂漫的西湖秋日风情就这样秀美地呈现在眼前。

西湖赏秋,怎能少得了湖西那一片原始秘境呢?比起外西湖来,湖西更接近田园野趣。湖西是一个宽泛的指代,也许该将浴鹄湾、乌龟潭、茅家埠、花圃、金沙港这一大片都纳入。纪伯伦曾说过:“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这些地方旅行团带不到,平常以本地市民休闲为主。近来人也多了起来,秋日的双休日,只要天不下雨,临近中午,各个停车场也不易找到随到随停的车位。所以我更多的是赶在早上的时候去。

图片

清晨的湖汊间,万籁俱寂,惟见几叶扁舟,一只白鹭,跃然于秋色之间。在湖光静谧的秋意中,感受着蕴藏在天地之间的一片生机。

外西湖赏秋,图的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开阔,里西湖则图的是一份幽静遗世的安宁。坐自划船游里西湖,小舟没外湖那么多。小小的扁舟,摇曳于苇丛深处,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这是原生态湖光扑面而来的印象。

我也喜欢一对对情侣在茅家埠湖面上游弋的镜头,在他们的快乐中分享着快乐。爱美的情侣穿着单薄飘逸的婚纱,相拥于舟头热力四射。宽敞的湖面上,只荡漾着这一只小舟,世界变成了爱的湖光。

图片

湖水叠翠揉黄,四周群山环绕,一只小船在湖上轻轻地随心飘荡,无问西东,不知归途。新人相依相偎,你侬我侬,欣赏着湖光山色,尽情享受秋日的宁静和美好。

穿行于上香古道,时而可见回廊亭榭、曲桥流水,颇具有江南古典园林风格。黛色参天亭一年看了又看总嫌不够。高高拱起的玉涧桥之上,即可览北高峰山上秋色,又可赏藏香阁边的港湾风情,山水之美与人文建筑兼备,所以这里也常常成为新人写真的拍摄地。一对新人来到古韵悠悠的石桥下,拍一组一生一世的美照,听山岚清风,忆情起何年!

图片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冷空气肆虐了几天的西湖,又迎来了难得的暖阳。走在晨光明媚的林间,如同一幅清新的油画里,心情格外愉悦。

蓝天如洗,树叶发黄。少数几株树率先走向三四分成熟。它们就像我的挚友,几乎每次都要认真地观察它们在秋日里的华丽转身,隔三岔五地拍下晨光下的模样,时时翻出来把玩欣赏。

图片

西湖的秋意,不仅藏在湖上,藏在桥边,也藏在路上。每年秋色渐深的时候,这里就会变身为最美的画廊。枫香、银杏、乌桕等,各自出彩,颜色层次非常丰富,红黄、青绿几色相间,似一团团火焰滚滚向前,蔚为壮观。

而我,就喜欢盯着西子华丽转身之前,没有多少人在意的,那一种澹澹秋波暗送,是何等的风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